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号·专栏】王种玉 王璜生:《父亲的速写本》(一)
2020-07-13 14:46:50 未知
近一年来整理编辑《父亲的速写本:百岁老人王兰若先生的艺术生活》,分为九个章节,并撰写了相关的文字。本来想赶在父亲仙逝五周年纪念日完成出版,以作为我们子女们的深情怀念!但由于疫情及其他原因,推迟了出版时间。在这特殊的日子,我们分十节推出《父亲的速写本》部分内容,以寄托我们的情思!
--王璜生
儿女们的话
王种玉 王璜生 王璜鑫
每每打开父亲的速写本,这一本本一摞摞速写本和写生稿,总会引发我们很多很多的怀想与记忆。这些速写本写生稿,几乎是从我们不懂事到懂事,到学习画画,到听讲家事往事,也到参加工作走进社会,它们总是如影随形,进入到我们的点点滴滴生活及工作,特别是融进了我们的情感、心灵、生命。
在我们有点懂事的记忆中,父亲身边或案上,总有两本硬卡板皮但有点残旧的速写本,一红一绿,上面画满了各式各样的“图画”,有鱼有虾有螃蟹,还有彩色的中山公园九曲桥、潮州韩江的涸溪塔,还有神态可爱生动的小鸟小鸡小鸭,好看极了,我们经常当“小人书”“图画本”来翻看欣赏,甚至,有时我们看得入神,还真想参与画上几笔。确实,在这两本速写本上,少不了我们在空白页上的“涂鸦”。这两本一红一绿的速写本上,还掺有母亲在父亲指导下学习画画的花卉写生,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写生稿是父亲被打成“右派”,被迫远离家里到粤北劳动改造,而身患肺结核重病的母亲,在承担着家庭艰难的重担和忍受着离别的痛苦孤独时,为了排遣压抑情绪,在这速写本上画下的公园里或案桌上所见的菊花水仙花等等,用这样的安静画面来寄托对远在他乡亲人的怀念。因此,这一红一绿的速写本,便成为了我们这个家庭情感、记忆、岁月、艺术等等的记录与连接点。
英德
早期写生
而远在粤北并背负“右派”及“改造”重压的父亲,用另一种特殊的方式记录下他的这段不寻常的生命经历。父亲在劳动之余,用矿区废旧的纸张,甚至是废弃的水泥包装袋,清洗干净,装订成册,画起速写,记录下他在这段艰难的矿区“改造”生活的所见所思。在父亲的这一时期的速写本里,除了画下周围矿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也包括礼堂大会、批判场面、各式各样人的生态等等外,还有大量的画面记录及描绘矿区劳动的场面,以及机械设备和工具等,他特别关注各种设备与工具的结构、功能、操作性能及方式,尤其重视设备工具的革新改造及效率变化,他同时用丰富的文字记下这样的种种信息。而更值得一说的是,速写本中还有不少抄录摘录的文字,这些文字最引人注目并多次出现的是关于“肺结核病”的治疗与预防,包括疾病原因、症状、药物、营养、土特药方、生活方式等等,这是对远在千里之外身患严重肺结核病的母亲,及这个家庭、子女的无时无刻挂念关怀之情,那种真挚与深情凝固在这些后来被海水浸泡了的速写画面上。其实,父亲这样的速写本,不仅仅只是“深入生活”的艺术素材,也不仅仅只是艺术的发现与表达、语言与技巧便能涵盖的,而最重要的是,它们是父亲生命、现实、命运、情感等等的集合记录,在这样的画面、图像、形象、线条笔触里,感受到的是他对待生命、社会、家庭、爱情、子女的一种刚毅积极的态度与真挚丰富的情感。
黄山
长江
宜昌三游洞
恒山
泰山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父亲头上的政治阴云拨开了,精神与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他也开始以艺术家的身份“壮游”祖国的大好河山,从东边的崂山、泰山,到黄山,峨眉山,又到西边的恒山;从长江溯流而上,畅游三峡巴蜀;而苏杭流连,上海故游,北京交流、西安访古,云南探幽,桂林泛舟,海南眺远等等,无不留下丰富的速写写生稿。在这一本本的速写本里,体现着父亲艺术的高度表现力与敏锐眼光,更看到一位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家,追赶被耽误了的时间的生命意志,看到了被压抑的20多年而重获新生的一种饱满飞扬的精神状态。
