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深耕传统收藏的千禧一代 何以立足?
2020-04-06 10:43:31 未知
“千禧一代”藏家群体是近年来业内热议的话题。
提起他们,资深藏家的评价都是“很厉害”“不可小觑”“有大手笔”。瓷器鉴定专家刘越更是直观地对雅昌艺术网举例说:“我有几个出类拔萃的学生,都是直接去找Eskenazi买东西的!”
世界顶级古董商——Eskenazi(埃斯卡纳齐)
Eskenazi是世界顶尖的中国古董商,在伦敦佳士得以2.3亿元人民币买下“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罐的就是他。那么,年轻的中国“千禧一代”为何能跨越时空的隔阂,与世界顶级古董商直接对话呢?
高 古 的 诱 惑
“千禧一代”,是指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约1984~1995年出生),进入21世纪后达到成年年龄的一代人。这个年轻的藏家群体特征明显:具备国际化视野、购藏目标明确、有自己的审美趣味,对市场走势也有独立且强势的判断。
瓷器鉴定专家刘越在为年轻藏家讲解瓷器知识
比如,与70后等藏家相比,“千禧一代”更青睐高古类器物,像唐宋瓷、高古玉、石雕造像等,这与时下中国人审美趣味的嬗变直接相关。
最典型的例子是:近几年来,宋代生活美学、文风士气,挑动着年轻人的猎奇心理,和文化寻脉的冲动,掀起一股“宋朝热”,漫延到艺术品领域,便引发了年轻藏家对宋瓷的追捧。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点茶
资深藏家、经纪人梁晓新分析说:“与明清官窑瓷不同,年轻藏家推崇宋瓷,纯粹从美的角度切入,并不看重投资回报。这说明,他们甫一入场,就提升到追求艺术内涵的高度,以此带动整个板块。”
刘越有类似看法:“千禧一代”成长的环境,物质资源充裕而精致,60、70后青睐的明清器物与当下的生活用具接近,不如遥远的唐宋时代,那些古拙的器物更能刺激他们对审美反差的强烈追求。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何况,高古类器物的政策限制较多,获取途径多是海外拍卖会、古董商的展览,如果以投资为目的,想出手也不容易。”他分析说。
再如,一场成功的拍卖会尚未结束,拍品信息就迅速反馈回藏家群体,最直接的结果是:一段时间内,同类藏品的交易量明显增大。而“千禧一代”的反应速度几乎与资深藏家持平,而且目标非常明确,比如只买磁州窑或定窑,或是只收藏某一类器型。
入场关键词:人脉、体系、认知
在“千禧一代”中,85后藏家入场是2010年前后。彼时,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一个两三年的短暂高峰,中国艺术品大量回流,国际化收藏、拍卖模式也使国人大开眼界。
此后十年,市场呈波浪式发展,有人坚定前行,有人在各门类间左右摇摆,还有的由高峰坠入低谷,认定投资失败,干脆地挥手告别。
就在85后经历大浪淘沙般的筛选时,90后陆续进场。2015年3月,佳士得“锦瑟年华——安思远私人珍藏”专场拍卖会在纽约举行,传奇般的人物故事加上精美藏品,立刻形成轰动性效应。“从那时起,很多年轻人发现,原来收藏是这么有意思的事。所以,一场成功的拍卖也是一次艺术教育,许多人的观念将随之改变。”梁晓新说。
“锦瑟年华——安思远私人珍藏”之西汉鎏金铜熊摆件 成交价:USD2,853,000
据另一位资深藏家李建廷观察,钱币和铜镜对90后藏家入场“功不可没”:入门门槛低、市场资源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而且只要路子对,总能买到真东西。
面对这些年轻的面孔,很多人会产生疑问:究竟什么样的人能称之为“藏家”?
“一定要有浓厚兴趣,愿意长期持有艺术品,而且藏品要有内在联系,不能说今天一高兴买个瓷器,明天一高兴又买个书画,再就是能合理规划藏品的进出。”刘越总结说。
梁晓新则认为:“首先要有一定规模的藏品;其次,身边要有一个圈子,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买卖渠道;第三,必须亲自参与艺术的研究和推广,不能说我有钱,让人帮我买了放在那里就行了——能把这项爱好持续下去,这一点最重要。”
李建廷的看法相对宽容:接受了基本的艺术熏陶,购买了艺术品,并且对自己购买的艺术品有清醒认知的,就可以称为藏家。
但几位资深藏家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几个关键词:人脉、藏品体系化、长期持有及清醒认知。
站 在 前 人 肩 上
从85后藏家李宽的身上,能清晰看到这几个关键词的表征。
他出身于老北京一个相声世家,祖父、父亲都喜欢传统艺术。从幼年起,无论是厅堂里的老式桌椅、墙上的名人书画,还是花鸟鱼虫等北京民俗,这些文化符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千禧一代”藏家李宽的藏品——著名红学家端木蕻良旧藏匏器
迄今,李宽收藏传统艺术品以超过十个年头。他主攻“京味儿文化”,由最初的老葫芦,扩大到名人折扇、明清摆件等,藏品已经体系化,正在做更深度的学术梳理。
“不谦虚地说,现在一个年轻藏家可能三五年就能超过启功或张伯驹,因为我们是站在前辈的研究成果上向前探索,即使是王世襄先生,由于实物、资料的缺失,他的某些观点,今天看来也有很大偏差。”李宽笑言:“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藏家能沉淀下来做学术研究,这恰恰说明,艺术市场的泡沫正在被碾压出去。”
“千禧一代”藏家李宽的藏品——金西厓折扇
在刘越看来,这正是“千禧一代”入场的最大意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艺术品的价值被不断发掘和重新认识,对中国传统艺术体系是最好的补充。
1988年出生的宋泰克则是白手起家的代表:东北财经大学毕业、曾被世界500强和四大会计事务所同时录取,后来辞职创业,目前是大连一家高科技公司的股东兼合伙人。
“千禧一代”藏家宋泰克的藏品——西汉四乳四虺镜
“年轻藏家一定会考虑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宋泰克说:“目前,我的个人资金主要投放在房产、股票、创业基金和艺术品四大块,其中艺术品收藏、投资约占14%,未来一两年会增加到20%。”
对于具体藏品的选择,宋泰克主要考虑藏品的艺术性、价格的普适性、藏品的流动性、接触和研究的难易度四个因素,他坦言:“一些只能回流、不能带出的古代艺术品,对于涉外交流、再次出手都有障碍,暂时不在我的购藏范围内。”
把 故 事 讲 对
2019年初冬,在中国东北的丹东市,李建廷为一个“千禧一代”藏家群体举办了一次讲座,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七十多人,通过网络汇聚到一起。
当李建廷戏谑地对学生们说:“我就看不懂草间弥生,一个点跟一万点有什么艺术性?”台下的年轻人笑着回应他:“老师,我们觉得跟当代艺术才有相同的心跳和脉搏啊!”
