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论坛”——紫砂大写意与茶的对话
2020-05-25 16:11:04 未知
为了庆祝首个国际茶日,《“云论坛”——紫砂大写意与茶的对话》5月18日在春天美术馆通过新华社“现场云”、每日商报“每满”客户端及今日头条等平台直播呈现。
杭州图书馆、宜兴丁蜀镇两个分会场同步视频联动,共同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茶文化、茶审美的精彩盛宴。
嘉宾们共同探讨了茶公益和茶国际,以及茶与年轻人、未来生活的融合。
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图书馆主办,紫砂大写意研究会和每日商报酱爆共同策划。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日前到杭州图书馆参观了“好久不见——2020紫砂大写意作品展”。这是周会长第二次参观紫砂大写意作品展,去年他在参展时曾有“紫砂大写意是茶文化的时代创新”的高度评价,这次他说,“紫砂大写意是心性的艺术,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人心的舒展会让人找到心的力量,走向心的胜利。”
他谈到去年联合国大会第74届会议通过了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是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几千年历程中的必然,对中国茶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在首个国际茶日举办这场展览,是茶文化与读书文化的创意融合,读书文化是立体的,读者一边看书一边欣赏茶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下文化的融入,也是时代创新的产物。
国际艺术大师、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副院长闵庚灿在杭州春天美术馆现场绘写茶山。
闵老画茶山,没有高耸的山峰,山形似斗笠,重重叠叠,山间雾岚缭绕。他不是完全用传统中国画的画法,而是在色彩、空间上的表现方式上中西结合,有着独特的东方韵律之美。
旅居“画外桐坞”多年的闵老,今年已八十六岁,平时读书、养和。画山抚水之余常常远眺茶山,并常以茶山作为绘画的主题,创作了一系列《茶山图》精品。
著名书法家、跨界艺术家、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副院长、紫砂大写意研究会会长陆一飞畅谈紫砂大写意与茶文化、茶审美的关系。
紫砂壶从明代开始成为社会饮茶的主流,使用紫砂器的冲泡,让茶的本色和滋味得到完美体现,而茶汤对壶的岁月滋养和变化,让紫砂壶成为活着的艺术珍品。紫砂朴素、高雅,中国文明质朴真淳,崇尚天然的高贵精神和大雅品格,在“执一壶”中得以尽现。紫砂壶是当代饮茶方式的优选,是饮茶文化审美和实用的完美结合。
“煎茶水里花千片”“茶中故旧是蒙山”。紫砂大写意是浪漫主义的大写意书法在紫砂器上的绽放,和中国唐代茶文化审美源头同种同源,为庆祝首个国际茶日的到来,我们创作了一系列以唐人茶诗为题材的紫砂茶器和文房器。我们的努力,希望当代茶文化的百花园里,紫砂大写意成为茶的好朋友。
上海励新展览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曾哲谈当代年轻人的喝茶方式。他表示,年轻人喝茶、喜欢喝茶,但他们有这时代的喝茶诉求:要有颜值、有腔调,有仪式感,也要轻松随意,要符合他们的精神诉求。紫砂大写意无论在形式、内容和题材上都能够引起年轻人共鸣的话题,比如照顾自己、走路上班。不管什么场景拿出来使用,都能融入轻松有趣的喝茶氛围,也符合当下的审美。
来自韩国的中韩人寿保险有公司运营总监宋政根分享对中国茶文化的感受。宋政根很喜欢喝中国茶。10年前第一次喝龙井茶的记忆,给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韩国,喝茶更多地在上流社会流行,是高雅的象征。随着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流行,越来越多人喜欢喝中国茶,他也一样。
喝中国茶不只是喝茶,还能品中国文化的精粹。他很喜欢陆一飞老师的紫砂大写意作品,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陆老师写在紫砂壶上的书法富有禅意而有趣。希望通过茶文化的公益传播,让全世界都能感受到茶文化带来的美好生活。
宋政根、董俐妤、陆一飞、曾哲、梁婷玉(从左至右)
紫砂大写意艺术家群的担当、互动、合作,成就紫砂大写意的圆满。
紫砂大写意第一刻手翟天鹏老师以刻刀为笔,心性抒发、率性手刻。传统手工艺人姚小秋、高红娟、高律、史荣妹、苗培越为紫砂大写意制作砂器功力深厚、质朴天然。姚汉邦的拓印,简单直接,以意为上,自然生动地把紫砂大写意作品因紫砂泥料古朴的质感,刻画而出的深浅凹凸在平面的纸张上巧妙地舒展。
杭州图书馆文献中心主任吴一舟老师在视频联动中介绍杭州图书馆今年的首个线下展。
杭州作为茶都,为庆祝首个国际茶日,所以做了有关茶文化、茶审美的紫砂大写意展,欢迎读者到杭州图书馆三楼看书看展两不误。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一级评茶师、茶艺师梁婷玉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与宣传部副部长、二级茶艺技师董俐妤现场展示茶艺,讲解紫砂壶的日常养护。
在茶艺师们的演绎下,紫砂大写意与茶的对话“云论坛”增添了几分灵气与生动,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享受。
(责任编辑:王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