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海外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大都会如何用30年集齐中国稀世珍宝?

2020-08-09 16:51:24 李家丽 

【编者按】全球化视野之下的今天,我们关注中国艺术,海外博物馆成为不可被忽略的重中之重。诸多海外博物馆大规模、系统化地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艺术品,也成为中国艺术在世界亮相的重要途径。近期,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推出【海外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系列,试图观察在东西历史文化具有巨大差异的背景下,海外博物馆如何理解中国艺术?各大博物馆在研究与展示中国艺术时的侧重与角度有何不同?他们的研究又为中国艺术注入怎样的活力?

该系列的第二篇,我们推出的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deIFpVfVOpWIk85ccduGyVliPrrH5JUiYqiry8zu.jpeg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建馆150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已成为人们,尤其是西方观众了解中国艺术,乃至亚洲艺术的要塞。这里是全球中国艺术最重要的典藏地之一,藏有赫赫有名的中国古画,董源(传)的《溪岸图》、李唐的《晋文公复国图》、韩干的《照夜白》......仿佛信手拈得一幅,都是足以影响中国绘画进程的顶级佳作。这里有最为多样的中国艺术展厅,1997年开放的“中国工艺美术展厅”被称为“博物馆亚洲艺术部王冠上的明珠”,“中国瓷器馆”、“狄龙中国书画厅”等等,在远洋之外,构建出一个微型(较中国而言)却举足轻重的中国艺术乐园。

kUsw6wQEPDe6vYrrcSAfqOO7nnPFeQipFeeC1obH.jpg

1907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东亚瓷器陈列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从仅有两个亚洲艺术展览到跻身世界上最全面展示亚洲艺术的博物馆行列,大都会走过了数十年。

在这数十年中,不可绕过的灵魂人物便是方闻——一位1930年出生于上海的华人学者。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方闻,便没有今日的大都会中国展馆。

方闻:解锁中国艺术收藏 吸纳专业从业人员

3WrOPWIMGRBNa7hB5SUyR86gBRmpbMFUazrNUIFi.jpg

方闻

方闻对大都会中国艺术收藏最大的贡献在于,构建了馆内的中国艺术收藏体系。

1971-2000年间,方闻出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特别顾问及亚洲部主任。他既有中国文化背景,又接受了西方哲学美术的教育,再加上他坚毅、耐心、乐观,兼具理想主义和坚韧的务实精神,让大都会的中国艺术收藏逐渐丰富、立体。

1973年,他从王季迁手中争取到25件宋元古画,包括《夏山图》和《晋文公复国图》等稀世珍品。此后数十年,在方闻和与董事会主席道格拉斯·狄龙的支持下,大都会又陆续从翁万戈、约翰·艾略特、让-皮埃尔·杜博斯等家族收藏中购得中国绘画精品;20世纪50年代,西方最重要的中国书画私人收藏家顾洛阜,在80年代向大都会捐赠了一批珍品;此后,大都会的中国书画收藏,又陆续增添了安思远收藏的19、20世纪中国绘画,以及唐骝千等家族珍藏(《溪岸图》即为此时购得)。

rPWiClmDvaB1K30IuEhDzEP86hhGVcnxg2wRMCzV.jpeg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董事会主席道格拉斯·狄龙(左)与方闻(右)合影

方闻是睿智的,他以敏锐的眼力,为馆内招纳了大量专业性人才,有的默默无闻,而有的在任职大都会前,已在中国艺术研究方面拥有一定声望。2000年,在方闻担任了近三十年部门主任即将退休之际,大都会亚洲艺术部已拥有13位研究人员,其它行政管理、藏品保护和管理人员共15人。而在这之前,大都会亚洲艺术研究队伍,基本为零。

FXSSQpMuRg9XWhxC7v4l65ImhSuleiwv4fpcXc2b.jpg

1971年,方闻打算聘任何慕文为远东艺术部(该部门在1986年更名为亚洲艺术部)第一名全职工作人员。图为何慕文。

永久性收藏体系的扩充,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不仅使大都会开放了更多中国艺术的常设展厅,也让其亚洲艺术的学术研究逐渐走向纵深。从1971年到2000年,除了常规的中国、日本、印度绘画、织物、印刷品和工艺美术的轮展外,亚洲艺术部还组织或承接了41个特展,出版了相关图录(其中28本由大都会博物馆出版,21本由大都会研究人员撰写)同时,博物馆还出版了13本关于亚洲艺术的著作,组织了6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其中5次均出版了专题论文,并编印了13期介绍各领域藏品的博物馆《公告》。

