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探索意象油画之路——油画大家鸥洋访谈录

2020-06-28 09:48:19 未知

  1、鸥洋老师,有评论家称你为“中国首次举起意象油画旗帜的人”,也有人说你是“意象油画拓荒者”,你是怎样看待这一评价的?

  我从1986年开始意象油画探索,正式以文字提出“意象油画”是1997年,意象油画是我的创作重点。我对这一形式的开掘有拓荒作用,但不能说是我最先开始的,因为在我之前,很多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已经开始探索“中西融合”、“中国风”、“油画民族化”的问题,只是他们还没有明确提出“意象油画”。在我公开提出“意象油画”作我的探索方向之前未曾有人提到过这个称谓,所以才有评论家认为我是“最早举起意象油画旗帜的人”。

  我探索意象油画,到现在已经20年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朦朦胧胧的,自己都没有注意到所做的这件事情的价值。后来慢慢发现那些评论家对此研究非常认真,他们很多人认为鸥洋打出意象油画的旗帜是很有意义的。有评论家说意象油画探索代表了今后中国油画探索的方向。

  2、早在“意象油画”之前,你在写实油画、水墨、水粉创作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果坚持下去,你或许会相对轻松地获得众多成就。为什么你后来会转向“意象油画”呢?

  这是一个探索过程。你看画展时就可以知道:我一直在寻找路。

  到现在还有人跟我说:“鸥洋,你的早期水粉、油画、水墨画得多好啊。”他们指的是我当时所作的《女民警》、《金色的秋天》、《雏鹰展翅》等代表性作品。我只能说那已经是过去了,只是我探索过程的一部分。比如说水粉,我尝试用广告色来画画,把它当代一种表达工具,这是作为一种技法来探索的;后来按照西画的观察方法,把中国的水墨和西方印象派的光、色进行融合,探索水墨画的那种阳光感,在宣纸上表现出逆光、投影等效果。我觉得,水粉画的这种技法探索,仅限于技巧层面,其学术价值还不够;在水墨画中引入光这个理念确是很有价值的,但因客观原因,我无机会继续深化下去。

  1985年我到赵无极先生的油画班学习,先生要求我们借鉴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然后把学到的西洋的优点自然而然的融合起来,建立起个人的风格。先生的教导对我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启发。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有独特个性绘画语言,为此,我作了各种尝试。先是水粉停下来了,开始探索国画,国画停下来了,便探索油画,并探索新材料,就这样一直摸索下来。一直到1986年才有了一个飞跃,即正式定位为“意象油画”。

  3、由此看来,你之前的一系列的探索经历与后来的意象油画创作还是有密切关系的?

  我后来画的意象油画作品与我的早期写实基本功是分不开的。早期油画、水粉画的技巧、水墨画的感受这些积淀都有机地融合进去。在写实基础上我曾下了很多苦工夫,本次展览有一个厅,专门是陈列临摹作品的,里面是我在欧洲及中国敦煌等地临摹的作品,每件都非常认真,力求接近原作。也正因为我做足了工夫,有足够的底气了,我转到“意象”这条路上去作画时,才能得心应手使作品达到预期的效果。

  4、你明确提出“意象油画”之初,美术界对此的评论也是有分歧的,你怎么看待这种争议?

  的确是这样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觉得我的油画挺不好理解,不被接受,并且南北方对我的“意象油画”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我在北京获好评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作品《沉浮》就是当时在广东初选被刷下来的。在北京开画展的时候,每次都能引起关注,有人曾向我清晰地道出我几次展览作品的印象,并对关于画展的研讨会保持着热切的期待。而我的探索在广东常被忽略。也有人说看到我早年的作品下得工夫那么多,技艺那么高,相比之下,他更喜欢我以前的作品。

  我个人认为绘画并不能仅以所花的工夫多少、技艺高低来衡量,例如看八大山人的绘画就不能简单地从所花工夫、技艺来评价的,关键还在于其语言和思维的独特性。可能别人觉得写实难,我反而觉得写实并不难,只要前面有具体的参照物,下足工夫是可以办到的,但是要以富于个性的语言来构思一幅画面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作者深刻的内心感悟。我觉得“意象油画”更能表达我对中国文化的体悟,后来不少评论家也肯定了“意象油画”课题的探索价值。

  5、创作赋予艺术新的生命力。在你的创作中,我们注意到你除了吸收中国传统语言和思想精髓之外,也运用了大量的颇具现代感的新语言,你是如何进行这种融合实验的?

