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青舍 x 设计之春 | 虚拟放映计划之 「意韵」春在

2020-07-19 19:20:49 未知

8djHjgvcbLXBRETyhFlbF60xxuFMlgH9Fi0pTnj9.png

先有设计师,还是先有设计品牌?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也是本次「青舍·虚拟放映计划」诞生的先决条件。


「品牌」往往是一种设计理念运行的最终结果,单纯解读其本身,很难找到它存在的决定性理由。


但通过对创始设计师成长轨迹的溯源,则可以让读者接近品牌的本质。把每个设计师的命运放在显微镜下,照亮更多位于暗处的抉择瞬间,这成为了我们所笃信的「求真」方式。


所以,我们才对「设计之春」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展的出现格外振奋。


在这座「设计密码库」里,首屈一指的设计师们通过对「原创」的共识聚集于此,这些人是一批不屑于走捷径的愚夫,以命运之火为理想而抱薪,在他们身上酝酿着无数种未来。


接下来的九日,青舍会带诸位浸入与「设计之春」同行的原创设计品牌及其创始人的历史中,以电影叙事去还原他们的抉择瞬间。跟着「镜头」,你就能把他们的一部分据为己有。




| 陈仁毅 |

CHUNZAI春在创办人兼创意总监

德古·春在系列项目合作设计师

兼艺术顾问


在穿越古今家具文化之旅的过程中,陈仁毅曾问自己:接触过这么多艺术的美好,之后呢?复兴中式设计,成就新时代生活美学和人文品味的冲动大概就是从那时萌生的。




青舍·虚拟放映计划

「意韵」春在,封存文化记忆




第 一 幕

弃「舞」从文的少年

···


芭蕾舞者的脚尖

常常只是轻轻划过

却在一颗颗装做不在意的心上

激起层层涟漪

学生时代

芭蕾舞几乎是陈仁毅的全部

但迫于生存压力

这颗艺术的种子最终还是未能绽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虽然台湾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对于陈仁毅这个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却并没有保持那么乐观的心态。


原本将顺理成章做一名聚光灯下芭蕾舞者的他,自从看到前辈们力不从心的窘况后,深植于内心的追梦情怀便开始有所动摇。谁也不想成为理想的逃兵,但如果亲眼看着自己那份异于常人的执着与努力,最终无疾而终,那真的是陈仁毅不想看到的现实。


舞蹈,终究吃的是青春饭,年轻时亦可寄情于此,但当年华逝去,又该如何自处?



陈仁毅



除了舞台这方小小天地,或许自己的艺术理想,还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实现。


大学期间,陈仁毅时常跟随舞团前往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在这一次次前往异国他乡的旅途中,他慢慢被西方的美术馆、博物馆所吸引,并且与不少艺术家、收藏家建立起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股力量指引着他走向一条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道路。就这样,站在人生分叉路口的陈仁毅,放弃了职业舞者的身份,投身于艺术收藏市场。





第 二 幕

沉浮的中国古典家具

···


陈仁毅见证了

中国家具收藏行业

从平静到活跃的过程

也目睹了中国文化

快速流失的遗憾




上世纪初期,一批西方学者们率先看到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巨大潜力,不少嗅觉灵敏的西方博物馆们开始锁定中国古典家具这个目标,并大肆从全国各地收购这些珍品。


在1990年到2005年,在这15年当中,中国古典家具收藏市场几乎处于鼎盛时期,其在拍卖市场繁荣的景象也曾令许多人迷失了方向。但这种繁荣并不代表文化的昌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古董家具们被当成「艺术商品」一拍再拍,最终距离中国国土越来越远,甚至散落在全球各地的博物馆与艺术馆中。


你以为这仅仅是许多件古家具的流失吗?不,跟着这些古董家具一起流失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历史和回忆,还有我们的魂。



春在大观系列(台北故宫Old is New 设计作品)



东方家居物件,漂洋过海去了西方,中式传统,也渐渐成了外国人所推崇的神秘文化。但反观我们自己,又留下了些什么呢?


身处于这股洪流之中的陈仁毅,便见证了伴随着古典家具收藏的所有辉煌、没落与遗憾。而一直专注于中国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的他,不仅仅只是熟悉、了解自己所经手过中国古典家具,更在传统家具的艺术价值与工艺技术领域中有所精研。


或许,从一开始,目睹了这一切他,就被时代赋予了不一样的使命与责任;或许,也就是从那时起,陈仁毅开始相信,中国人的文化,必须要靠中国人去救。


第 三 幕

失落的文化与收藏

···


多年与顶级古董藏品的亲密接触

并未让陈仁毅眼高于顶

他一直想通过自己方式去做一些

贴近于生活且关乎每个人的切实之事




1992年时,陈仁毅在台北创办了「春在」文化事业;3年后,又在广东建立「春在」工坊,开始做中式家具设计;而后的2004年,阵地再度转移至上海的「春在」,正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设计品牌,超过20年完整的产、创、销、研的经历也给了陈仁毅更多底气。


