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我对装饰绘画的思考

2020-07-03 14:10:39 马书林 

  各种艺术均以其独有的艺术语言而存在,现代装饰绘画有别于写实性绘画的“科学的再现”,在多元时空观念下,它以意象造型观念观照世界,以创造性的想象为其思维方法,以多种材料技术相吻合的表现手段来转达或披露心灵对世界的感应。

  写实性绘画,一般来说是以直观视觉来观察世界,较尊重客观世界的物质对象。认为“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追求美与真的统一,画面表现在二次元的空间内,并描绘三维空间的存在,这往往表现为理智的认识在起作用。

  装饰性绘画却大不相同。它是在二次元空间中或是在三次元空间中,回避对三维空间的表现,强调二维空间平面感,甚至表现四维(加入时间因素,不可见的)、五维(自由组合空间)。它与写实性绘画的相同点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也强调“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认识、伦理、娱乐、审美作用。但装饰性绘画里的“真”是内在的真实,而不是外在的酷似,是更加强调主观世界的心灵的形体和精神再造的第二自然。

ktKRdxzU4APD772YOKtVGvuKJAAbJJpvUni9BCBp.jpg

釉下彩挂盘陶艺

  装饰性绘画强调多元空间,视觉自由,这种自由含蓄而曲折地表达了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视觉形象挣脱外在的物象束缚,致使它更加耐人寻味,步入“度物象取其真”的境界。

  若是了解西方现代派绘画及理论,也许对现代装饰绘画的空间概念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派绘画早已打破了三维空间的造型观念。从现代绘画各派的理论中,不难看出他们的共同点,那就是彻底打破了印象派之前的艺术模式,摆脱了科学的焦点透视、解剖、比例和固定光源的束缚,彻底突破了西方古典艺术对物象表面的模拟状态。

  无论对现代派绘画肯定与否,在他们的作品中确实存在着很大成分的装饰性,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现代派绘画当然并非等同于装饰绘画,差别在于现代绘画本身并无功利价值,无使用价值,完全是精神价值的创造。而装饰绘画一般作为客体依附于主体而存在,实用价值自然寓在其中。但若是抛开功利与实用价值,从精神创造角度而论,二者之间却有着相通之处,那就是都回避对三维空间的客观世界的再现。他们艺术作品中的形象,赋予人以超常规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精神世界。

  描绘同一物象,写实性绘画只能处在一定的角度、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表现对象。可装饰性绘画就自由多了,它可以从多角度、不同的时间、多元化的空间来表现对象。比如有这样一个景色:远景为山,中景为水,近景为树。若是用写实性绘画方法来表现,只能是站在景物之前,利用近大远小视点消失原理来描绘。即使变,也只能是变换一下角度,更换一下时间,转换一种光线而已。可若是用装饰绘画的时空观来表现就不然了。只要根据这景色中提供的三种物质就可以任意去组合了。在描绘的过程中,可以把山放在中间,水围绕四周,树可长在山上或水中;可以用树去组织山的形象、水的形象;甚至可以在树上加上鱼的形象,水中加上鸟的形象,山、水、树之间的物体可以进行转换……看上去似乎不合情理,其实客观世界的本体也实实在在地寓于作品之中了。

  装饰绘画的空间自由性,是在描绘的过程中把透视规律加以逆用,做出不合理的空间效果。可以把不同角度所观察到的现象加以综合,把运动的空间、运动的感觉在一个体系中加以融合。天上的太阳、月亮可以描绘在大地上,地上的物质可以置于太空之中,甚至利用听觉、视觉、感觉等多元联动,创造新的视觉空间、新的形象,进入心理秩序的主观形态。假使表现春天的温暖令人心醉、夏天的酷热让人窒息、秋天的凉爽萧瑟袭人、冬天的寒冷使人发颤,仅仅采用具有象征意义的不同材质的四块不同形状的色块来表现也未尝不可。

  这种装饰绘画的表现方法,表面上似乎背离了人们的基本视觉概念,其实它只是远离了人们的视觉经验中的客观世界的外貌,而没有背离客观世界的内核。事实上人们对画的形象逼真的审美标准,早已被现代派的绘画观念所打破,而装饰绘画只是在延伸着这一多元时空理论而已。这种装饰绘画的思维方法,有益于装饰语言的随意性、自由性,它可以充分调动大脑中储存的一切信息来为艺术家所用。这种思维方法是进攻型的。艺术家使用的并非“常规武器”,而是一种“新型武器”,它促使艺术家思维自如,想入非非,不受直观视觉限制,所以它极具灵活性。

