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外之境——任惠中工作室画家山西右卫写生创作采风
2020-08-07 16:25:00 未知
象外之境一一任惠中工作室画家于2020年8月2日至22日在山西右卫艺术粮仓进行为期20天写生创作,并举办展览,右卫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丘陵地带,地广人稀,民風淳厚,人物形象独特而富有诗意。
象外之境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属形而上者,意随神往,境由心造,即超乎象外。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是最早对意境内涵进行深刻思考的。这也是对任惠中先生中国人物画最贴切的阐释。笔精墨妙,出神入化,象外之境是中国传统哲学情思、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升华。象外之境也是“道”的体现,任惠中先生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形象的参照,将笔墨妙用,与情境交融,使人物形象在线条与浓、淡、干、湿,枯中在情绪与情境中交融。以多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意境中的“象外之境”,形神兼备,像外之象的艺术生命升华。更重要的是游任于手中之笔墨,沉思于心中之意境,驰骋于胸中之象外。借助笔墨来实现作品的主观意向,通过形象的参悟,艺术化的塑造来平衡“情”与“景”之间的和谐,体现他的主观感情。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所提出的“境由心造”之说,正是通过艺术主体形象来表达的这种审美情感特征。“意境”是通过对自然的审美观所体现出来的,在现实的作品中就是通过现实形象的绘画形式语言和对人物特征的塑造来表现和彰显主体艺术情感的。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真正的智者,能从一滴水中发现整个太阳的光明,能从一粒沙中看见时代的变迁,能从一朵花中嗅出春天的芬芳。以有限观无限,以心为眼,从点滴中发现生活的智慧,感受生命的美丽。
右卫镇位于山西省右玉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北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接壤,曾是朔平府治所在地和右玉县人民政府驻地,现为右玉县四大建制镇之一,是山西省的北大门。
右卫城下还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胡服骑射”的倡导人赵武灵王所置的善无县,是秦汉时善无县城所在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开始,统治者历时17年,在善无县故址上又筑了一座城,万历三年砖包。卫是明时一种军事编制。到清雍正三年(1725年),1972年改为右卫县,1984年由公社改为镇,2000年,城关镇改名为右卫镇。右卫置朔平府时,作为一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一派繁荣。城内建有将军府、都统府等衙署256所。明清两代建造的社稷坛、先农坛类及各种官观寺庙50多座,有明伦堂、玉林书院等太小儒学学堂。还有府库、县库、恤政、接税厅等几十处。四大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大商号50多家。右卫更以其重要的军事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任惠中先生“右卫”写生作品
千年古镇一一杀虎口
杀虎口是万里长城的一处重要关隘,古称参合口,明称杀胡口,清称杀虎口,俗称“西口”。
掀开尘封的历史,秦征猃狁,汉伐匈奴,唐战实厥,宋驱契丹,明御元蒙,清平西乱,两千年来战火绵延不断,铁骑弯弓,英雄冲冠,一幕幕战争的活剧,在这里演绎的淋漓尽致。
“国家之储”北边为重,杀虎口是历史上重要的税卡,作为中原与北地通商的必经之路,山西商人,艰辛的脚步,启行北问,伴着茶马粮盐的车辙,辗出了生路和边镇的繁荣,也催生了“西口文化”。
(责任编辑:张媛[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