从芭蕾到收藏,再从收藏到家具产业,陈仁毅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发自内心的热枕,但这些努力的背后,不仅仅是因为他强烈的个人兴趣,更有一份沉重的责任感,落于他的肩头。


热爱古琴的他,曾经一手推动了中国四大名琴之一的「大圣遗音」拍卖,并刷新了当时中国古琴的世界拍卖纪录,名震整个收藏界,以至于在8年之后当这把古琴再次启动拍卖之时,它的价值早已又翻了数十倍。


陈仁毅还曾发起一个名为「遗音再现 抢救文化」的古琴项目,得到了众多知名作曲家的大力支持,成功地让更多人看到了古琴文化于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王世襄旧藏唐代 「大圣遗音」古琴



就以古琴来说,他认为古物焕发新生这等美妙之事,不应当只是收藏圈小范围内的「独乐乐」,而应该成为人人都有机会接触的「众乐乐」,所以他想让更多人有机会聆听到千年以前的盛唐琴音。


见过太多美好历史痕迹的陈仁毅,逐渐不再单纯满足于「博古通今」,他希望能从历史中窥见未来,寻找未来,并且在这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有所创新。


他觉得,身处于当代的我们,在追忆、转述和传承历史之外,也应该给后世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 四 幕

梦不再,春亦在

···


「春在」一直在摸索中前进

并适时调整着脚下的路径

陈仁毅自建工厂之梦折戟后

他开始尝试产销分离模式




「春在」和它一直在探索的当代中式家具设计,是陈仁毅找到的切点,一个能够从过去切入当下、从高处落回生活、从古典走向现代的生活美学事业。


但「春在」的成长却并非一帆风顺,陈仁毅曾经想过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工厂」,可惜这个想法在启动之初便夭折了。


以往与代工厂合作时,只需要把图纸丢给对方,再细心指导即可将设计变为实物。可谁知,原来自己去运作一个工厂是这么不容易。有了工厂之后,陈仁毅不但要费心设计,更得兼顾工厂里的所有大小事务,设备、生产、人工、管理,一笔笔要算的账,一件件要攻克的难题,统统马虎不得。


完全缺乏这方面经验的陈仁毅,实在难以面面俱到。



水磨大漆工艺



尝试了几年以后,他决定还是决定从生产制造中抽身而出,把重心放回到自己更擅长的事情上。


于是,陈仁毅从全国各地寻找最好的工厂进行合作,最终遇到了来自福建的家居品牌「德古」。


「德古」创始人陈国凡,一直精于研究传统家具的工艺、材质,这与陈仁毅对于中国古典家具的追求不谋而合,甚为合拍的两个品牌,就这样走到了一起,达成了长期而稳定的品牌合作。擅长制造的「德古」分工负责了产销业务,而陈仁毅则专心回归于「设计」,重新找到品牌的长处与定位后,「春在」终于慢慢步入正轨。


多年来不断穿梭于收藏、文化、艺术、设计这四个领域的陈仁毅,切身体会到过太多的痒与痛——在中国,懂设计的年轻人正在越来越多,但是深入研究过中国传统文化、还具备生活美学思维的老一辈人却日渐稀少。


还有多少人的内心埋藏着重塑当代文化价值的理想?陈仁毅和「春在」如果再不站出来,可能就没有人去做这件事情了。诞生于这种忧虑之下的春在,恰恰就是一剂止痒镇痛的对症良药——发扬中式美学,重建生活价值。




第 五 幕

恋旧之余,不忘求新

···


2016年,《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出版

陈仁毅以自己沉淀多年的宝贵经验

去探讨中国家居设计的过去与未来




《中国当代家具设计》这本由陈仁毅亲自撰写的书,以家具设计为载体,深度探讨了中国家居设计的过去与未来。


如果说进入收藏领域是陈仁毅以古人视角建立的文化事业,那么创立「春在」和出版《中国当代家具设计》这两件事,则是以他个人视角来传递传统文化的方式。


陈仁毅认为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文化内容的转换」,他能够深入浅出地将自己在收藏、文化等领域所积累到的丰富经验运用于「当代中式设计」的探索中,而这他所赋予「春在」最为独特的价值之一。


自从开始中式家具的研究与原创之后,陈仁毅发现年少时那段踮起脚尖跳芭蕾的经历,反而能赋予作品更多的想象力及空间感。



《中国当代家具设计》

陈仁毅 著



“建筑就像舞台,每一件家具都是一个自立而成的舞者,它们会在舞台上尽情绽放自己的魅力。”你看陈仁毅的家具作品时,不仅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还能看到一种专属于舞者的线条美感。


聊到收藏,陈仁毅一直钟情于600年前的明代家具,那时的家具在机能、结构、材料、风格、系统等方面已经足够完美,无愧被称之为经典。当然,如果要将明代家具直接照搬至今时今日,自然也会和我们生活方式、审美眼光产生不小的矛盾冲突。


因此,陈仁毅认为,传承并不意味着一昧守旧,创新也必不可缺。香道、书法等传统文化元素,都曾是他的研究课题——如何将其融合进家居设计之中,并创作出现代而不失传承的家具产品。


第 六 幕

虽有殇,却不怅惘

···


再过50年

当后人回望这个时代

我们又会给他们留下些什么?




