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一幅画的诞生|原来北京画院有这样一个艺术家群体

2020-08-07 20:37:17 刘倩 

​文|刘倩

疫情之后看的第一场展览,主题叫作“一幅画的诞生”。一个简单而直接的展览题目,却莫名捕捉到了很多人当下的心境。

mH6b5BYtteYjm9536XGiQCSEYwZanuUQwCHMM4QA.jpg

“一幅画的诞生”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北京画院

因为在疫情到来之前,我们都被繁忙的艺术行业裹挟着、推着往前走,我们总是在不同的展览和会议上相遇和寒暄,我们也总爱用几分钟逛完一场展览,很少能在一幅作品面前多停留几秒钟。

2020年的艺术界,没有了繁忙的展览、开幕,我们也很少见面,我们有了距离,每个人都安静下来,开始独自回看和思考。回看那些被忙碌忽略掉的细节和故事,思考我们手里的工作应有使命和价值。

之于艺术而言,虽然我们只有在线上观看作品的机会,但是我们还是开始关注作品本身,开始认真阅读艺术,我们重新感受到每一幅好的作品都不是凭空而来,每一件优秀的艺术品都承载着艺术家多年的艺术积累和审美。

“一幅画的诞生”,正契合了人们这种心境的变化。

2JlExX9oHLFOUP28FlETdMSEdmNIew1Ln2BL4ijC.jpg

HMlIKjr6c5bq1amggm0o5hNVsNrS7i4rDYAD6R5W.jpg

“一幅画的诞生”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北京画院

作为2020年北京画院第一场新展,“一幅画的诞生”汇集了31位在职画家的100余件艺术创作,涵盖了不同媒介和艺术形式,他们没有共同的创作主题,而是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关注艺术创作本身,每一幅作品代表了一个鲜活的艺术个体,构建了一个和而不同的艺术群体。

展览策划的用心之处,在于其围绕“一幅画是如何诞生的?”,真正讲述了30多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以一件(组)作品为主体,详细梳理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写生速写、画稿草图、工作场景等。让观众得以理解,一种艺术面貌如何得以出现并形成体系?艺术家每日伏案创作实践在探求什么问题?

自2018年以来,雅昌艺术网有幸参与了北京画院“技与道”专题纪录片项目的制作。两年多来,数十位艺术家的采访拍摄,了解他们的艺术经历、创作态度、审美追求和生活状态,让我们开始认识这个群体。点击查看【技与道】专题

技与道拍摄之初,艺术家们带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一位画家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性格截然不同,成长之路不尽相同,他们的艺术风格千差万别,甚至很难想象他们是来自一个画院的艺术家。

bvA9jY7JPpBQFhUDcWr4P7FDUEkZFceQAfLzgdf3.jpg

HpZDl3F0d5L7Fvd986AUI0na2pgH1bMCLSBCZe88.jpg

1Xcgz058TdXavhYmM1JAKFRupG07AGRFQG9nJenM.jpg

就如有的艺术家从深入传统艺术开始,探索古意花鸟、山水,有的艺术家则喜欢写生大山大水,以油画描绘苍茫大地,有的艺术家则打破艺术的边界,以艺术介入社会。他们中,有人喜欢繁华的世界,和年轻人为伍;有人侃侃而谈,聊艺术聊理想;有人则不善表达,愿意独处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有人喜欢行走在世界各地,甚至是探索热带雨林;有人则善于回到乡村,以艺术介入社会;有人穿梭于北方的黄土高原和苍茫大地,有人则更钟情于江南的青翠袅绕;有人喜欢中国戏曲,也有人喜欢西方的交响乐……一直以来,很难想象这样的一群艺术家聚在一起外出写生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越来越感受到,原来北京画院不仅仅只有齐白石和20世纪的美术大家们,还有当代领域的一支很强的艺术实践创作队伍,多年来画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所聚集而来的一群艺术家队伍,所以他们很不一样。

当然,对这个艺术群体的理解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逐渐理解,他们很不同,却也很相似,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纯粹的艺术态度,他们关注艺术本体,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自由的追逐他们认为的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并努力去实现。

或许,这就是和而不同吧。

xeDkigYXvxxsQUfQjzde04xY8aTfcH2NbRi8c8N4.jpg

eYk2Hyj0riV0cBlNVe7Q2K6f2v9tS1lv1DqzfdHT.jpg

“一幅画的诞生”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北京画院

在拍摄技与道的过程中,我们也听很多老艺术家讲述了很多北京画院的故事,他们所经历的,正是这座画院自1957年建立至今的故事。

最近刚刚故去的田镛先生,回忆他进入北京画院学习第一天的场景:

“那是个阴天,雪后,薄云。当时的北京画院还在雨儿胡同,年轻的几个同学穿进胡同,走到画院门口,望进去,院子是比较符合规格的四合院,厚厚的雪,用扫帚在中间左右扫开一条小道,从院儿门口通到房门口。沿着白雪扫开的小道,走到房子前推开门,‘吱扭’一声门开了,这是齐白石先生生前的画室,屋子里很昏暗,很大落地窗帘拉着,哗的把窗帘打开,整个屋子里的摆设呈现在眼前,屋子很乱,很大的画案,东西还摆在上面,立柜在中间,柜门是大玻璃格子,他的三百石印就在大柜子里,就像是齐白石先生临走的时候的样子,好像他还会回来似的。”

已经87岁依然精神矍铄的艺术家王庆昇先生,跟随于非闇、王雪涛从传统而来,画的是最为严谨的工笔花鸟画,从勾线到填色,就连调色都是从天然材料开始自己配,就如他画中的黄色叫作“藤黄”,原料来自一味有微毒的中药,拿毛笔沾水,在一块用了几十年的天然黄色固体原料中扫几笔,固体表层融化出一层黄色粉末,老先生将融化的粉末刷到颜料盘里调色,固体原料晾干,下次再用,他边调色边感慨:“这才是真正漂亮的藤黄色。”

这样充满回忆的故事还有很多,几年来,我们不仅看到活跃在当下的艺术家群体,也感受到了北京画院的几代艺术家正印证了中国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又走进当代的路径。从首任名誉院长齐白石到叶恭绰、于非闇、陈半丁、王雪涛等从传统而来的20世纪美术大家们,再到李可染、周思聪等改革中国画的一代,再到走入当下的李小可、王明明、石齐、袁武、王怀庆、汪建伟等艺术家,直到当前活跃的更年轻一辈。

带着这种理解,再走进北京画院美术馆,看“一幅画的诞生”,观看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和他们的艺术观,他们每一位都是中国艺术发展的缩影,也是一个个自成体系的艺术家个体。

(本文为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2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2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