微信分享图

中贸圣佳25周年精品回顾:乾隆帝行书效仇远十二辰体御制诗并序二首赏析

2020-03-16 10:12:01 未知

jTQD8tx8n0YuDIhL2gdfb8jcmKxCVIEe0g4kt4I5.jpg

乾隆帝  行书效仇远十二辰体御制诗并序二首

中贸圣佳2015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25,300,000

乾隆特制描金龙纹蜡笺手卷

引首:周次兼成

款识:乙未清和下瀚御笔。

钤印:乾隆御笔、乾、隆

尺寸:

引首:34×89cm;

正文:34.5×89.5cm;

题跋1:34.5×62cm;

题跋2:34.5×134.5cm

此件乾隆御笔行书诗卷,十二辰藏头咏金川事,十二辰本字藏尾题《四库全书》,两首诗涵盖了乾隆一生的文治武功。名曰“解闷”,实则非常用心。他在第二首诗的序中自述“十二支字本不同韵今于韵脚用之非可迁就,固仿远体三易韵,按古韵叶之自然恰合”。乾隆一生作诗四万余首,有词臣的捉刀之作,而此诗不仅收入《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九,而且当时御制的宫廷器具多镌刻此诗,可见是他本人的得意之作。落款“乙未清和”,距今整四甲子,保存完好,殊为难得。

推荐横屏观看

yZMt9VQJzxm7FvUmn8o5dOnO3yptF7cCLvOmBHBC.jpg

B8JV7FZuI80jVZ4RfqGKz015gEiTybBVCTi6xeOW.jpg

引首、正文

|释文|

☉效仇远十二辰体咏金川事解闷(有序)

近于永乐大典散篇中裒辑得仇远金渊集有所谓十二辰体者,颇创见可喜,惜一诗凡三易韵,且鼠牛等字参差用于句中,不若鲍明远数诗之精审。余昔尝效昭体论君道,兹效仇远此体咏金川事,所用十二支字并列句首,从鲍法也。日来大功将成,盼捷益切,寝食为之不安,拈翰成此聊以自遣,而灌鼠屠猪画,藉以取譬于施力之易易庶几吉语是征耳。

鼠寇猖金川,于唐吐蕃种。

牛相却悉坦,自昔恶蠢动。

虎年即背盟,构衅粼封冗。

兔穴营三窟,蚁斗相冲挏。

龙骧未足劳,方伯命戒董。

蛇蝎为其心,迁延竟惽懵。

马年增筑碉,吞并心益涌。

羊子效父触,羸角曾弗恐。

猴谲不可赦,王师发精勇。

鸡肋非所图,群番筹安巩。

狗苟与蝇营,压卵山临耸。

猪靴羌儿俘,成功不旋踵。

☉用十二辰本字题四库全书(有序)

昨既效仇远十二辰体咏金川事,名以肖生字用于句首,且通体一韵,非好为其难盖,参用明远数诗例也,诗中如虎年、马年适符金川时事,而牛相则又以数典借用,及之所谓因难见巧亦幸巧不伤雅耳。曾命内廷诸臣和韵率皆阁笔,且云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其然岂其然乎。兹以十二辰本字题四库全书,非畏难亦非避熟,取材固各有宜焉者惟十二支字本不同韵今于韵脚用之非可迁就,固仿远体三易韵,按古韵叶之自然恰合,仍以咨内廷,及四库全书诸臣共效其体,宁当如前诗之谀,为寡二少双可耶。

|成亲王永瑆跋|

LMIOcR7jhJjrbmRTvZZ52amf3AP0vGEKgB1fAWSr.jpg

乾隆五十六年岁次辛亥十月二十四日恩赐。子臣永瑆敬藏。

钤印:子臣、永瑆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高宗皇帝开启了其一生中第十次保卫边疆的军事行动(“十全武功”的最后一次)——平定廓尔喀入侵西藏。为了祈福这次用兵,同年十月二十四日,乾隆将这个卷子赐予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瑆。

|徐邦达跋|

gCfCpb2pdZz7ltCcCP0BrO54mc28RygRavZGh7jY.jpg

右清高宗弘历书效仇远十二辰体,咏金川事解闷,及用十二辰本字题四库全书,两诗并均自序。弘历一生勤于笔札,但亦颇有自为捉刀人而由张得天诸人代为者,此卷毫颖圆熟,应出亲手,款识乙未为乾隆四十年时,正用兵大小金川,故前序中有日来大功将成,盼捷益切之语,至次年二月,两川恶平,随命图功臣像五十人于紫光阁也。后序所云仍以咨内廷及四库全书,诸臣盖指永瑢纪晓岚等人,亦可谓好是焉矣。此卷至五十六年以赐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瑆,永瑆自识于后想缘,永瑆亦善书,故耳卷为官廷装褫,锦裹瑶笺,至今完整无损更可爱玩。