文化断层在陈仁毅眼中,是一件恐怖至极的事情。


虽然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惊人,但在生活品味、文化教育方面还不足以与飞跃的经济相匹配,年轻人往往更容易接受西方的舶来文化,反而对东方传统文化兴趣乏乏。


但导致这一尴尬现状的原因是多元的,谁也不能完全推责给年轻人,整个大文化背景下的传承遗失和教育缺位都难辞其咎。而一心想要改变这个现状的陈仁毅,更寄希望于群体性的集中努力,而非哪类人群的身先士卒。



春在青藤系列「三足摺疊衣架 」



富达集团强森、BRICE MARDEN、福斯集团梅铎、CHRISTIAN LIAIGRE、隈研吾、JOHN PAWSON、DESIRE FEUERLE美术馆项目......


过去20多年间,陈仁毅一直努力推动当代中式家具设计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透过这些不同的合作,向外传达着当代中国人独特的的文化品位与生活态度。


在陈仁毅看来,台北故宫目前的文创产业就十分值得学习与推广,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结合的方式,是一股能成功走近年轻人,并对历史文化有所传承的新风尚。


而他自己,则想在未来把「春在」打造成一个融合了创意设计、生活阅读、艺术鉴赏、资本投资的复合型文化事业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为他所进行的事业带来更有深度,更为持久的发展。


对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陈仁毅还是十分乐观的。他相信,一个时代的美好一定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但一定是靠一个两个人去开始的,而等到有几百、几千人都再做同样的事情时,总有人会成功的。





春在大观系列「墩式茶几」


春在大观系列「屏风」


春在青藤系列「靠背椅」


春在大观系列「下卷式矮案」


春在咏竹系列「衣架」



春在咏竹系列「躺椅」


春在大观系列「提盘」


春在赞直系列「灯挂靠背椅」


春在赞直系列「圈式靠背椅」


柏林Feuerle Collection美术馆香室合作项目


德古当代中式家具设计美术馆


德古工坊










聊艺术品收藏、聊中国文化传承、聊中式家具于当下的重生,虽然与我们聊起这些来表面上云淡风轻,但作为当代中式家具原创设计最早的推手之一,其实陈仁毅心里的思虑却深如海。


这个来自台湾的男人,从芭蕾舞者,到闯入收藏领域,再到拥有自己的家具设计品牌,大半辈子都在与全球顶级古董艺术品以及美好的事物朝夕相处,自然练就了一副博古通今的好眼神儿,更奠定了他与「家具」之间避无可避的缘分。


与古典家具藏品的接触和研究,让他迷恋上了明清之际的中式家具,对其心驰神往;但那些被外国人视若瑰宝的中国文物,却曾在大陆地区一度无人问津,只能日渐流失海外,只有当自己被卖出高价才能重新「回家」。


陈仁毅眼中珍贵的文化载体,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毅然创立了中式家具品牌「春在」,而艺术品鉴赏专家身份所赋予他深刻的时间维度,反而让他能超脱具象的家具设计行业,站在历史长河里去审视我们当代人的得与失。


纵观中国当代主流设计师们,几乎都大抵有着相同的人生路径。留洋、创作、成名,并且就此一步步走向国际。身为旁观者的陈仁毅,一方面欣慰于此,但另一方面也难免忧心忡忡。


为何在这个大家都往外走、向前看的时代中,鲜有人往里走、回头看?为了使心愿通达,陈仁毅愈发想做出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去避免传统的失落与文化的断层,寻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世界。


因此,「春在」这个品牌也只是他「复兴计划」中的一环,他更认为自己多年来在行业内外所做的教育工作,和自己所撰写的《中国当代家具设计》书著,才更具价值。


如今,陈仁毅年过半百,与名利场也渐行渐远,他只想安静下来,不再去算计得失,纯粹地做一些实事。但慢下来的他,早已不复独木难支,为理想奋斗的岁月里,他也收获了一群彼此认可的同伴,会一齐协力完成他们那代人的宿命般的历史使命。


.END.



青舍 · 虚拟放映计划


专题策划 / 马达 任帅 曾森垚

本期采写 / 曾森垚 毋杨  主编 / 王哥

视觉总监 / 路老

(责任编辑:陈小利[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