  装饰绘画之于写实性绘画,更加注重形式美感。强调人为序列的组合,这种理想美的追求更加重视点、线、面、色等相互间所构成的形式感觉。对线形、大小、方向、物肌色等复杂的视觉要素施以布置,破坏人的视觉平衡,调节人的视觉反应,刺激人的视觉思维,引发人的审美心理产生变化。

  强调点线面符号间的有机联系的视觉整体的统一,也是装饰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装饰语言中的点线面所构成的是意象符号,这种符号不同于地图上的某个点代表某城市,某条线代表某条铁路或街道,某块颜色代表陆地或山川海域等。装饰语言中的符号不注重每个点线面的独立意义,而注重以这些符号形式相互之间的统一所产生的艺术魅力,来表现冲动、静寂、沉重、轻快等各种情感性格。犹如乐曲中的音符一样,当它们独立存在时并无意义,它们的意义在于彼此的组合和有序的排列。那么在塑造各个具体形象的同时,自然也就要考虑这个形象在统一体中的相互反衬作用以及和其他形象的烘托关系。可感符号的共同意义是微妙难言的意会形象,因此给欣赏者留下了充分的再创造的境地。

  因为装饰画不强调表现客观世界的外貌,而是脱离眼前的知觉现象,经过无数次的感知、大量的观察和创造性的想象方法,把感知的直接生活或间接生活的丰富体验加以融化,使物化的体验成分发生电解式的分离变化,这与一般的绘画创作规律并不矛盾,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进入意象造型。在装饰绘画中无论是纯抽象的点线面的图案化构成,或是有一定具体形象的组合,都不是以再现式的想象,而是以创造性的想象作为基础。这种创造性的想象主动性很强,因而它在人们心理上所产生的攻击性也必然是很强的。

  另外装饰画的语言区域很宽广,既可以使用绘画语言方法,又可以发挥装饰图案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装饰画艺术家们的语言天地是广阔无垠的,这也是形成装饰绘画日益多样、特征鲜明的基础。

  另外,材料技术与设计的结合,由外而里地直接规定着装饰画对时空观念、意象造型、装饰规律的表达。装饰画不同于画布上的油画,也不同于宣纸上的国画。装饰画的材料选择很宽泛,材质极其丰富,各种不同材质的材料均可使用。如硬质材料中的马赛克、彩陶、彩瓷、玻璃镶嵌,软质材料中的各种纤维织物、木材,金属材料中的黑金属与有色金属等等,都可以作为传达视觉形象的工具,而也正是这众多材料在技术上限制着装饰语言的表达。装饰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对材料学、工程学的研究,几乎应该同时进行。因为只有熟悉自然材料的物理性格、化学性格、有机性格、无机性格,才能把握它们的视觉特性。对它们的熟悉程度之高低将决定作品的成败。若是对硅酸盐化学工业技术知识一无所知,陶瓷壁画制作从何谈起?若是对纤维织物的可塑性机能似懂非懂,壁挂创作又从何而论?若是对铜锌腐蚀工艺知识一知半解,敲铸壁饰也将是一句空话。装饰艺术家只有对这些材料的性能非常熟悉,才会充分发挥材料自身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的美的属性,才会使作品的成功成为可能;才会使物质材料在精神创造中实现巧夺天工之美,才会使艺术作品显现出永恒的魅力。

  丰富的材料,决定了装饰绘画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五花八门材料的“滥用”,是装饰绘画语言的又一特征。材料多样致使它很自然地成为在各种绘画表现上的明显优势,其他画种与其相比,只能望洋兴叹。

  对材料的性能、生命力与表现力的研究,对材料新领域的探索,已经是摆在装饰艺术家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以认真而严肃的科学态度来正视它、对待它。若想得到观众的尊重,艺术家只有首先尊重自己,尽快步入这块“天地”去开采、去挖掘、去研究、去探索。只有付出反复多次的努力,才能减少或消除材料选择上的偶然性,取得把握必然的快慰。在材料工程学这门学科上抱侥幸心理,寄望于上天偶然大发慈悲,这样得到的艺术作品也只能是“短命鬼”,必将给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留下千古之遗恨。

  当今时代要求现代装饰艺术家们,绝不仅仅是具有描绘或变形上的技巧。明日之装饰艺术家必将同时也是工程学家、材料学家、经济学家。现代装饰绘画艺术珍品的产生,取决于在新时空观念下的意象造型与材料技术经济的高度完美统一。

原载于《美苑》1987年第3期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陈思竹[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