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不去烟火气,我们的字终究难以被称为“书法”!

2020-04-13 23:57:12 未知

题目中所说的烟火气,其实指的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俗”。生活中常听人说,某个女的美得象“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这固然是形容此女美得脱俗凡尘、妙不可言。

“烟火”一词,其实指代的就是现实中普通人的生活。放在书法里,有评论家说某人的书法烟火气太重,其实就是指的他把字写“俗”了,还没有进入到“翰墨妙臻、出神入化”的高层次上面。

假如,他能静心潜学,以修心助书法,或许假以时日,能除去字里原有的烟火气,而达到“人书俱老”的妙境。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知,书法的学习是一个分阶段、有步骤、长时间积累变化的有机过程。

一、书法学习要先从认识“书法”开始

对书法的认识,应当有历史的眼光。中国的文字发展绵延几千年,文字所负载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因此被传承了几千年。

认识书法,我们需要有一点历史的眼光与辩证的态度。书法的发展是随着书写载体的发展而发展的。

最早没发明纸之前,古人将文字记载在兽骨之上(后铸在青铜器的壁上),史称为“甲骨文”,书写用的工具是“刀”。

在甲骨上用刀进行刻写,十分光滑,所以字的线条无法保证“横平坚直”的法度要求,其章法也较随意,人们只是为了记事而随意用刀刻写,因而“甲骨文”显现出来的是一种肆意奔放、天然拙趣的美(有点象今天的小孩子初学写字的状态)。

自然天真,是这个时期文定最重要的特质。那时候,并不称其为“书法”。

vY2uonBDSdjIzDzj0Tay51W2cnIwkJZFfF0xRy3f.jpg

历史博物馆保留的甲骨文真品

随着中国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和青铜器的普及,中国的文字又“跑”到了这个载体上面,史称“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的笔道肥粗,弯笔多,象形程度更高。

gTpYN1oRU8nXeq9I8gxyFt05jOAGRlZv6iMxhwfT.jpg

《大克鼎》局部图

从上面的拓迹可以看出,这时期的文字从排列上已经整齐很多了(行列有序),因为人们可以在青铜烧制前,在器皿的胚胎上面刻上字,这比在甲骨上刻写要容易得多。

当秦国一统天下之后,“车同轨、书同文”,由李斯参与制定的统一文字才正式形成——这就是篆书(小篆)。

当竹简应用广泛后,中国的文字便通过“笔”写在了竹简之上,这个时期出现的字体主要是篆书、隶书。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使用绢来书写文字,但那是贵族有钱人的少数行为,大部分书写者,还是用竹简作为书写载体。

bZvhRkGzy5kKYqt0b91pVrBGp02ctjRHGTw1wgl4.jpg

写在竹简上的隶书

FODgdUqq8Tvwlbge4rofU6BHLdFR3YLgJTLbpWA8.jpg

《银雀山汉墓竹简》

天然率真的书写之气,在这个时期,仍然是普遍的。从现存的古代汉隶众多的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笔者曾经去过孔庙,看到了那么多风格不一、炯然有神的汉代隶书碑文,感受到了中国文字在这一时期的那种自由散漫的发展之势——自由生长的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

就隶书而言,书写者都尊从隶书的基本书写法则:体态扁、蚕头雁尾、逆锋入笔等,但却姿态万千:有方形挺立的《衡方碑》、有秀丽圆润的《曹全碑》、有庙堂之风的《乙瑛碑》《孔庙碑》《史晨碑》、有方硬拙趣的《张迁碑》、有被誉为隶中的行草的《石门颂》,有瘦劲挺拔被称为汉隶第一的《礼器碑》等等。因为太多了,不一一列举。

一个书法中的字体,竟然有如此多的表现风格(话说,隶书的笔法没有楷书复杂)。

汉隶难写,就难在今人无法去体验古人的心境,无法回到汉隶盛行的年代都曾对感受时代的气息,所以今人写不出如古人一样风格的隶书作品来。

大部分隶书作品都有点“光怪陆离”的样子——奇、怪、狂、大,此类情形太多,不在此列举。

从汉代以后的书法历史,我相信大多数书友也都了解了。我也就不再此赘述文字了。基本上从王羲之后,中国的书法艺术才有了一个全貌(篆、隶、草、楷、行诸体都已构成自己的书写法则)与规范的写法。

