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贾湖骨笛赏析
2020-04-10 09:32:23 未知
这是一支来自于8000年前的笛子,以鹤类禽鸟尺骨钻孔制作而成,故称“骨笛”。
贾湖骨笛,因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而得名,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笛身长23.6厘米,径最宽处1.1厘米,器物整体呈褐色,因石化而通体光滑晶莹。
笛身有七孔,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由于骨管粗细不一易产生音差,故在七孔旁开小孔加以校正。骨笛在出土时断为三节,每一断裂处均有多个缀合孔,说明它折损后曾被精心修复,可见主人十分珍爱。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贾湖骨笛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和历史。
悠远的笛声穿越而来,诉说着先民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向往。让我们在现代旋律和骨笛的美妙结合中,与古人一同享受劳作后的喜悦和丰收的狂欢吧。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