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院李天元教授为国家艺术基金2019“人工智能新媒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展开讲座——《艺术与科学实践》
2020-05-26 15:48:32 未知
2019年8月12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清华大学《人工智能新媒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天元教授为学员讲授《艺术与科学实践》讲座。
李天元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研究与艺术实践经历,从自身研究、艺术等领域。激发了学员对文化、技术与设计的强烈兴趣。
《我的细胞》 李天元作品
《李天元肖像》 李天元作品
《转基因小麦》 李天元作品
《我脸上的雾霾》李天元作品
李天元教授激情澎湃的上课
本期精选出一位学员的听课心得体会,在此与大家做分享。
艺术家是孤独的觉悟者
——李天元老师讲座有感
人工智能新媒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 学员 傅昕
壹·艺术家:
世间有一种存在,可以广大也可以精微;可以先验也可以超验;可以习得却也习不得;可以养成却也难于突破。这就是艺术,需要孤独的觉悟者用其驽钝的痴迷和跳脱的灵光来雕刻。在李天元老师身上,我可以清楚地感到一个艺术家的特质。这特质始于万物鸿蒙,而成于细腻的审视和反思。艺术的术,是一种物化的表现力;艺术的艺,则游于观察、反思、再造;二者缺一则难以成就艺术作品。而对于杜尚以后的艺术家而言,反思和再造变得更为重要。
贰·艺术的对象(视角):
尼采说:“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当艺术家面对社会的反思固然应该诚意力行,但提供一个反思的视角和宏观与微观思考的精神似乎更为宝贵,否则他就会被吸入无尽的“深渊”。李天元老师在其作品《皮肤-雾霾-12小时》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微观视角看待这些被人们构陷已久的小颗粒们,它们在显微镜下的色彩如此美艳,造型如此有个性,并且每一个颗粒都来自人类所熟知的各种环境,却为何最终成了人类生活中的“敌人”,溶于人体的血液而具有致命的毒性。这种始于人类之手而还于人体之身的微粒正提供着时下最具话题性的宏观思考。
叁·艺术的媒介(语言):
一直以来我都在反思艺术家所处的地位和社会价值。对于人类社会共同体而言,艺术是最为古老的人类文明财富,且迄今仍未消亡,这说明了其强大的内驱力和对于人类社会的不可或缺,有人甚至用社会的维生素来比喻艺术。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有三大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确性与真诚性,而真实性要求艺术语言的能指具有多样性和超验性。从扬·凡·艾克的布面油画到杜尚的现成品再到今天李天元老师的卫星航拍图,艺术语言的“意指作用”已经完成了数次迭代。对于艺术媒介,有别于算法和数字技术演进,在艺术家那里更像是一种带有直觉敏感性甚至是偏执的“必然选择”。李天元老师早年使用油画解决了架上绘画所解决的问题,转而用摄影这种看似难于塑造形像却使物像更为极致“微观化”与“宏观化”的媒介来重构艺术的“画面”,也是其早年父亲作为摄影师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使然。从李老师2000年的作品《王府井、李天元、手指甲》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于媒介语言的敏感性,那时李天元老师已经开始关注航拍和显微技术作为艺术媒介的可能性。
终·艺术的精进(超越):
俄国著名至上主义画家卡西米尔·马列维奇认为物像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最重要的是知觉,不是引发知觉的周围环境。而艺术将知觉“具像化“的过程则需要通过现实的想象。这种观点透露出两个核心:现实、知觉。之于艺术家而言,现实体现在对物像想象的可能性上,即视觉经验的“养成”,这种“养成”即是审美;知觉则更加带有天赋性,可能有人会不同意这种观点,但天赋确实是艺术家的特质之一。我曾经试图去剖析这种天赋生成的要素,就目前的思考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可能不可缺少:一是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源于保持一颗未泯之童心;二是开放性的思维,善于接纳一切知识并长于综合抽象;三是超越既有经验的能力,善于做减法和从一点洞悉全局。李天元老师的艺术作品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对这些要素的诠释,从《我的细胞》到《转基因小麦和非转基因小麦》都是李老师对自我的重新审视和表达方式的突破,其实艺术家本身并不希望其作品被过度解读,即便是一种纯情感驱动的意向表达只要表现语言成熟也具有其艺术价值,因为这件艺术品中凝结了艺术家“有差别”的人类劳动,而艺术家则是孤独的觉悟者。
学员作者介绍:
傅昕 设计艺术学 硕士
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 讲师
李天元教授以讲述艺术史的方式为大家介绍了对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艺术的态度,为前几天课程中培养的理性逻辑思维,增添了艺术色彩和人文温度。对接下来半个月的学习和课程,学员们更加充满了热情与期待。
(责任编辑:杨红柳[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