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90后】吴伟林:探寻所有事物皮肤之下的“景观”
2020-08-05 09:07:13 王璐
【编者按】90后,自出生以来一直处于被标签的舆论风口。已经进入工作状态的“90后一代”青年艺术家正悄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新力量。为此,雅昌艺术网面向出生于1985年至1995年的艺术家,发起【艺术90后】系列,走近他(她)们的艺术世界。与前辈大不相同的时代背景成长起来的他们,正在发现、思考什么?正在尝试哪些艺术实践?如何打开自己的艺术市场,甚至创造自己的艺术影响力?
吴伟林
吴伟林的父母均是医生,于是他从小便对医学常识耳濡目染。而儿时在医院偶遇的某些场景,成为了吴伟林艺术创作的引线。
小城镇的医疗条件并不完善,有一次,儿时的吴伟林误入手术工作室,偶然看到了一场手术进行中的血腥场景。这对吴伟林的触动很大,也引起他对“人的身体里到底是什么”的好奇。
长大后,吴伟林进入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并于2016年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在不断寻找自我风格过程中,骨子里对医疗的关注,逐渐通过艺术表达了出来。
伤员 160×135cm 布丙烯综合材料 2016
吴伟林早期作品是将人体内部的脏器及骨骼,替换成了运转的机械体和电子产品。画面中“解剖人体”形态的人物或许来自儿时偶然误闯手术室的记忆,但更多是来自于他生活中的经历。如奶奶身体不好,每周需要靠血透、心脏起搏器来维系生命;还有处理骨折时用的钢钉.....
这些身体之外的“外来物”虽被肉体排斥,但却在支撑和替代身体受损器官的功能,两者相互依赖。在吴伟林的作品中,作为生命体的人与冰冷机械形成矛盾了“共生”关系。
《情人》 80X100CM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17
吴伟林在画面布局上很理性,主要通过线与平面分解、重组画面空间的方式,打破了被描绘物象原本的写实性概念,这些几何平面的衔接和重叠给画面带来了节奏与韵律。
《光明帝国NO.1》 120X100CM 布面丙烯 2016
与“解剖人体”同期进行的,还有城市景观题材作品。城市建筑被他用大小且不规则的平面构成。在硕士毕业设计时,吴伟林便呈现了是其建筑题材的“光明帝国”系列。
吴伟林对城市景观题材一直很感兴趣,起源于儿时首次去省会城市,看到的高楼大厦;又或者是来上海后感受到的现代都市发展。最终让他持续探索下去的原因是:“城市建筑的构成感有一定的几何感,与我的作品画面比较能契合。”
《自由落体》 165X130CM 布面丙烯喷漆 2019
2018年,吴伟林任职上海大学附中老师,让他有足够空间和时间继续创作。此后虽然人体、医学、工业、建筑等元素一直贯穿于他作品中,但可以发现,身份转换之后,吴伟林的作品发生了明显转变。
吴伟林首个展“奇观”海报
2020年8月,iSGO Gallery (上海)将带来吴伟林的首个展“奇观”,展现了其近4年来创作的,包括“人物解构”、“光明帝国”和“或然景观”3个系列作品。
“光明帝国”系列是肉眼所见且事实存在的城市景观,基于吴伟林的视觉机制运作产生的作品;而在新作“或然景观”系列中,吴伟林描绘的幻想景观城市,超越时间的维度,探索未来以及或然域中的一切可能性,画面中的具像符号抽象化,更强化了作品的绘画性和文学性。
吴伟林认为,任何事物任何空间都有被观看的可能,无论“观”的方式如何,终究离不开人和城市、社会的关系。
对话吴伟林
海员163×130cm 布面丙烯 2016
雅昌艺术网:最初探索确定个人风格时,为什么选择平面解构的表达?
吴伟林:为了让作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尝试了很多风格,直到硕士期间,才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几何学中,平面由线条的运动所构成,并能在框定的范围内勾画出一个独立的实体。我作品画面中,用线与平面将空间分解、重组,例如把一个物象拆解成不同的体块再组合,或用符号图形改变它常规的形态。
另外,平面解构绘画其实具有一定的表现性和现代感,也让我更能贴近当下生活、关注社会,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无题》 130X120CM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18
雅昌艺术网:您如何在作品中运用平面“几何美学”的?
吴伟林:几何有很大一部分是数理上的学术,我所用的几何更偏向视觉化。通过几何传递出视知觉,让观众看到不同的形状、外形的几何元素时,能够随着形状的变化有不一样的感觉。
比如三角形的视知觉给人的第一感受是尖锐,而圆形则是圆滑,所以每个形状带来的视知觉感受都不相同。
《或然景观NO.3》 165X130CM 布面丙烯 2018
《或然景观NO.5》 260X165CM 布面丙烯 2020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将人体、医学、工业、建筑这些元素,同时贯穿于您作品中?您作品似乎在2019年出现了明显转折,表达也更微妙了。
吴伟林:这些元素是分几个系列同步进行,虽说人的身体与建筑看起来是独立的,但我觉得可以都理解成一种“景观”。
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就像一层皮肤,建筑只是皮肤外的景观,反而我们身体里面也有这样一个景观。
我以前更多关注身边城市和生活中的日常所见,其实就是围绕这座城市。后来我开始想要尝试表达一些我们肉眼之外,带有幻想和猜想的景象,如可能存在的平行世界或未来的建筑景观。
雅昌艺术网:“人体解构”系列从2016年开始,有发生什么变化吗?
吴伟林:“人体解构”系列在早期创作的比较多,现在回看可能从具像符号,慢慢抽象化了,没有具体事物的轮廓,但可以大概猜到形态。我计划在这次“奇观”个展之后,再重新将“人体解构”系列延续下去。
《自由落体NO.2》 165X130CM 布面丙烯 2020
雅昌艺术网:抽象会不会弱化您的表达?
吴伟林:有可能,这本身是矛盾的。 从绘画性来说,太直接的表达也可能达不到想要的画面效果,需要强化它的绘画性和文学性。 但我现在可能觉得前者更重要,愿意牺牲后者,使画面看起来更放松。
而且我是希望自己能在一个风格里尝试突破,就像我早期的一些作品立体主义感比较强,到后期慢慢也尝试摆脱几何的平面解构方式,更注重绘画性的元素。当然,我也还在不断尝试其他方式。
《2020.02.20》33X26CM 纸本马克笔 2020
雅昌艺术网:疫情期间,您的创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吴伟林:我的工作室在学校,疫情期间管控不方便出门,所以基本上是在家里创作。我在书桌上创作了20余幅小尺幅的纸本马克笔作品,在这次展览中也会展出。
在这期间,其他的创作计划还是在进行,只是速度被拖慢了,将布面作品就转化成了纸本,比较方便创作。
《2020.02.15》 36X27CM 纸本马克笔 2020
《2020.07.20》36X28CM 纸本马克笔 2020
雅昌艺术网:您目前的创作计划是什么样的?
吴伟林:在这次个展之后,我想创作一批新的系列,在延续2016开始的人体系列基础上拓展新的形式。比如说人物,我原先选择的是真实肉体,最近受动漫和科幻电影影响,我比较关注机械人体,也许这可以作为我新系列的起点,应该比较有意思。同样也是人,但是和真实的人又不一样。
我希望作品能横向发展,将一个题材逐渐拓展开。虽然我想要挑战画各种各样不同的题材,但风格上会是一致的。
雅昌艺术网:好的,谢谢您的回答!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