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源头之约:当“花儿”邂逅石鼓文

2020-05-19 09:55:07 未知

  “花儿”与石鼓文,一为民间歌唱艺术皇冠上的珍珠,一为宫廷赓续历史典籍中的瑰宝。就特征而言,各美其美;就功能而论,美美与共;就价值而讲,二者均发端于中国西部,对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说“花儿”曲尽其妙,唱出了人们心中的喜怒哀乐;那么,石鼓文则言近旨远,记录了社会变迁的毁誉沉浮。

  “花儿”是产生于明代初年、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古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在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文学艺术价值很高,被称为西北之魂。石鼓文是发端于西周、定型于先秦的汉字形体,对文字统一、文明昌盛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石鼓被尊为“国之重器”。质而言之,二者均可视为一定区域内人们精神生产的积极成果和历史凝成的文化体系,涵盖了艺术实践的广阔时空,承载着文明演进的恢弘历程,直至今天,依然温暖着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的情操,慰藉着我们的精神。

  2020年元月18日,三江源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张朵儿、秘书长刘克勤,在疯狂英语总裁、书法家张翔陪同下,专程来西安考察石鼓文申遗相关事宜。

  这是富有历史意义的“源头之约”——河流之源与文字之祖在西安“邂逅”。

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激荡起雄浑交响。

波澜壮阔与精彩绝伦,浩瀚成华彩乐章。

恩至乾坤与泽被天下,化育出万千气象!

  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里。浩浩乎,汤汤乎,养育飞潜动植,滋润广袤疆土。

  石鼓文,也称籀文或大篆,是周宣王时代史官籀书写的一种字体。她促成了汉字的最终定型,彰显了汉字六书(造字法)的基本规律,孳乳了字形藏意的形声结构,为汉字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洋洋乎,灿灿乎,延续华夏文脉,演绎文明历史,辉煌震古烁今的千古绝唱!

  就文明发端而言,三江源开启鸿濛,肇端造化,四渎百川于此滥觞。就文明传承而论,石鼓文(大篆)上际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后世流行的隶书、行书、楷书皆源于此,具有创始性、奠基性、根源性的权威地位。

  沿波讨源,三江源如巍巍昆仑;振叶寻根,石鼓文若灿灿北斗。二者源流相宗、根脉相成、昌隆相济,具有相伴相依的关联性、相辅相成的一致性、和合共生的民族性。

  两位领军人物,堪称业界翘楚——

  张朵儿,国家一级演员,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特聘研究员,三江源生态文明旅游唯一公益大使。***世界非遗民歌花儿文化传承者,英皇国际比赛声乐评委,中国山水人文音乐第一人,中国现代花儿音乐开拓者。多次荣获群星奖、孔雀奖、中国金唱片奖。现任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三江源国际合作中心主任。20多年来,张朵儿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奔走于雪域高原,创造性地将自然地理意义上的河流源头与社会价值上的文化源头融为一体,解决了三江源科考领域搁置多年的历史问题,实现了由知名教授、著名歌唱家、三江源唯一公益形象大使、将花儿申遗一举推到***的传承人到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的华丽转身,国人震撼,世界惊奇!

  窦德盛,著名大篆书法艺术家,“奥运三杰”之标识创作者、国礼书写者(2008年奥运会),多次访问***总部、欧盟总部及日、法、英、德等国,作品被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日本大阪博物馆、法国巴黎美术馆等国内外知名机构(人士)收藏,被誉为“中国大篆走向世界第一人”。现任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副会长(首席艺术顾问)、中国大篆艺术研究院院长。近年来,窦德盛以刘星、刘牧《石鼓诗文复原译释》为蓝本(北宋欧阳修辑录的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四百六十二字,近现代著名学者王国维、马衡等所见到的拓本仅二三百字),将恢复完整的七百一十八字石鼓文勒石书丹,完工后将捐献给国家历史博物馆。以一人之力成此壮举,放眼神州,仅此一人。

  统而观之,三江源位列母亲河之首,以滔滔长河滋润神州大地,肇始华夏文明,厥功至伟。三江源是一个在时间上无限绵延、在空间上涵盖深广的时空体系,在孕育中华文明、强健民族繁衍、确保国家安全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考古学、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几乎所有文明,都起源于河流;中华文化的基本格局,就在水边确立;炎黄子孙所崇拜的人格精神,即由河水奠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三大水系的不同流域,都曾经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人群。比如:远古时代的红山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诗歌有《诗经》、《楚辞》,戏剧则有秦腔、昆区、京剧、晋剧、赣剧等等。如果按地域划分,比较典型的有关中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江浙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漠北文化等。因此,三江源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兼收并蓄,深厚广远。以聚沙成塔而成其大,积水成渊而就其深。

