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央美本科毕业展上线:用20000件作品打造“掌上展览王国”
2020-06-16 09:42:18 未知
中央美术学院2020本科毕业生作品展宣传
2020中央美院本科毕业展开幕式直播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毕业季寄语
“这次在线展带给我们有很多惊喜。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世界到中国,所有的东西都在毕业生的设计有所体现。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选择、艺术创作,给了我们一个新世界。而且,虚拟美术馆虽然来源于实体美术馆,但设计师在其中进行了更好的包装,使作品和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观众打开虚拟美术馆的门,看到所有的墙壁和光,会有全新的体验”,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说道。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毕业季寄语
“这次本科毕业展呈现出一次新的丰收,它带着所有指导教师辛勤的劳动,带着全体本科同学们努力的拼搏。我相信,在本科毕业展丰富的艺术作品面前,公众能够欣赏到青年学子优秀的创造思维和丰硕成果,能够从中感受央美始终秉持的坚定的艺术理想,传承优秀学术传统,创造的影响时代的探索”,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如此说道。
其实在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之前,央美在线毕业展已经取得了卓越成绩。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上线短短两天,累计浏览量就已达246万余人次,独立访客约63万人,访问国家和地区115个。那么,本科生毕业作品展究竟做了哪些突破,让大家都觉得“带给观众很多惊喜”?
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直播现场,央美副院长苏新平致辞
“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和本科生毕业作品展,策划思路是不同的”,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说道,“研究生毕业展着重其作为顶级设计,更强调与观众如何互动。它是一个开放的设计。但在本科生毕业展中,更注重学生的诉求,以及院系与学生之间的关联。因此,我们把从设计到呈现的权力,全部交给院系和学生”。
2020年毕业季总策划、中央美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介绍, 2015年我们率先提出毕业季理念,并成功的举办了5届包含毕业展、毕业期间学生活动、毕业典礼在内的毕业季,毕业季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被推广。毕业季是学生的节日,是母校送给学生们的一份毕业礼物。今年情况特殊,面对线上情境和未知体验,对我们策划工作同样是挑战,对学生们的创作也是挑战,央美师生协力把今年具有纪念意义且具有开创性的毕业季高水平呈现出来。正如今年毕业季主题“彼时 此时”,在面对当下社会语境的变化和自己所积累的知识储备,如何转变思维方式、展现思考结果。
有了研究生毕业展的经验,手握“策展大权”的本科师生,打造了一个更加出彩的“掌上展览帝国”。11个院系,864位本科毕业生,近20000件作品都陈列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5个虚拟展厅中。观众再也不用受实体展览动线的束缚,可随意变换参观位置;选择学生姓名或院系名称随意检索,查看院系师生的毕业寄语,点击查看某一学生系列作品……这个“掌上帝国”灵活、高效、自由。
观众可在任一展场页面的右上角,按照作者/作品/学号搜索作品
可以看出,在这个王国中,各院系师生统筹安排,思路清晰,作品的衔接、作品与空间的关系都处理地十分出色,观众对院系展览所强调及弱化的部分一目了然。此外,在其中,师生根据空间特点,融入了对自我对文化的理解。没有实体空间展陈效果的考虑,学生作品的个性更加突出,观念和方法也更加多元、多样。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本科生毕业展拓宽了实体展览的空间概念。“这次展览,不管是展示,还是对观众认知来说,都更为全面。在保留传统实体看展方式的同时,又拓宽了实体空间的形态,如点击学生作品可以进入另一空间,内有更多作品及深度解读。这也拓宽了观众对美术馆的认知”,被戏称为“刚刚上任的央美虚拟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说道。
三场对谈 名师们如何看待疫情对毕业创作影响?
呈现效果“抢眼”的背后,是师生对毕设的深入思考。疫情之下,诸多院系学生的毕设进度受到阻碍。央美教务处处长孙韬表示:“很多雕塑系的学生背了个小书包就回家了,什么材料也没拿,打算2月份就回来进行毕业创作。结果一困就到了6月份”。
在这种情况下,央美教师们如何看待疫情对教学、毕业创作的影响?他们又是如何处理的?
