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在线执行董事李春林:艺术品电商不能以质量换规模
2020-04-01 14:36:08 未知
“以文会友,荣名为宝。”这是荣宝斋名称的由来,也是这家老店屹立三百余年的商脉根本。与此同时,这也是2015年创立的“荣宝斋在线”的经营理念。
荣宝斋在线执行董事李春林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虽然有荣宝斋这一“老字号”金字招牌的荫泽,但当时艺术品线上交易的拓展之路并不顺畅。很重要的原因是,艺术家以及消费者对于线上交易模式有所顾虑,都处于观望状态,直到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出现,既降低了信任成本,又提供了交易便利,才打破了这一僵局。
显然,荣宝斋在线具有先天的优势,品牌优势和资源基础是很多艺术品电商平台所不具备的。当初荣宝斋在线的发展也是抓住了时代的大势。在艺术品线上交易还处于蓝海之时,快速从书法市场切入,后来逐渐加入书画、文房,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增长。
据了解,在荣宝斋在线正式运营三年多之后,经营业绩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年增长超过100%。值得一提的是,书画业务依托的是荣宝斋在线平台,而文房业务依托的是京东和天猫两大平台。李春林表示,“书画和文房”两条腿走路,这在平台最初定位时就已经确定了。文房是相对标准化的产品,适合具有大流量的平台来销售。而艺术品的受众人群则相对专业、精准、小众,更加符合荣宝斋在线平台的定位。
目前荣宝斋在线一直强调把控质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多重审核,甚至每天作品、每个专场的上拍量都要进行控制。
“之所以强调品质严审和数量控制,首先是为了保证荣宝斋在线的专业性。我们做的是有品牌依托的专业艺术机构,不是纯敞开式的互联网工具平台。”在他看来,品质就是荣宝斋在线的生命线,自营模式就是直接体现。线上平台虽然追求的是成交,但是艺术品交易推介还要有一定的学术性,比如荣宝斋老艺术家专场等,就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响。
然而,线上交易市场的规模化发展,似乎与非标准化的艺术品有所隔阂。对此,李春林分析认为,“目前艺术品行业规模还相对较小,互联网的烧钱模式在短期内难有大作为,而且艺术品真伪优劣的判断存在一定的门槛限制。因此,艺术品电商既要坚持专业性,又要适应时代趋势,拥抱新技术,走一条行业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
■北京商报:如何看待目前艺术品电商平台的发展模式?
李春林:首先,艺术品电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的传播力、便捷性是实体无法企及的,近年艺术品电商不断涌现,一些大电商平台纷纷涉足艺术品线上交易,国内外传统拍卖行积极进行电商布局,种种现象说明艺术品线上交易正在更大范围内被接受和认可。其次,线上线下定位不同,线下拍卖走的是精品化、高端化的路线,而艺术品电商平台应该走艺术品的大众化路线,把高性价比艺术品推荐给大众。再次,艺术品电商B2C、C2C模式并存,就我们自身来说,荣宝斋在线一直采取B2C模式,即坚持自营为主、适度开放的原则,虽然自营模式会很累,但我们认为这符合荣宝斋的品牌定位、符合消费者对我们的期待、符合行业特性,这种坚持是有意义的。
■北京商报:荣宝斋在线还引入了一些合作品牌,是怎样的筛选机制?
李春林:自营是荣宝斋在线一直坚持的原则,但完全自营对于人力、物力还有效率都是很大的损耗,所以在2017年三四月做了有限的开放。对于这些合作品牌和机构,有同样严格的审核标准,比如假一罚三,同质化的机构不允许上线,有特色的艺术机构,我们可以拿出资源来进行支持。希望同致力于长期从事艺术品宣传交易的专业机构一起,共同打造艺术品电商乃至整个艺术品行业的优良环境。
■北京商报:线上交易体现的就是短平快,为何还要讲究内容和学术?
李春林:书画作品传达的格调、意境,仅通过图片有时难以充分表达,所以我们在做艺术品电商的时候不是简单定位为纯粹的交易平台,而是在交易同时通过图文、视频等内容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进行更多的解读。近一年多来,进一步强调“线上策展人”的理念,通过绘画主题、绘画题材等各种形式进行线上专题展示、交易,体现学术价值,用学术引导市场。这么做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艺术品的独特人文艺术属性,这也是艺术品互联网传播交易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王林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