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三多四有——绘画的另一类感悟

2020-05-26 13:47:33 涂国喜 

​  年冬岁末,我那年事已高的母亲有时会来相对武汉更暖和的南方城市——广州避寒过节。每次住在广州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三、五个月的样子,时间长短没有定数,全看老人家适应的状态再考虑回程。

  由于在广州上了年纪的老人大部分说粤语,因而母亲就失去了许多与人话聊的机会,无形之中就有大量的空闲时间。而我母亲恰恰是那种闲不住的人,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品质还一直在她身上发光发热。年轻时的心灵手巧造就了母亲一手好的针线活手艺,为了打发住在广州的空余时间,母亲又开始戴上老花镜,千针万线地做绣花鞋垫。她自己修样、画花描边,然后刺绣出一双双纯手工的鞋垫产品。虽然我们一家人有了纯棉布、纯手工制造的鞋垫,但看到那一双双精美的成品像艺术品一样美观,内心还真的不忍将它踩在脚下。如果有空间将鞋垫陈列展示出来,我想其中的享受也不会逊色于很多民间手工艺品带给人的愉悦。所以我基本上是将绣花鞋垫一双双珍藏起来,偶尔有朋友喜欢也会赠送一两双与他人共享老人家的佳作。

  在母亲的佳作当中,我觉得最珍贵的是母亲前几年画的一个绘本,它是母亲的刺绣鞋垫的花样,而作为美术工作者的我却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绘画。回忆当时看到母亲描绘第一幅花样时,我甚是激动,似乎从母亲身上找到了我绘画的遗传基因所在。因此我欣喜地让母亲多画几张,一来可以打发时间,二来给我留点“艺术品”。

  见我有如此想法,老人家画出来的作品一幅比一幅有意思,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也因为有当专业画家的儿子对老人家的“艺术作品”出奇欣赏,母亲就兴有所至地画了一大本,前后共三十多幅。这几十幅画都是母亲即兴之作,概括起来主要内容有“龙凤呈祥”、“金玉满堂”、“花开富贵”、“年年有余”等等吉祥如意的主题思想。用母亲的话说就是“三多四有”(多子、多福、多寿,琴、棋、书、画)。它的形式很民间,主题很直白,反映的是祈福纳吉与伦理教化等等美好的愿望。虽然其中有一些古旧的审美眼光,但其中古今相通的艺术规律也让人深思。

  老人家的绘画自由自在,小小的尺幅里,主题思想简要明确,构图布局随心而就。我不由得联想到当下画坛和我自己的绘画,很多时候为了满足某些大展评委的口味和视觉冲击力,画幅尺寸越来越大,作品形象塑造越来越繁琐、复杂,为吸引眼球,画面主题物象被无限放大,从而失去了绘画本质的生动和作者原始创造的魅力。为了画面的局部完美,我们将很多心力放在细节的处理上,反复多次地涂抹、皴染,给肌理作细致入微的惊人刻画,有些细节甚至有点故弄玄虚之嫌。因此,画面给人的感觉免不了腻俗而丢失了传统绘画和民间绘画那种自然质朴的美感和亲和力。

  从母亲的绘画中,我看到了率真的一面,一切来得自然。而我们现在的创作往往是冥思苦想之作。很多过程是没有感性的纯理性制作,机械的元素太多……其实这都是些违背了艺术创造规律的现象。

  影响我们的儒家文化思想上下数千年,通过潜移默化的伦理教化深入人心。在绘画艺术中,对美好寓意的追求代代相传。我们当今的绘画创作中保留了很多传统习俗,如给作品冠一个雅俗共赏的题目,画面物象的数量是吉祥如意的数字等等,其实都是传承着“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文化特征。我母亲也多次发表她对我作品的观后感,其中就有很多她说看不懂为什么要如此这般的东西,尽管她是在用一种上代人的眼光审视当下的艺术创作,某种程度上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如果从另一角度思考,是不是我的作品有些地方确实是表达得不够好呢?

  现在有时在书房顺手翻阅母亲的绘画本,似乎总能给我很多小启示。在缓缓的行笔、随心而率真的构图、华丽明快的色彩面前,我觉得这绘本宝贵,绘画者没有半点浮躁之气、做作之风,一切从生活出发贴近百姓生活,处处向善向美,代表着平常和朴质,也展示出当下文艺创作中所缺乏的某些创作态度。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红柳[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