在地图上,可任意点击,观看作品及深度解读
呈现效果“抢眼”的背后,是师生对毕设的深入思考。疫情之下,诸多院系学生的毕设进度受到阻碍。央美教务处处长孙韬表示:“很多雕塑系的学生背了个小书包就回家了,什么材料也没拿,打算2月份就回来进行毕业创作。结果一困就到了6月份”。
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如何看待疫情对教学、毕业创作的影响?他们又是如何处理的?
【对谈一】创新视角与设计思维:以全球各高校毕业展的形式和内容为背景探究设计教育趋势方向
对谈教师:宋协伟,朱锫,张欣荣,郝凝辉,王选政,周子书,卓凡,程书馨,曹量,景斯阳
2020本科生毕业在线展开幕论坛第一场
首先,设计学院院长、毕业季总策划宋协伟作为对谈发起人介绍今年毕业季开启和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开幕对谈活动,同时介绍中央美院设计学科是由设计学院和城市设计学院总体组成,并邀请了设计学科和建筑学科教师代表和线上毕业生代表,就央美设计学科近些年的整体发展、课程设计,尤其在疫情期间毕业季和毕业生创作中的所思所想,与观众进行交流。
设计学院展场
建筑学院院长朱锫:疫情建筑学院毕业创作的思考和方法
突发的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所有的建筑学校重新拉回到了一个起跑线。2020年央美建筑本科毕业展,以“新实验”为主题,直面全球气候变化。针对疫情之下的特殊情况,以东方自然观和哲学为基础,共同建造一种新的自然生态的建筑教育体系。
展览空间形式以“浮岛”和“长卷”链接,共同塑造多学科、多种维度的研究方法。在其中可以行走、漫游、感悟。实际上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自然山水系统,暗合东方美学。展览背后也映射出央美建筑学院全体师生面对疫情的一种深刻思考。
建筑学院的在线展有很强的特点:突破边界,虚实相生,内外相含,并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去建构一套完整自然山水体系。疫情期间,我们的同学特别希望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特点,展现建筑自身艺术的特殊性,比如通过时空来塑造,以视频和影像为手段,大大强化了人们对建筑自然属性的感悟。
建筑学院展场
设计学院副院长张欣荣:设计学院教学改革及疫情下毕业生的所思所想和展览介绍
央美设计学院从2015年进行了教学改革,在毕业季中,也清晰地体现出改革的状态:原有学科边界被打破。疫情下,把传统线下展览变成线上,大家可以集中感受到,展览方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研究、关注的点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也许,在这样一个看似突发事件的糟糕时代,师生们可以做出更好设计。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人类共同命运,未来人类如何生存的共同话题。
在这次在线展中,设计学院将呈现虚拟星球,所有的毕业生都呈现了过程完整、逻辑清晰的毕业设计。祝愿2020年毕业生在未来能够探索自己的星球。
设计学院展场
城市设计学院教师郝凝辉:关于产品设计发展的思考
疫情期间,全球城市设计院校毕业展趋势仍是“为未来”:如危机设计、全球人类共同体设计等,央美的城市设计学院未来也将延续这样的教育趋势。“开创则更定百度,守成则安静无为”,央美人未来一定会站在更高的视角上,开创新的设计。
这次城市设计学院的毕业展,建立在央美的 “大手笔”框架下。为什么说是“大手笔”?因为,国外院校大部分采用瀑布流的方式,央美采用的却是沉浸式的虚拟展示,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二次搭建,呈现效果上更加真实。
城市设计学院展场
设计学院教师王选政:疫情下 交通工具设计毕业生的创作和思考
疫情的突如其来给设计教育带来了强制加速,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技术导致的方法上的加速,使我们不得不拥抱新型科技带来的新的设计方法和工作方法;第二,由设计教育应对内容的加速带来的观念变化。
我们也把这两个加速应用到了交通工具设计的教学上。在这次毕业设计创作中,师生共同感知到的是两种加速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前几年就可以看到,国内外的交通工具设计专业纷纷更改名称,升级到图形设计、智能设计等。但我想,这可能仅仅只是开始。
设计学院教师周子书:对此次线上展的思考
