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伯鹰:如何临习书法?
2020-03-30 21:03:30 未知
书法家潘伯鹰
潘伯鹰(1898--1966),安徽怀宁人。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号凫公有发翁、却曲翁,别署孤云。潘伯鹰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潘伯鹰是非常知名的书法家,坊间论及潘书,多言他是“二王书风的积极追慕者”。那么,潘伯鹰先生是如何看待如何临习书法呢?他对临习书法有何见解呢?下文将把他对书法临习的独到见解介绍给大家。
在一次书法讲演会上,有一位听众问我“写字不学古人的碑帖行不行”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行但另外却又发生了经济时间的问题。完全不学古人,完全凭自己去写,是最足以发展创造性的。不过,想想书法发展到今口,已经多少年代了并且不是一二人的创造,而是悠久的智慧累积单凭一人去‘创造’,而且只凭这么短短的三四十年为什么硬不去接受优良的传统为什么不在这个基础上加人个人的努力为什么偏要去作‘始创文字’的大傻瓜”于是乎大家都笑了。
我相信像上述那位听众的青年朋友,还是不少,故举此故事,以说明写字必须先学古人的法书,因为只有这样方有入处。再多说一句蛇足之言,就是决不能一辈子学古人,专在古人脚下讨生活。那叫做“奴书”。
那么,接着便必然要发生怎样去学古人的问题。
学古人书法的正规方法是三套功夫同时并举的。那便是“勾”、“幕”、“临“的三套。何谓“勾”?那便是将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薄纸,蒙在古人法书真迹的上面(古人是用一种“油纸”。现在各种程度的透光薄纸很多),用很细的笔精心地把薄纸下的字迹,一笔笔勾描下来,成为一个个的空花样的字。这叫做“双钩”。勾好之后,再精心地将空处填满,成为真迹的复制品。这叫“廓迹”。此为第一套功夫。何谓“摹”?便是将纸蒙在前项复制品之上,照着一笔笔地写起来。现在小学学生习字用描红本的方法,即为“幕”书之法。此为第二套功夫。何谓“临”?临是面对面的怠思。书法中的“临”即是将真迹(此处为“底本”的意思,所学的碑帖,即是底本)。民于案上,面对面地学着写。写时只用白纸.而无须再荣在勾出的本上也可以仍然蒙着,以期.‘计出万全”。
以上这三套功夫,连为一大套.是学古人法书最准确、最迅速的方法。前辈学书都是这样的。这三套功夫同时并进,是保证写字成功的有效方法。我们现在学写,能严格用这种方法训练自己,乃是最好的。这方法看似死笨,实际却最聪明便捷。因为我们的视神经是有错觉的,我们看一个字的结构,自以为看得很仔细很准确了,实则不然。如若将纸蒙在原件上照描一道,便能立刻证明单靠“看”还是不精细的,离开实际还是有很大距离的。只有作了“勾”和“摹”的两套功夫,方能准确地记住古人法书的实际结构,以及其起笔、收笔、转笔等等的巧妙处。只有这样方能“人”。
但是现代的生活悄况毕竟和古代不同了。我们有许多事必须去做,因此不能不设法节约光阴。再则现代印刷术昌明,古法书真迹很快地便有千万本的复制品。我们不像占人求一两行法朽真迹的那样难。因此.勾”的一套功夫.可省则省。“摹”则最好不要省,实在必要也可以省。例如我要学欧阳询的“皇甫君碑”,便可向书坊买同样的两本来,拿一本拆开,一叶叶地用纸蒙着作底本而以另一本置于案上作临习之用。
既然为了适应现代生活,采用省约的学习方法.则特别要注意万不能再在“摹”与“临’的工夫上省约了。
学书时,字的大小,也有关系。最初不要写太大或太小的字,大约一方寸左右最好。这样便于放大,也易于缩小。写时,最好学两种一楷一草(或行书)。这样写进步快。因为楷书与草书是“一只手掌的两面’。同时学楷与草,对于笔法的领会是非常之快的。
以此之故,每日不必写得太多。
最后,也是最要紧的。写字必须有恒心如无恒心,不如趁旱不写。俗语所说“字无百日功”,作为鼓励之语是不妨的,作为真理则确乎是谎言。大抵,写字至少要二三年不断的努力,方能打定初步摧础。每天不妨写少些,但要不断。因此,凡是好虚名的,求近功的,赶快走别的路。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责任编辑:于晓伟[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