钤印:孚尹、徐邦达印

|刘九庵跋|

Y2yfDR7VPgvG8IAsmBkgGelvD7iBI9hPIXAa5p0j.jpg

有清一代诸帝善书者,应推康雍乾,而传世笔札之多则首推高宗弘历,以其一生勤于书翰,但亦颇有自书与捉刀人书,其大字榜书由张得天等人,晚年小楷书则由董诰代写,此见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自识,此卷书仇远十二辰体咏金川事解闷,及用十二辰来写题四库全书,两诗乃其亲笔所书,用笔流畅,自亦纸墨相发,洵为得意之作也。其诗中以数典借用,及之所谓因难见巧,巧不伤雅。尝命内廷诸臣和韵率皆阁笔,且云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语,似虽出奉承,然在清诸帝中当无愧。高此卷书于乾隆四十年,以赐皇十一子永瑆尔即善书者,成亲王宝藏咏传良,今装帧完好,真可谓真精新三者俱备矣,更当什袭珍玩。一九九五年春日,刘九庵获观并题。

钤印:刘、九庵、只堪自怡

N0Ws8kcvSygCm8T2oFneL2A3LMg82wVstYdZcT6s.jpg

NoQg1rOq5a0QcuR1UFzvoZ7WuG8qw4FycG6OpWaw.jpg

著录:清高宗撰《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九

“香光告退 子昂代起”——乾隆行书御制诗手卷赏析

文 /马晋甫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蜀地金川战事再起,清高宗弘历诏令清剿叛乱,四十一年丙申(1776),叛军首领索诺木兵败出降,历时5年的平叛战争以清军的大获全胜宣告结束,史称第二次“金川之战”。

ZTyQGrwKwaDSovFjmzb96IYACMuLKPNFfsvxMyOZ.jpg

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清和之日,“金川之战”胜局已定,“盼捷益切”的乾隆皇帝欣然命笔,赋诗二首,于是,“御笔”书写了这个手卷。全卷由引首、正文、跋文组成,“引首”,题写了“周次兼成”四字;中间是“诗”;最后,跋文二段,分别由鉴定泰斗徐邦达、刘九庵两位先生题写。正文是这个卷子的主体,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金川事解闷诗”并序文。此段序言11行,每行12至15字不等,共153字。序文中说,乾隆皇帝在读《永乐大典》时见到元代文学家仇远(字仁近,1247-1326年)的《金渊集》中有用十二生辰为体的诗作。在金川战事大定之时,“朕心甚慰”,他兴致颇高,诗意盎然,遂用仇远的这种体例,参以六朝文学家鲍照(字明远,约415-470年)用韵“精审”之法,将十二支字并列在诗句之首,“通体一韵”,以诗歌这一文学形式来挞伐鼠寇之辈的叛军,颂扬征剿大军的精勇善战,祈盼战事早日功成,以示天朝的正统永隆,而昭告天下。

第二部分是为《四库全书》作的一首七言诗。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因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引起了乾隆皇帝的重视,下诏开始编纂《四库全书》。三年后,征收书籍的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在标榜“武功”(金川战事)的同时,欲宣扬他的文化功绩,于是又作了这首诗。

经过了十年的时间,就在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年),《四库全书》的编修工作全部完成,于是,在“孟冬上澣”(农历十月上旬),乾隆皇帝再次书写了这首诗,并且把它装订成册。之后,将此诗辑录在《乾隆御制诗集》第四集,第二十九卷当中。

HJgfLQpCYenfWD6Us3sP8van0FkB87X0aJzWjjhS.jpg

乾隆特制描金龙纹蜡笺

乾隆行书御制诗手卷,正文纵34.5公分,横89.5公分, 约2.84平方尺,计42行,洋洋洒洒近600字。乾隆的书法从临帖入手,以存世作品分析,所谓“古今诸大家临仿殆遍”(于敏中语)并非虚言。在康、雍时期,书坛董(香光)风盛行,而乾隆更加推崇赵(子昂)字。我们从这幅手卷来看,他的书法以二王为宗,深得赵孟頫精髓,整部作品体现了赵体书风的特点——圆润、柔美,通篇布局规整,章法严谨,行间字距匀称,字的结体大方、舒朗。适逢文韬武略盖世之时,心手双畅,运笔娴熟,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是乾隆帝晚年不可多得的一幅佳作。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高宗皇帝开启了其一生中第十次保卫边疆的军事行动(“十全武功”的最后一次)——平定廓尔喀入侵西藏。为了祈福这次用兵,同年十月二十四日,乾隆将这个卷子赐予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农历甲戌年(1994)秋八月,徐邦达先生在跋文中题写了鉴定意见,认为此卷“毫端圆熟”,非代笔之作,“应出亲手”,第二年己亥(1995)春日,刘九庵先生跋曰:为乾隆帝“亲笔所书”,“真精新三者具备”,更当“什袭珍玩”。

UaL2sHrOWEEzaI4WwdlYqyenJWy28bw9WOzLfHLx.jpg

​征集邮箱:

SH@sungari1995.com(书画)

QW@sungari1995.com(器物)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陈小利[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