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俞莹:瘦皱显清奇,英石不与他石同

2020-04-28 23:10:15 俞莹 

古代赏石之中,至少从南宋开始,英石与灵璧石是经常相提并论的,堪称“双子星”。从传世的古代供石来看,大部分均为灵璧石或英石。

(水松石山房旧藏明清·英石随形赏石)

例如,南宋赵希鹄所著文房宝典《洞天清禄集》“怪石辨”排名中,灵璧石第一,英石第二。“笔格辨”中介绍石笔格:“灵璧、英石,自然成山形者可用。”两者不离须臾;到了明代后期,苏州文人鉴赏家文震亨在《长物志》“品石”篇中,也是灵璧石第一、英石第二,并明确指出:“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明代博物学家谢肇淛在《五杂俎》(卷三·地部)介绍各地奇石的时候,并没有专门介绍灵璧石,却对于英石颇为推崇:“岭南英石出英德县,峰峦耸秀,岩窦分明,无斧凿痕,有金石声,置之斋中,亦一奇品,但高大者不可易致。”

(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轴》,泼墨画英石<上海博物馆藏>)

从《全宋诗》来看,咏赞英石的诗作不下三四十首,远远多于灵璧石,似乎在当时,英石受到了文人雅士的更多垂顾。其中,南宋江西乐安籍诗人曾丰(曾任广东经略司)咏赞英石之作多达十多首,最有名的一首是《乙巳正月过英州买得石山》:“吾之好石如好色,要须肌理腻且泽,真成入眼轻连璧。吾之好石如好声,要须节奏婉且清,真成入耳轻连城。闽浙江淮随牒去,岂无一二石佳处,终之难得声色具。飞篷今始转广东,英石不与他石同。其色灿烂声玲珑,小山突兀百千重。万钱得之归自奉,稍闲更为山作颂。”

其实,英石产于岭南英州(今广东英德),当时交通颇为不便,很多文人雅士没有涉足。如南宋杜绾《云林石谱》称英石:“此石处海外辽远,贾人罕知之。”一直到明代,“小斋之前叠一小山最为清贵,然道远不易致。”(文震亨《长物志》)。英石产地因为地远人稀,以至于当时不少人对其认知也有偏差,如《云林石谱》介绍英石:“产溪水中,有数种。一微青色,间有白脉笼络,一微灰黑,一浅绿,各有峰峦,嵌空穿眼,宛转相通。其质稍润,扣之微有声。又一种色白,四面峰峦耸拔,多棱角,稍莹彻,面面有光,可鉴物,扣之无声,采人就水中度奇巧处錾取之。”云云。一直到明代造园家计成《园冶》一书,介绍英石时也是沿袭此说。

(已故文物鉴定家王世襄旧藏英石砚山)

其实,英石中的水石极为少见,主要还是山产石,出露于山表的称阳石,埋没于土中的称阴石。近代徐珂《清稗类钞》称,“石匠上山,择其(英石)形势运用者凿之以归……均以皱、瘦、透、漏四者具备为良。”

(英石产地广东英德北江流域风光<邓百熙摄>)

(英石产地地表出的阳石<邓百熙摄>)

不过,北宋英石已经有名品问世了,那就是苏东坡自比为“稀代之宝”的“仇池石”,《云林石谱》中明确指出为英石。这两方一白一绿的奇石,是诗人在元祐七年(1092年)任扬州知州时,从岭南北上的表弟程德孺赠送的,苏东坡十分喜爱,尤其是一方绿的英石:“海石来珠宫,秀色如鹅绿。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初疑仇池化,又恐瀛州蹙。”(《仆所藏仇池石,稀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意在於夺。仆不敢不借,然以此诗先之》)暂且不论其山形之奇特,鹅绿色的英石至今还是十分罕见的,所以诗人“得之喜无寐,与汝交不渎。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诗人联想到这方奇石与仇池山十分相似,作诗咏之,表达了归隐之心:“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安。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明代方于鲁《方氏墨谱》“仇池石”墨模)

后来,驸马都尉、画家王诜欲以攘夺。苏东坡巧与周旋,文思如涌,最终保得爱石无恙。以后苏东坡宦游四方,“仇池石”不离须臾。他有一本著作《仇池笔记》,书名也是由此而来。人以诗传,石因诗名,后来有将英石称作为仇池石者,也是一段赏石佳话。