QkJmaxq1Nn07QfqV5k1UDv3hujxyH7lLdZFqEtgo.jpg

方闻将中国苏式园林“搬”到大都会,是为“明轩”。

构建收藏、组织展览、编辑出版……方闻在推广中国艺术方面的建树远不止此。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国艺术,使观众切身感受中国文化,方闻甚至把中国苏式园林“搬”到了大都会。20世纪九十年代,大都会扩建“狄龙展厅(用以展示中国艺术收藏)后,环绕阿斯特庭院扩建了一系列毗邻的展厅,这些展厅的布局和建造细节与传统中国建筑协调一致,从而使大都会博物馆成为中国以外展现中国一千年书画艺术的最大展览空间

大都会里的中国艺术:以展览与图录为例

方闻及其团队为大都会带来了全面、珍贵的中国艺术收藏体系。那么,大都会又是如何向西方观众推广中国艺术的呢?接下来,我们以展览和图录为论述材料,一窥大都会中国艺术展陈与研究特点。

聚面为点 深入浅出

在中国艺术展览中,大都会并不试图向西方观众灌输那隐藏在中国艺术背后的深奥哲学理念,而是另辟蹊径,在中西方艺术的交汇点上,巧妙地选择易于理解的元素作为策展点。且在策展语言上十分朴素,即便是毫无中国艺术基础的观众,也能毫不费力地理解展览理念,并对其有所体悟。

5gvM6GGfWVw2OwV9wiGmVKlZCssu3l8CI5jrFjtX.jpg

“笔墨精微:中国书画名品展”海报

Lf8L1m2EsobLPYcP4nWNzTlizYMYJxYZMuZCo68C.jpg

“笔墨精微:中国书画名品展”展出作品

这在大都会最新的中国艺术展览“笔墨精微:中国书画名品展”中体现最为明显。作为承载中国哲学最为精妙的艺术门类,中国书画有太多玄妙义理可以发挥,也可借此彰显馆内对中国艺术的研究深度。事实上,大都会并非没有这样的实力(这从其出版的学术专著便可看出),但它却选择以“近距离观察”这一中西方艺术在临摹、创作时都采用的观看方式,让西方观众走近中国书画,博物馆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隐退,而把观看、体察的权力交给了观众

qWEiIaBjCU5ewhuPQiCCCeiYMrg089DNFHBaAZYV.jpg

“中国艺术与神明”展品

青铜鎏金毗卢遮那佛像,唐代

QLzt4Xmdl8N1n6PZ59fFgndABcwbkrutNLYx1wpo.jpg

bOjO4Pb17p49D4BMgnb4Ev2fuksLh5zf6HAhE7lM.jpg

“中国丝绸和漆器上的动物形象”展品

可以说,聚面为点,深入浅出,是大都会在策划中国艺术展览时的特点。其在“中国艺术中的人物形象”(2018年 -2021年)中,选择“人物”这一东西方艺术均有的创作元素,探索了中国传统艺术对“人物”的描摹与表达;在“中国艺术与神明”(2019年-2020年)中,以“神明”为策展点,从多个角度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对神明的描绘;“中国丝绸和漆器上的动物形象”(2017年-2018年)中以“动物”为策展点等等。而在“溪山无尽:中国风景画展”(2017年-2019年)中,大都会直接以“风景画”这一西方绘画门类名称,向西方观众展示“中国君子为何爱山水”的命题。

jPbTE4jMXQtYOYyj2uCcrsXWvt4DYdEaNBHg5o2J.jpg

“溪山无尽:中国风景画展”展品

《江国垂纶图卷》,王原祁,1709年,水墨画

6HLVZdZxDUnq4Czhi30qDfyQkEdwKTkDQ30Tt08o.jpg

“鼠年主题馆藏展”展品

十二生肖陶俑,8世纪,唐代

此外,大都会还十分重视中国的生肖文化。在春节前后举办生肖文物主题展,已成为大都会的传统。如其正在举办的“鼠年主题馆藏展”;2019年春节举办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猪年主题藏品展”与2018年春节举办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狗年主题藏品展”等。