这是传统艺术与当代年轻人之间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小交锋,“辩论”双方都观点明确、立场坚定。
其实,这些更青睐当代艺术的年轻藏家们也承认,传统艺术是镌刻在骨子里的根基,比如宋泰克看到朝鲜当代油画时,立刻想到了徐悲鸿和郎世宁。
在李建廷看来,只要找准切入点,年轻人也会对传统艺术一往情深。但当下,传统艺术的普及往往困囿于宏大叙事,比如高冷的拍卖行讲座,都是资深藏家和老一辈藏家在关注,年轻人看热闹的都很少。
所以,他从“汉代辟邪三宝”阐发开来,告诉学生们:玉文化其实比已被认可的五千年中国史还要早,古人把玉看作与天地神灵对话的媒介;又和西方人喜欢的钻石对比,讲到中国哲学的中庸思想,就好比一个小伙子找女朋友,太漂亮了就有人说“红颜祸水”,太丑了长得像恐龙也不行,总之,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汉代辟邪三宝之司南佩
台下的年轻人都笑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在师生之间产生。“(当时)讲的是司南佩,也就两三公分大,学生们很惊讶:一个小东西竟能讲出这么多文化来!”李建廷说。
梁晓新也认为:“当代艺术的故事很精彩,几乎演变成一个时髦产业,传统艺术则低调地多,但只要入手,就会发现它的魅力,关键是我们的故事讲对了没有。”
资金与魄力还不够
诚然,“千禧一代”藏家中,动辄入手百万级别以上古董的,依然是凤毛麟角。真正的艺术精品存量很少,都在不断循环中,太多年轻人是在玩家圈子或艺术消费的圈子里活动,能进入收藏圈层的,也是少数。
曾梵志《面具系列1996 No.6》——2017年保利香港春拍以1.0502亿港元成交,据悉买家是一位80后金融家
“传统艺术品的收藏属性很强,现在已两极分化。”刘越说:“要么是很值钱、很精美的,以后要建博物馆或私人收藏系列,出藏品集、办展览,要拿到大型拍场上拍出更好的价钱;要么是艺术生活常态化,很多人喜欢用老物件,喝喝茶、焚焚香,这属于生活美学范畴。”
都市年轻人闲暇时热衷的茶道课(图片来源:珑言阁)
但基础收藏人群的迅速扩大、垂直领域的细分化越来越明显,对艺术品市场来说,仍是重要信号。
整个艺术品行业也将随之改变:拍卖行的预展将更加朝着策展的方向去做,要包装靓丽、富有时尚感;年轻的古董商们需要把客户群体进一步细分。
策展人也将炙手可热,但前提是,他们必须通古博今,既要懂历史、懂艺术,还得会生活。梁晓新因此笑言:“我经常鼓励(传统行业的)年轻从业者去当代艺术的场子‘偷师’,看看人家的策展是怎么做的。”
数十年来,中国艺术品的审美趣味由国外拍卖行主导,中国藏家只能被动依附。
现在,海外藏家对中国艺术品的审美趣味已经固化,新一代藏家又青黄不接,反之,中国“千禧一代”藏家队伍却不断壮大。
这股活跃、自信的新生力量,正以其强大的购买力、影响力倒逼海外拍卖行做出改变,一些国际拍卖会上,宋瓷的上拍量甚至超过以往“唱主角”的明清瓷器。
北宋/金 定窯花口長頸瓶 2019佳士得纽约秋拍 成交价:USD37,500
未来,对于“千禧一代”来说,继续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是关键。“网络改变了一切,”梁晓新说:“以往的许多限制性因素,如去哪儿买、去哪儿卖,去哪儿找资料和懂行的人,现在都不成问题。”
而刘越则认为,传统艺术品资源稀缺的困难会愈加凸显,不像当代艺术,比如潮玩,可以衍生出很多品种,“竞争将更加激烈,像高古器物的购买渠道少、价钱高,‘千禧一代’将面临着资金和魄力的双重考验。”
结语:曾有消息称,Eskenazi是宋瓷热拍的背后推手。倘若属实,那么,这个精明的犹太人再一次证明了他的高瞻远瞩。
但蝴蝶已扇动了它的翅膀!在“千禧一代”藏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夺回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权,让海外拍卖行不再是中国艺术品的天然风向标,已经是我们可以期待的愿景!
(责任编辑:于晓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