  详以察之,石鼓文雄踞古文字之巅,以戛戛独造定型文字范式,功垂汗青。汉字之于中国,不仅是文化认同,更是精神标识。汉字记载、传承、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根脉,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造福于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也对世界尤其周边国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走进汉字世界,也就走进了中华文明的宏伟殿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汉字即中华文明!”对世界而言,汉字就是中国的符号,中国的象征,是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广到全世界,汉字就是最权威的形象代言。作为国宝,石鼓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书法价值和文学、史料价值。历代对其文字著录、歌咏、音训、注释及研究考证的专著和论文达数百种之多,从而形成一门关于石鼓的学问。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刻石,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石鼓文以物质形态保存和呈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伟大文化遗产。自问世之日起,三千多年来备受尊崇,被誉为金文之嗣、小篆之祖、“千古篆法之祖”、“方块字之祖”、“书法第一法则”,是划时代的书法艺术作品。2013年1月1日,《国家人文历史》将秦石鼓文列入“全国九大镇国之宝”。石鼓文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其字体与《虢季子白盘》及《秦公簋》等一脉相承,整齐规范,结构严谨;古茂雄秀,冠绝古今。石鼓文集承前启后,化育文脉,对中国书法产生了导向性的影响。

  合而论之,三江源以生态奠基,以溯源立极,以安澜固本;石鼓文有“汘也”之“其朔孔庶”、“丞皮淖淵”随波流韵,文化铸魂。从社稷存亡的角度看,有“河定民安、川竭国亡”的警示;从文明兴衰的脉络看,有文存史永、文亡史绝之昭彰。从影响深度看,石鼓文为秦代统一文字所本,后世推崇的汉隶、楷书都籍此发展而成,其美誉早已无远弗届,越洋跨海。最久远的河之源与最古老的文之宗牵手“邂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视察三江源时明确指出:“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做到和睦相处,团结共进,共同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人民是历史的书写者,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历久弥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者。伟大的民族精神,积淀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悠岁月的历史精华,植根于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沃野热土,脱胎于五十六个民族交融贯通的华夏之魂,是中华儿女在胼手胝足的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非只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还要受到精神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炎黄子孙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成为中华巨轮扬帆远航的不竭动力。三江源地区的121万人口中,藏族占到77.4%。因此,应用汉字无疑有利于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饮一江水,藏汉一家亲。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纵观人类文明演进的浩瀚历程,藏族和汉族的文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民族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体现着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代表着一方文化的沃土和绿洲;而各个民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既各有千秋、各具姿容,又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出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建构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只有不断开阔文明的时空,涵养文明的活力,才能享有更富有内涵的精神生活、开拓更富有选择的未来。而且,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都饱含了自己的生存发展意志,都凝聚着本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明作为在特定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基础上形成的特定生产生活生存形态,其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式必然受制于生产方式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阶段,由此导致不同文明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正是在文明的广泛交流和相互借鉴中,不同文明才能够既得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得以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中实现丰富和发展。放眼世界,正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之间的交互传播,才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扩张提供了重要文化基础;而中世纪阿拉伯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交流,则对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量。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大洋航道的开通和世界市场的开拓,文明交流不仅成为文明本身最为直接而现实的存在形态,而且是构成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随着普遍交往和世界历史的出现,“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三分之二的产值和三分之二的人口均在三江流域范围之内,重视汉字的运用,无疑有助于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际交往。三江源还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亚洲乃至世界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区,在水文地理的研究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民族地区开展石鼓文的研究与推广,必将有助于藏汉文明的互鉴、互融、互通,有助于在差异性与共同性、地方性与全球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关联中不断深化对文明包容性的把握能力和认同自觉。“花儿”与石鼓文的和合交融,有利于藏汉民族友谊的薪火代代相传,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事实证明,对于历史和文化而言,最大的湮灭,不是书籍的亡佚,而是失去对其文字的解读能力。贵为文字“祖宗”的石鼓文(大篆)在三江源的普及与传播,有利于提升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有利于强化思想认同,有利于在海纳百川中实现文化融合,在兼收并蓄中互相汲取养分,在和而不同中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人类历史既是文明形态的发展史,也是文明观念的进步史,并从总体上表现为文明形态发展与文明观念进步在相携相推、相促相进中实现辩证提升的人文历程。

  近年来,以张朵儿为代表的三江源国际合作中心、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一直致力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遗产在***教科文组织的申遗工作,出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张朵儿、刘克勤张翔一行专程赴陕,专题调研,共襄盛举。

  “花儿”与石鼓文,或以委婉抒情见长,或以深沉厚重立命,这划时代的“邂逅”,如同空谷足音,将久久地在历史深处回响……

(责任编辑:无此用户[746])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