  我在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新油画语言。它应该是极具东方风味又是现代的,极具我独特个性那种。

  东方的审美标准跟西方的不同。中国思维方式不是具象的、直接的,它更注重“意”。“意象”体现在我们的戏剧、文学、绘画、建筑等众多艺术形式里。中国写意画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水墨画发展这么多年,其实它的核心就是“意象”,但这个意象还不光是造型的问题,它更多时候是表现一种东方审美的内涵。例如描绘梅花、松树,它也是从梅花或松树的那种傲独或挺拔去表现其深沉寓意。中国人的表现方式是意象的,很多东西都在传达一种“意”,它的形象要跟“意”吻合。也就是说,有时国画中画了一个物体并不就是告诉你我画了这个东西,而是以此传达一种意境,让你感受一种更深沉的内在。

  在多次的展览中,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我展出的作品,特别能引起老外的关注,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绘画语言与他们的不同。

  老外在艺术上更重视“创造”,而我们国人则常迷恋模仿功夫,技巧像某位大师,我认为艺术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的新东西才能有价值。

  我现在所做的,是有些人忽略的事。我认为,油画钻进“意象”里头去,可以走出一条中国油画新路来,中国绘画传统这么深厚,油画不好好拿来借鉴太可惜了。另外,我的画面大量用了现代抽象的形式元素,包括构图、点、线等,因西方抽象绘画发展在形式美方面有许多可借鉴的。这次我画“盛世牡丹”是有意识的。中国画牡丹,不少画得太程式化,有的很俗气了,而用油画画牡丹很少见,我融合西方油画色彩语言,同时还加上一些西方现代抽象形式元素,画牡丹塑造新的画面,使它富有现代气息。

  6、在“意象油画”里,你为何偏爱表现花鸟画题材,还提出要单独拓展“中国油画花鸟画”?

  西画题材分人物,风景,静物,中国传统绘画题材是分人物、山水、花鸟。如果油画人物与中国画人物,油画风景与中国画山水勉强可归为一类的话,那油画的静物则无法涵盖中国的花鸟画。我觉得油画传入中国已经百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分类,完全可以像中国传统花鸟画独立发展一样,中国油画花鸟画也可以独立发展起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选择花鸟可以和赵无极老师拉开一些距离。所以尽管我的“意象油画”题材也包括了一些山水画,但是我把花鸟的那一部分独立出来作为重点。

  后来,我发现打出“油画花鸟画”的旗号这条路是非常宽的!水墨花鸟画在中国的根基很深,把西方油画的材料和技巧、色彩和光线与中国传统的花鸟画题材、水墨画意境融合起来,还是中国风味的花鸟画,却有了更多的艺术感染力。想想看“油画花鸟画”包含有多少可以画的东西啊!单单荷花就可以画一辈子,梅花、紫藤、牡丹等题材都画不完。

  7、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你一直坚持走的这条“意象油画”之路对以后的探索研究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国的油画一直是以传统写实为主流,有官方的支持,民众也有欣赏基础,目前“当代艺术”也热起来了,这与国外推崇有关系,中国不少年轻艺术家在搞“当代艺术”,活跃得很利害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不少,直接与外国前卫挂勾,市场上也很吃香。

  而搞意象油画的力量实际上是非常薄弱的,是自发而艰难地往前走,极少官方、协会的支持,商家、藏家还不懂去出资收藏。只是这些画家觉得要走这条路,实际上是条寂寞的路。我刚开始时眼光不是那么高,在中国油画之路这个大的题目上也没敢给自己定那么高的目标,只想按照自己的个性,做一些尝试。逐渐地,我自己越探索也就越觉得这条路有价值,这么20年地探索下来,“意象油画”也获得了相当的学术肯定。当然,这并不是说我现在的探索成果就已经很到位了、很成功了。我只是发现了一条通向金矿的路,我开始挖掘的同时也提醒别人这里有金矿。

  与我刚开始搞“意象”的时候相比,目前的情况是“意象油画”已经逐渐被接受,也有不少人打着意象油画旗号办画展、进行意象油画研讨等,也有人写“意象油画的文章”,并且很多人都开始画意象油画。估计时间上过得越久,关于“意象油画”的提出和探索价值在学术上也会越来越被重视。

中国文化报记者专访[2007年1月于北京]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陈思竹[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