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为水:林若熹个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展
2020-05-13 07:51:41 未知
2020年5月12日,由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广东省林若熹艺术基金会、广东省岭南艺术研究院协办的“为水:林若熹个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展,展览由王绍强担任策展人、李伟铭担任学术主持。展览展出林若熹近百幅作品,呈现其三十余年在中国画创作的全面探索。
达悟 194×504cm 纸本 2017-2018
冬暖 98×97cm 纸本 2018
古今画家可粗略分为多种类型,林若熹应可归类为学术研究型。他的每一件作品,几乎都是“笔无妄下”。这并非意味着林若熹恪守“无一笔无来历”的古训,相反,林若熹在落笔之前,总是经历了千山万水的跋涉与摸索:分割、构成、模糊、清晰、迟缓、疾速,在大笔泼墨、泼彩的背景中嵌入细笔勾填的细节,或反之以大笔泼彩、泼墨遮蔽细节清晰的锐利感,把生宣反复勾填渲染画成熟宣,并在昂贵的矿物质颜料中追求水晕墨彰的透明效果。
红椿春雪 203×180cm 纸本 2016
君兰访客 193×530cm 纸本 2016-2017
长期以来,林若熹把绘画实践与理论研究当作持续不变的生活内容和工作方式。本次展览主题“为水”是其自我选择的语义符号,在绘画过程中如何恰如其分地施水,蓄势流注,戛然而止,在若有若无的渗透中形成气象万千的氛围和场景,是考验心灵手巧的艺术家的一种技法。林若熹深知作画需善用水,东西绘画艺术之别,传统与现代之异,均可从一个“水”字中找到一丝线索,因此,林氏艺术在“为水”一事上毫不马虎。
千秋 200×190cm 纸本设色 2009
三角梅 115×115cm 布本设色 2004
展览试图提出中国画转型与发展方向的命题,通过中国画的不同形式的实践探索,从线、到墨、到水的审美延伸和转换,为中国画注入现代的元素,来印证画家长期对“现代没骨”的研究。展览分为工笔、写笔、没骨、白描四个板块。其中广东美术馆馆藏的经典作品《春夏秋冬》组画,不仅向全国美术界展示出一种瑰丽的岭南绘画,更为林若熹的艺术创作开启了广阔的天地。
厦门 193×530cm 纸本 2010
天鹅 28×28cm 纸本水墨 2014
天堂水 193cm×530cm 纸本设色 2020
听琴 193cm×530cm 纸本设色 2019-2020
雾里 70×137cm 纸本 2018
长空 180×180cm 纸本 2010年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日。
(责任编辑:周欣欣[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