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搏埴饰纹的上古之美

2020-05-18 10:04:54 未知

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中期流行的与搏埴成器同时并生的饰纹统称为“搏埴饰纹”。“搏埴饰纹”是史前中国陶器饰纹的萌芽。在现代中国区域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表面,有着一条“从无到有”的线索——从无文素陶的搏埴之迹到有纹陶器的搏埴之纹。这一转变在当时的南方和北方表现的又有所不同。今天一起来看“搏埴饰纹”的前世今生。


南庄头遗址和于家沟中层遗址出土陶片

①②③素陶  ④⑤戳点纹、钻孔、细绳纹

(① 于家沟中层遗址;②~⑤ 南庄头遗址)


在东亚大陆现代中国区域之内,最晚在公元前一万年前后,太古先民陆续步入新石器时代。在那新旧交替的大时代里,先民们在所见最为普通的自然物石头之外,又学会了利用同样平常的自然物泥土,摸索出搏埴成器的制陶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物质形态,一种名副其实的视觉文化符号载体——陶器。

最早的陶器是真正意义上的“素陶”,素面无纹,蒙昧无文。在怎样的情况下,原始素陶开始了摆脱蒙昧的历程?有纹。纹原本就是文,“逪画”为文。当原始素陶表面的搏埴之迹变成搏埴之纹时,陶器不单是先民陶冶自我的载体,也成为成器修文的载体,人类的视觉文化符号体系中最原始也最重要的一个分支——“饰纹”便从此诞生了。


玉蟾岩遗址、仙人洞遗址、牛栏洞三期遗址、顶狮山一期遗址出土陶片

①编织印痕陶釜 ②粗绳纹圜底罐/釜 ③编织篮纹陶片  ④压印凹槽陶片 ⑤戳印圆窝纹(正)  ⑥戳印圆窝纹(背)  ⑦⑧绳纹陶片 ⑨辫状堆纹圜底罐 ⑩粗绳纹陶片 (①玉蟾岩遗址;②~⑥仙人洞遗址;⑦⑧牛栏洞三期遗址;⑨~⑩顶狮山一期遗址)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饰纹”,指一切可用于装饰的纹样,而搏埴饰纹这一概念的重点在于“搏埴”。“搏埴”是从先秦到两汉时期典籍使用的书面语,本义是对“制陶”这种手工业劳动中最原始也最基本的成型工艺的正式描述——用细腻绵密的黄色黏土经手拊拍打而塑造成陶器胎体,同时也用其指代整个制陶行业。


甑皮岩一至四期文化素陶和绳纹陶器

①②素陶圜底釜  ③④敞口圜底罐  ⑤尖圆底罐  ⑥⑦直口罐 ⑧ 高领罐 ⑨⑩敛口罐/釜

(①②一期;③二期;④~⑥三期;⑦~⑩四期)


根据现代考古学的发现和陶瓷史的研究可知,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以双手揉泥造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三种:捏制、泥片贴筑、泥条盘筑。所谓工具是手的延长,在这三种方法摸索的过程中,太古陶人逐渐学会了在陶坯成型过程中或大体成型之后,以加工过的陶拍拍打、压印器表或以堆塑方式来加固胎体。这正是文明时代后人追记的“搏埴”。

贴泥法示例:泥条堆贴


贴泥法示例:泥饼堆贴


鉴于实物观察的结果、文化人类学的认知与古代文献记录之间存在高度吻合。笔者认为,将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中期流行的与搏埴成器同时并生的饰纹统称为“搏埴饰纹”,再合适不过了。


裴李岗文化陶器

① 双耳圜底壶 ② 三足钵 ③ 小口双耳折肩壶 ④ 乳钉纹盆 ⑤ 篦点纹罐 ⑥ 压印纹小口双耳罐 ⑦ 篦划纹盆 ⑧ 细绳纹双耳罐形壶 ⑨ 绳纹角把罐 ⑩ 附加堆纹鼎 划太阳纹卷沿罐 (①~③、⑦~⑨ 泥质陶;④~⑥、⑩ 夹砂陶)


讨论搏埴饰纹的形式逻辑,首先要看到南北通则与南北差异。这方面,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表现得最为明显。从整体来看,南北方的搏埴饰纹都存在大体相同的布局,即绳纹或篮纹基本上都是作为器物外壁满饰的底纹,其他饰纹则主要施加于器物上部,如口沿、颈部和肩部,腹部中段以下一般都不再施加绳纹之外的其他饰纹。饰纹的南北差异主要表现在布局上,这主要与南北器表的平缓顺畅或曲折转角有关,从而造成了分层与否的布局现象,以及饰纹形态的变异。