分层推介 专业与普及并重

在策划中国艺术展览时,大都会深入浅出,力图以简单直白的策展语言,使西方观众走近中国艺术。但在组织中国艺术学术研讨时,大都会又十分具有学术深度。甚至可以说,这种分层推介(目标受众为普通观众时注重可读性;受众为专业人士时则注重学术性)的传播方式是大都会推广中国艺术时的策略。

aMWXtKkLr1bi9zh9wpl4KGEvmwitQhOmAM0eyHTP.png

Wsn30xbWBbHtNqyMXWxSgDhpOQ8jJFCIno01vlRY.jpg

《夏山图:永恒的山水》封面及内页 方闻著

在大都会的中国艺术研究史上,几次古画真伪争论都曾引起轰动。《夏山图》在大都会展出后,一度被有些学者判为伪作,而方闻在其撰写的《夏山图:永恒的山水》中,通过将此卷风格与一系列已断代的绘画共同对比,认为《夏山图》是宋代燕文贵后辈画家(很可能是其学生屈鼎)的作品。

to4ffPHcu3THtY2rFg6AUHJ2LhlTpHfKyAhTD3sn.jpg

(五代)董源(传)《溪岸图轴》 220.3 × 109.2 cm

as2vOWFK8EjOX45kLxiR8qQP0y8B19uNNZ17Dnvf.jpg

Ve72yIzo7mEAyWf2BNnkUWgT9BNIumiBWFCyGOge.jpg

《溪岸图轴》 局部

而《溪岸图》在1999年9月第一次亮相“溪岸漫步:王季迁家藏中国绘画展”时,同样引来热议。方闻与后任亚洲部主任的何慕文都认为此画应为董源所作,但高居翰与古原宏伸等教授则认为这是张大千的伪作。为了对《溪岸图》有更充分的探讨,1999年,方闻特别在大都会召开了一次关于“中国画的真伪问题”的学术研讨会,邀请众多知名艺术史学者参与,公开探讨此作的断代问题。

CbTT6AZ0nHsNyuhWB3lLLirJAv4FjHQTYtjyOzT7.png

QJTQr5IkO6lIfIF61AAJwk2TvNOIfxYRsurzqRSi.jpg

《桃花源:中国绘画中的园林花卉》封面及目录页 班宗华著

围绕展览召开研讨会,发表学术著作,是大都会中国艺术学术研究的特点。1983年,班宗华出版了展览同名专著《桃花源:中国绘画中的园林花卉》,全书共十三个章节,探讨了“南宋绘画中的园林”“宋徽宗与宋代花鸟画”“钱选与失园”“恽寿平与中国绘画中的花”等。1985年,藏家顾洛阜将其珍藏的大部分宋元书画捐赠给大都会后,方闻邀请众多国际知名学者在大都会举办了一场为期三天的“诗书画三绝”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论文集《文字与图像:中国诗书画》最终在1991年出版。

tyNzSFEZBsC55OzEzp65j6lI72qMj4MYUC4Y8Grn.jpg

0w9HcNrPHNpeyp4mlp16bwQmD9YUinJO8Qs9PadI.jpg

《超越再现》封面及目录页 方闻著

除此之外,出版学术专著,也是大都会中国艺术研究的常规操作。以大都会馆藏为主,方闻先后撰写出版了几部中国艺术史专著,讲述中国书法与绘画复杂的演进历史和密切关联。《超越再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研究中国书画的断代史之作。全书从唐代到元末跨度七百年时间,涉及了书法、人物画、山水画、院体画、文人画、佛道宗教画等中国古代主流艺术的众多领域,尤其宋代书画是重点。

后记:现在看来,20世纪70到90年代的大都会,的确是美国范围内中国艺术研究的高光时刻,也是中国艺术迈向西方的重要一步。一个海外的博物馆,每每举办中国艺术展览、研讨会都能引起学界乃至全世界的轰动和大讨论,其中离不开各大藏家的慷慨捐赠,更离不开方闻、何慕文等一代学者付出的心血。

注:部分文字参考自《方闻:从“远东部”到“亚洲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亚洲艺术收藏》,何慕文著;《必读!海外中国艺术研究经典,二十部“超级大展图录”一键打包》,展玩团队著。雅昌专稿,非经授权,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李家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6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6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