其实,父亲的速写相当多的部分是他在日常生活中随手而画的身边感兴趣,或有新的发现的东西。他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细心观察,敏感发现,并满有情趣的以速写写生的方式记录下他有所感的东西来。父亲非常热爱生活,日常经常亲自上市场买鱼肉瓜果蔬菜,并亲自下厨。家中买来螃蟹、龙虾等,他经常是画了再煮,煮熟了又再画。买了时令水果,他会抓紧写生,甚至切开时还画一画。在他的速写本中,看到最多也最生动的是他写生的龙虾、螃蟹、鱼,以及瓜果等的鲜活形象。这样的写生速写,从各种不同的透视角度,以变化有致的笔法、色彩,准确地再现了各种不同品种的鱼蟹丰富而复杂的结构、造型、形象。父亲绘画创作的题材几乎从来没有什么限制,只要他觉得有意思,闲花野草、飞禽鱼虾、瓜果蔬菜,目之所见,情有所感,便画上了,而且还画无不肖,造型生动、形象可人。
父亲98岁那年不慎跌倒之后,由于年事已高,外出活动比较少,户外写生也就少之又少。对于喜欢写生的父亲来说,即便是在家里,看见有什么可以入画的,都喜欢拿来写生。乡亲送来家乡刚刨出土的新鲜竹笋,他马上兴致勃勃,提笔便画,面对着带着泥香味的竹笋,水墨淋漓地画出了一幅鲜嫩的《家乡风味》;意犹未尽,又用线条画了一幅《出箨》,一干一湿尽显竹笋的鲜嫩和壮硕,也流露着他对家乡念想的情怀。各种应时出产的水果,如林檎、荔枝、杨梅、火龙果等,都可以入画,并变换着不同的笔墨手法来表现。对于一位百岁老人、百岁老艺术家来讲,这种对待生活的兴致,这种生命力勃勃的表现,使他一直到105岁离去之前的20来天,还在“写生”“写心”。
三饶
纵观父亲的速写本,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心”:对家庭与亲人的情感爱心,对生命及万物的关怀宽怀之心,对社会与生活的热切及责任之心。我们在他这些看似日常不经意随手而来的勾勾画画记记写写中,看到的是这样温和宽厚的“心”,很有温度,也充满律动,一种真切生命的自然流露。
凤凰山
二是“眼”:敏锐观察之眼,准确尖锐之眼,生动有趣之眼。父亲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外出游览写生,他都特别能够敏锐的发现可以入画的景色物象,并且总能抓住最关键的结构与细节,有一次他写生一只龙虾,画幅挂在画板上已经好几天了,问他这龙虾作品完成了吗?他说还没有,还差几根小须没画,并且清楚的说出龙虾总共有多少根小须,可见父亲平常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而父亲的观察往往会发现与揭示某种有趣甚至幽默的东西,他会从我们习以为常的物象中轻松勾勒出趣味盎然的图像画面来。
潮汕白云岩
三是“手”:勤奋之手,聪慧之手,富于功夫与表情之手。父亲的手头功夫非常强,他能够将物象的形体造型、质感量感、特点、透视及空间关系等,合理、准确地表达。尤其是在写生速写中,通过眼睛的敏锐观察,抓住特殊、关键之处,运用钢笔、铅笔、炭笔或毛笔,将物象生动、丰富、完整,也艺术地描塑出来。就如他在粤北时期的速写,对各种各样机械设备复杂结构、空间关系、材质特点、质感体量感等等的精彩绘写;也包括他对龙虾螃蟹等的写生,对其生理的特征及质感、造型、透视关系、鲜活性等,都把握的很好,传递出活泼生动的生活气息。父亲的“手”的能力功夫,当然很大成分得益于在上海学习期间得到的西画观察与表现方式的训练,其实,同时也与潮汕人心灵手巧,善于学习,精于思索,勤于动手等有关。“勤于动手”几乎是父亲一生的座右铭。
四是“气”与“神”。清代郑板桥有所谓“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的说法,其中,“胸中之竹”的所指,除了一般认为,胸中很有把握,“成竹在胸”外,更有意味的应该是,胸中有什么,笔下才有什么,而笔下的什么,其实是胸中的什么的映照。胸中有“气”有“神”有“爱”有“艺术”,笔下的一切便自然而然流露出来。在父亲的速写本里,无论是认真刻画,细致描绘的画面,还是寥寥几笔,高度概括的图像;无论是描绘大山大水,壮丽河岳,还是刻写花卉瓜果,飞禽游鱼;无论是在艰难困苦时的画作,还是在登临敞怀时的抒写,我们都深深体会到父亲胸中的“气”与“神”,那种气质与神情,那种平和、乐观、豁达、至情的人生态度与生命方式。
泰国
美国
父亲离开我们正五年了,每每翻读父亲的这些速写本写生稿,很多很多往事都浮现眼前与心头,也仿佛是在阅读着父亲人生中风雪雨晴的风景。通过这次较全面地整理、编辑父亲的写生稿速写本,我们对父亲的一生,对他的艺术及对待生命的态度有了更深入更真切的了解,以及更加充满了敬意和爱!
2020年5月
原文刊登于狮峰书院公众号
狮峰书院由王兰若先生与夫人黄文凤女士及其家属捐资兴建,座落于王兰若先生家乡揭阳炮台塘边四乡, 供乡人公众读书、习艺、学礼、文化交流之用。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