若进一步做深入具体的观察可知,搏埴饰纹的形式逻辑存在于其制作方法自身具备的工艺程式中。


磁山文化陶器

①盂和支座 ②网状绳纹直口双耳罐 ③指甲纹支座 ④篦点纹筒形盂 ⑤连续叠山纹筒形盂


这方面特别明显的是拍印和压印两种方法。每一次拍打或压印都与前一次或下一次劳作有所重合,这一工艺特点决定了搏埴饰纹的展开具有如下逻辑:每次拍打或压印所留下的饰纹既是完整的“一个”,也是独立的“一组”,每一个或每一组饰纹形象都是“同一”的。与此同时,每一个或每一组同一性单元与另一个或另一组之间,往往又存在“交错”“叠压”的部分。

拍印法示例

因此,无论是拍印还是压印,其结果都会形成两种意义上的“饰纹单元”:第一种,在预制工具时形成的纹路便已经形成饰纹的单元。如,“每一条绳纹”“每一片篮纹”或“每一个几何纹”。第二种,由搏埴工艺的每一次相同步骤所决定的每一组痕迹,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单元。包含这两种饰纹单元的同一结果,造成了搏埴饰纹在单元上具有“二元性”:“搏埴单元”在形成之前就已经自然地包含了“预制单元”。二者构成一种混合的关系,使搏埴饰纹的“单元”常常处于不明确的游离状态中。



压印法示例:成片的痕迹



压印法示例:成串的痕迹

与这两种意义上的饰纹单元相关,自然也存在各自的“逪画”结构。例如,如果预制为绳纹,则预制的“逪画”结构常常是并列结构;如果是篮纹,便是“人”字形的间错结构;而如果是几何纹,则随形式有别而各自不同。


每一次搏埴单元之间的“逪画”结构,则呈现为成组的预制饰纹在边沿上产生交错叠压或疏密不一的粘连状态。这样的结构同样具有混合性,它使得搏埴饰纹总是让人感觉到隐隐约约的网状叠压线。这一视觉印象同样影响乃至阻止了人类视觉对于搏埴饰纹内部结构的明朗化判断。


大地湾文化陶器

①红彩宽带纹绳纹三足钵 ②绳纹锯齿纹乳钉纹三足深腹罐 ③④绳纹三足钵 ⑤细绳纹三足钵 ⑥ 素面圆周纹绳纹圜底钵  ⑦乳钉纹三足罐  ⑧泥点纹三足罐 ⑨花边纹平底罐 ⑩波折纹罐


从器物的装饰整体来看,搏埴饰纹的布局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器表突出部分;二是有节制地停止于口部以下,为口部留出清晰的环状地带。这两个特点分别具有不同的实用功能与审美意义。前者由于搏埴成器需要均匀的受力导致了拍打或压印的饰纹形成了均匀的分布,从而造就了完满的整体感。后者为容易受到不同力量支配的口部保留了进一步加固的余地,同时也为器物口部这一引人注目的部位保留了最鲜明的环状标志。


事实上,满布搏埴饰纹的陶器都在口部分别采取了两种装饰样式:一是留空,往往还加以磨光,即前文述及的“素面圆周纹”,晚期出现了一道较宽的或赤或紫或黑的“红彩宽带纹”;二是贴泥,有条状、乳钉数种,既为口部起到进一步的加固作用,也增加了器物握持的稳定性,还成了一种独特的搏埴饰纹。


后李文化与兴隆洼文化陶器

 ①凸棱纹釜 ②花边纹壶 ③鋬状堆纹釜 ④⑥⑦筒形罐  ⑤圜底钵(①~③后李文化;④~⑦兴隆洼文化)


可见,由于搏埴饰纹的装饰过程没有从搏埴成器的过程中独立出来,“与器并成”的基本原理决定了搏埴饰纹从单元、结构到整体布局,都存在混沌模糊的特点。相对而言,在这三个层次里面,搏埴饰纹整体布局的原始性是最为突出的。


尽管搏埴饰纹没有完全摆脱与器并成的基本属性而无法形成独立的形态,在性、状上较为原始和粗糙,但它毕竟具备了最基本的点画元素、“逪画”结构和布局模式。另外,搏埴饰纹之“圆”“满”等特征也透露出早期陶器饰纹所具有的基本普遍性,与原始陶器宽阔的大口和饱满的器腹相互适宜。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诸文化的陶器

①素面双耳罐 ②绳纹圜底罐 ③⑥⑦绳纹高领罐

④绳纹抹口圜底钵 ⑤戳印指甲纹盘(①~⑤彭头山)


实际上,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陶器上,除了搏埴饰纹在萌芽基础上获得了许多进展与贡献之外,最晚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段,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彩画饰纹和初期的雕镂饰纹,而长江流域的陶器在规模和种类上甚至比黄河流域的还发达。它们与搏埴饰纹一起丰富了那时的陶器装饰,也预示着下一个阶段的到来。

​本文选自《中国艺术》2019年6期

《搏埴饰纹:史前中国陶器饰纹的萌芽和发展

(责任编辑:李家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