在存世的古代赏石中,英石的数量并不逊于灵璧石。如据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玺进贡的物品中,有英石笔架一座。如今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上线的五万多件文物之中,就有多件清代英石山子。在故宫御花园供置的近50方元明清三代各种御苑赏石当中,英石数量(27方)甚至超过了灵璧石。又如,建福宫是乾隆早年在紫禁城建筑的宫殿,乾隆将他最钟爱的珍奇文物收藏于此,其中布置的御苑赏石只有英石和石笋石。

(清代过桥式英石<张传伦藏>)

(故宫宁寿宫中的清中期“奇峰迎夏”英石)

(故宫建福宫中的英石供置)

有意思的是,乾隆当年编《四库全书》,曾经仿效宁波天一阁样式建七大阁,当时大臣领旨去考察天一阁建筑样式及内部藏书橱柜,发现“又西一间,排列中橱十二口,橱下各置英石一块,以收潮湿。”据近代冯贞群《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附照图注:“阁之中左室,室列橱五,专藏《图书集成》,橱门画双龙,尊赐书(注:乾隆皇帝所赐)也,下置英石以避潮湿,……书夹芸草以除蠹鱼,橱安英石以避潮湿。”所谓“橱安英石以避潮湿”,英石用于吸收潮气,其实可能未必有此特异功能,或者说其效果并不显著。

我国现代第一代建筑学家童寯,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编著的《江南园林志》中,首次提出“江南三大名石”之说,一为苏州原清代织造府衙署后花园的太湖石“瑞云峰”(今址苏州市第十中学),一为上海豫园的太湖石“玉玲珑”,唯一一方英石就是浙江桐乡福严禅寺的“皱云峰”(今址西湖江南名石苑)。这三方名石,分别是透、漏、瘦的代表。这方英石,势同云立,纹似波摇,迂回峭折,高2.6米,狭腰处仅0.4米,是英石少见的高大立峰,清初在广东惠州府,后辗转迁移至杭州,也是一段十分离奇的经历。1996年,海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有《绉云石小志》一书,述之甚详。

(“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的英石皱云峰)

说起古典赏石鉴赏最为拟人化表述的一首诗,也是与英石相关。清代陈洪范《题英石》云:“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甘心埋没苦终身,盛世搜罗谁肯漏。幸得硁硁磨不磷,于今颖脱出诸袖。”诗中巧妙地将英石鉴赏之中的皱、瘦、清、透等特点予以人格化的形象比拟,这也是最早将古典赏石视作为一种观念艺术的表述。

(英石“云骨”,具有瘦、皱之态<宋潮英石艺术馆藏>)

(英石“玉门关”局部,恍若真山<山外藏>)

古代园林置石,多见太湖石,偶见有英石,极少见灵璧。明代计成《园冶》在介绍英石时提到,“大者可置园囿,小者可置几案,亦可点盆,亦可掇小景。”这也是英石不同寻常之处,特别是作为山石盆景用石,英石也是不遑多让。

早在2008年6月,由广东省英德市申报的盆景技艺(英石假山盆景技艺),作为传统美术类别,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也是古典赏石首个——目前也是唯一一个——晋升为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石种。英石假山盆景技艺,其中山水式、旱山式、山附树式造型最具特点,充满艺术情趣,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英石假山和立峰,至今在岭南园林中也是非常多见的置石,数量甚至超过太湖石,如佛山梁园、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等岭南四大古典名园中,都能见到英石的身影,印象之中比较著名的景观,如梁园的“苏武牧羊”,清晖园的“斗洞”、“狮山”,余荫山房的大假山等,都是英石之中具有代表性的置景。

(广东佛山梁园清代英石“苏武牧羊”<老广佃摄>)

(广东顺德清晖园清代英石“斗洞”)

(广东东莞余荫山房英石假山)

如今,赏石艺术已经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申报和保护单位的中国观赏石协会,近两年启动了“保护示范单位”和“保护示范遗存”的评审授牌工作,其中,广东顺德“宋潮英石艺术馆”今年6月成功入选,主人为企业家、画家、藏石家邓百熙。这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英石收藏和展示为特色的“赏石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单位”。馆藏的百余方英石精品,体量以大中型为主,涵盖了英石的主要品种,值得一观。

(白英石“狮子岩”<宋潮英石艺术馆藏>)

(“宋潮英石艺术馆”内景)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陈思竹[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