从唐以后,书法开始了有遵从法度的训练学习。

由宋开始至清结束,中国书法便一路在“尚古追古”中前行,虽然整体上到清代为止,书法艺术已经衰败得剩不下什么东西了(比如,没有超一流大家、没有超一流作品留世、没有超一流书法理论),即使是象康有为这样在当时还算得上“大家”的人,也因为无法追寻到“帖”学中的真谛,转而推碑学,使得中国书法的发展到现在为止一味地倒退……

很多偏颇的书学理论、书艺美学思想,直到今天仍然禁锢着我们的头脑。

当然,时代的发展,让书法最终从实用型技能演变成展览型艺术门类。现在,你不会写大字、不会写气势宏大的草书,你怎么能达到展览级别的艺术感染力呢?

更不用说天下那么多想入国展、入书协的大有人在。当代书法艺术,应当向何处发展?

书法艺术是不是应当归于书法原有的初心之途?对这样的问题的思考,值得我们去探索。

当传统书法正在远离原本的初心之时,满带烟火气的字也就充斥了我们的视觉神经之中。

这儿,我就不帖图来列举,当今那些烟火气过重的“名家”手笔了,因为“辣眼睛”!

如何回归初心,让书法回归到与本身相符的正确发展道路上来呢?我觉得先要从古人身上去学他们的习字经历。

二、书法风格的形成是建立在对自身不断否定与修正之中的

能被历史上记住的大书法家,都有着相同的习字经历。最近,笔者去故宫看了赵孟頫书画大展,观赏了他在不同时期的书法真迹后,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东西。

这里我对他的习字经历试作分析,来看看书法究竟应当如何练?

赵子昂,为矫正宋人书风轻肆躁露的流弊,遂以“师古”为号召,力主书学魏晋唐人,追求“尽善尽美”的艺术旨趣,身体力行,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智永以及唐宋名家书作中汲取优长,融会贯通,形成点画精美、结构端稳、神态安详的面目。

清代有很多人对赵孟頫的字是极端的贬低,认为他的字“流媚、艳俗、圆熟”。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清代的人不知道象赵子昂那样的字是如何写出来的(清代对晋唐笔法尽失的一种表现),因为写不出,所以以康有为为首的一批人便集体批判这样的书风。

但从我在故宫看到的子昂晚年的墨迹里,看到的是骨力内含、劲力直达的秀美,毫无流滑、圆熟的媚俗。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赵孟頫懂得不断学习、不断否定、不断修正自己。

cWsCPteOjYHJf7dlOxNTl3dVlAMwm4C2cyG3zYYN.jpg

赵孟頫 书《三门记》,属他的早期楷书经典作品

cPNm5CtzEy3s7qAdMJn6yebxu2w2uOsQ9LSkHn8n.jpg

赵孟頫 临《十七帖》

早期,据传赵子昂12岁之时,就有乡邻前来求字,当时的他已经小有名气。这与他自身良好的出身与天赋分不开。

说明他打小学习书法的路子非常传统、正确,这为后来他能成为“元人冠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故宫的展览把他的习字经历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45岁(大德二年,1298)前,用笔古拙、结体方阔是得自钟繇、褚遂良的遗绪,肥厚圆劲、捺笔特重是受智永、徐浩的影响。第二阶段,45—55岁(大德二年至至大元年,1298—1308),以“二王”为风范,淹有众长,机杼自出,用笔讲究,结构严谨,轻灵婉转,珠圆玉润。