这次疫情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育公平”。大量课程、展览搬至展览,本来没有机会接触央美课程的朋友可以通过线上方式更多了解我们的教学。这次展览不仅是一个虚拟展厅,更是创造了一个虚拟的镜像空间。这个空间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能向更广大的群体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把有限的线下空间转化为教育公平的空间。希望疫情结束之后,这个空间依旧存在,为更多的学生创造一个更大的美术教育的社会空间。
设计学院展场第二展厅
城市设计学院教师卓凡:从城市设计学院的产品设计角度谈疫情之下展览的看法
这次疫情其实是“危中有机”。从这次毕业设计可以看出,学生有一个很大思维转变,可以简单称之为“点线面体的融合和交叉”。首先,学生身处各地,制作成品面临很大困难的情况下,学生需要突破以往“点”的学科体系,跨学科,与其他学科产生“线”的关系;其次,学生也需要左右互看,各学科之间融合交互,形成“面”的关系。最终,这些融合交互,汇集到体上,对社会当下问题和未来问题进行关注,这种关注又形成了完整整体,推动毕设的完成。
建筑学院教师曹量:从展览角度介绍建筑学院的策展策略
刚刚朱院长也提到,这次建筑学院策展以“山水长卷”“浮岛”为基本概念,我们还考虑到,建筑设计的角度脱离不开人、视角、尺度。疫情为展览提供的不仅有限制,也有机会,使观众更多可能从不同视角欣赏学生作品。学生作品从第三人称视角在虚拟展厅的模型,再引入第一人称的人的漫游动画,使虚与实的关系达到更多维度。
建筑学院展场
设计学院教师程书馨:对学生毕设的辅导和对在线展的看法
创新工程设计是一个把创新设计文化领域的思维方法和当下遇到的挑战与问题,包括对未来的前瞻,做整合的研究方向。疫情之下,我们把创新思维和设计工程的大健康环节做了融合,引导同学思考疫情之下,如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基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创新机遇?这些问题催生了学生们的创作:如基于疫情形成防灾家庭的教具;打造线上聚会平台;以及健康数据检测仪器等等。
设计学院教师景斯阳:当下时代的人才培养理念
全球疫情,是对社会面格的放大器。智慧城市实验室对人才培养也进行了很多思考。我们认为,对学生来说,未来的设计教育有三点素质非常重要:第一,学生们快速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并能够提供灵活的变化解决方案;第二,学生有快速和终身学习能力;第三,对全地球生命的同理心,以及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设计学院展场
最后,设计学院院长、毕业季总策划宋协伟总结道:中央美院设计学科作为教育部一流学科,由设计学院和城市设计学院总体构成,通过每个老师对学生作品的介绍,可以看到设计学科在秉承100年来的雄厚学术基础,思考当下社会发展、人类发展和国家政策,积极发展新领域和新学科。老师们的介绍呈现了央美设计学科当下发展的状态。无论是改革,还是课程调整,总体发展,都能看到央美设计学科的所思所想,以及在疫情下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思考。
对谈过程中,6位学生代表在线上分享自己毕业创作的思路和成果,也展现出学生们在疫情背景下如何积极面对,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思考和设想实践。
【对谈二】新形态作品创作:信息与科技影响下的艺术作品创作流变
对谈教师:孙韬,余丁,张子康,周思旻,杨宏伟,白晓刚
2020本科生毕业在线展开幕论坛第二场
央美教务处处长孙韬:雕塑、壁画、版画,尤其是雕塑专业,是准备时间最早的,但由于疫情,却都被耽搁在了家里。所以,我们请周思敏教授谈一谈,雕塑专业的特殊性,在展览中遇到的难度和解决办法。
雕塑系教师周思旻
就像孙老师所说,寒假前,同学们大部分就开始了实体创作。所有同学回到家里,其实有很大部分学生坚持了实体创作,大部分同学的创作也很遗憾只能用照片的形式展示。还有一些同学还现学了3D,很辛苦。
雕塑系及壁画系在线展现场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第一届毕业生遭遇在线展时的所思所想