第三阶段,56—60岁(至大二年至皇庆二年,1309—1313),书风日趋刚健挺拔,字形也由方阔化为颀长。

第四阶段,61岁至去世(延祐元年至至治二年,1314—1322),人书俱老,笔力深沉扎实,笔势雄健放纵,姿致洒脱依然,苍劲老到。

lVSeoU7cuKdtLRl617UsF7QW6bkvGCbJzoDO2Qq1.jpg

赵孟頫 晚年书行草小品

上述四个阶段,是后人对他习字经历的四个阶段的概括总结。笔者以为,总结得非常到位。

而且第一阶段,是从45岁开始计的,也就是说在45岁之前(从他6岁习字到45岁,差不多有39年时间),赵孟頫,仍然处于书风学习、摸索时期。

(这里可以想想,今天的书法“家”们,45岁之前是不是都早已成名成“家”了,难道是今天的人天赋高过赵子昂吗?)从45岁到55岁,赵子昂用了10年时间,追寻“二王”,将用笔与结体这两个最重要的东西研究透了,但这时,还没有达到最终的书风。

赵孟頫55岁到60岁,用了5年多时间,完成了质的飞跃,书风日渐挺拔,字形也变得颀长。61岁之后,人书俱老,达到他个人书法的最高峰。

他从初期的肥厚,变为后期的挺拔,可谓变化极大,如果不是他敢于否定自己,敢于向更高境界去探索,那么也许他的字真的一生就只能停在“肥厚甜圆”的水平之中了。

odYl3OmnyxKO6akjCshUoq5BxAW3GKNUSBMJX08e.jpg

赵孟頫 晚年 书《胆巴帝师碑》局部

当你在故宫欣赏了赵孟頫一生有代表性的书画作品后,你会更加地对他在书法上的造诣感到震惊。

尤其晚年的字,他写得更加随意、自然、毫无烟火之气。我当时也在心里问自己,老赵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他一生研习书法,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东西呢?

二、书法的意境高于技巧层面的追求

我曾经在不止一篇文章里谈到过,书法艺术本身最终追求的是书写者心里的一种意境。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中国书法几千年的发展中,出现了风格各异、品味高雅、意境深远的多种书风。

书风,既是书者自己的“名片”,也是书者在探索书法之路上的最终目标。书风形不成,一辈子也就是个写字的匠人而已。

但事物都是矛盾的,当你没有好的基础、或者说你还没有达到一个阶段时,你就提前开始去追求所谓的书风、个性等东西,无异于提前“自杀”!

我用自杀一词,想表达的是“自己葬送自己的书法前程”。

功夫不到家,何谈什么张扬个性。如果一味去提前追求个性,只会是让你的字越写“烟火气”越大,越写你离你原先的初心越远!

一旦形成俗习,则基本上提前宣告你的书法之路就此终结。

不过,今天很多的“书法家”并不是不能看到这些,而是因为,他们想早成名、早获利罢了。

明知是错,还要坚持,这已经根本不是在弘扬中华传统艺术了,而是成了一种变相敛财的手艺活儿了!

书法当从古人学!这是真理,也是哲理。

学什么?一学古人整个的习字过程,从他们习字的经历中,去寻找规律:即入门的规律、获得笔法的敲门砖是哪个帖等等。

比如,前面提到过的赵孟頫的习字经历。再比如,宋代大书法家米芇的习字经历,他早期几乎不写自己——被人称为集字家,他所临习的二王的东西,足以达到以假乱真。他的书风也是在不断的否定自己的过程中形成的。

他一生追求书法真谛,追求一种书写的酣畅之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书风,达到了“八面出锋”。

而这一书风的形成与他获多少功利没有直接关系。我们想,米南宫字虽写得好,但他自己也没想过用字来换取金钱、地位等名利的东西吧。

7k9JarLwLpw5m1NHcNWxXjqThsPIDXAznixVXX34.jpg

《中秋帖》,传为米芾所临

FwQaIfoSx3FZD8kOXOk9uwcBCRKny6QZ3sS7LcMF.jpg

米芾 早期 书《离骚经》

VJvJIGTO1Rxk8dtRNeFUgGMa0NSWr4mUYfKzKe8a.jpg

​米芾晚年作品 《行书三札》

(责任编辑:于晓伟[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