本来今年毕业季原来院里打算包给我们学院做总策划,后来我说可能还不成熟,结果疫情来了,我们同学本来应该参与到全院毕业季策划,没想到先做自己的毕业展览。作为我们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他们毕业就要在央美美术馆虚拟展策划自己的展览,特别要把自己的论文文本变成展览,还是有挑战的。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展场
版画系教师杨宏伟:版画系教学理念使学生较好地应对疫情对创作的影响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版画系学生的毕业创作节奏,但也恰好和版画系教学理念一致。我们的很多课程,都让同学面对变化有很多应对办法,并形成自己的创作思路。在这次毕业作品的创作中,学生们分头行动,各工作室选取各自的优势、特性,形成团体协作的力量。大家用手绘、电脑等各种创作媒介,体现了很强的可变性和灵活性。
版画系展场
壁画系教师白晓刚
我很有幸,跟这届同学经历了“非常态”情况。我认为,这种“非常态”,给了大家一个突破常态的机会。这其中,我看到了很多聪明又敏感的年轻人,突破常态,呈现自己的崭新的思考。在这个特殊的创作环境中,我觉得同学真的学会跟自己交流了,经历了一个不受干扰的状态,思考了面对灾难时,艺术家如何思考;面对社会问题时,艺术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等。我相信,在经历了这次疫情后,同学一定会不同凡响。
壁画系展场
对谈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毕业创作进行简单创作。书法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也认为,疫情让创作变成了一件独立的事情。独自在家构想创作,使她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情绪,进行自我理解。
【对谈三】再定义与新思考:线上展览引发的毕业创作新形式
对谈教师:马路,陈琦,李军,刘庆和,邱志杰
2020本科生毕业在线展开幕论坛现场第三场
造型学院院长马路:我们今天开一次特殊的会议。所有的活动都由线下改成线上,版画运用到的设备如何解决?
油画系展场
中国画学院院长刘庆和:疫情下,学生重新认识传统 关注当下与未来
中国画学院在这段时间还是有思想准备的。对于中国画学生来说,我们并不是驾驭了某种科技,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某种思考:对传统的再认识,去关注当代生活和未来。同学们在以往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和老师的互动中,建立起了对未来的认知,这一点对中国画学生的影响很深。
中国画学院展场
人文学院院长李军
这次,我们的展览拥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即全世界的历史文化。这些东西其实都在我们毕业展,就像法国文化部长所言,在线展是一个无墙的博物馆,优秀毕业生做的展览内容,包含了全世界的历史文化。
人文学院展场
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
这次在线展真是让人非常意外,疫情对个人和国家是好是坏取决于个人的转化能力。同学们能够在新的社会关系中与观众相遇,能够在作品中呈现出话语和作品的崭新关系,十分难得。他们总是可以在特殊境遇里找到创作艺术的可能性。
我相信,这种经验会给我们今后的创作,带来很不一样的感受,也为今后艺术生涯留下了特别特殊的新的工作方式的印记。疫情是把双刃剑。它夺走很多你熟悉的创作手法、媒介的同时,一定会启发出你在另一层面的新的创作可能。
实验艺术学院在线展现场
实验艺术学院毕业生 韩承罡作品《海内志》系列
研究生院教师葛玉君谈研究生院的学生工作
这次疫情对研究生院的实践类博士生很大。疫情下,5G时代中的线上展,体现强制性,使人被迫接受的特点。一方面,学生创作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对教学方式和方法很有影响。这次展览,我们观察,三个状态:1、常规性状态延续。2、对以往作品的重新思考。3、疫情期间,对线上展和虚拟空间的思考。这些都对学生们以后的创作影响很大。
对谈过程中,学生就论文设想、写作的感受进行交流。中国画系优秀毕业生认为,疫情让自己开始独立思考,对传统进行再认识,也建立起自己对未来的认知。人文学院优秀毕业生认为,疫情让时间慢下来了,也让她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了更多构想。
对谈尾声,李军送给所有学生们一句话:“所有的伟大都伴随着另一种伟大:发现伟大。你们注定是发现的一代!”
(责任编辑:李家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