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群展《微风与人造之物》在鸿坤美术馆揭幕 探究自然与人造之物的关联

2020-09-19 18:14:57 未知

2020年9月19日,由李贝壳策划的群展《微风与人造之物》在鸿坤美术馆揭幕,呈现了自然与“人造之物”的互联。

AZoaBCI0S6hwzGqlYtzr4jm90bIZf0ulgKhEnILw.jpg

此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与设计师通过材料研究项目、互动装置、机械绘画、影像与VR体验等媒介对自然之物与人造之物的关联展开讨论。

BSPtoN8H7jZ31wIRbsHK61xPKPLHwklr40xUYg8A.png

张颖,心轮,2019

展览从张颖的作品开始,将人的心跳律动物化成微风,打开了人与自然的连接。

心轮是有一个由66秒转数的风扇构成,巨大透明的风扇以比秒针还慢一点的速度转着。这个数字来源于一次对心跳的记录,躺着的时候心率会变慢,但突然想到某件事,心跳悸动了一下,这个记录的就是一个平缓安静的状态里,一个细微的刺激这样一个非常具体的状态。扇叶的蓝绿色的渐变。蓝绿色是色环里最暧昧不清的颜色。

8MlBpTWAamrSghulFZN77SZaUpI72iUsgQDMJimk.png

wJ0FHA8mwcZ5L5SjZffkc7PMQx0SbGOcqGYvPKy4.png

展览现场

王文婷、刘符洁、魏勤文通过不同材料组合实验在空间中探索材料研究的可能性。

郭城、张画的作品侧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以及人机互动的探索,通过对植被与风的研究在自然与人造物之间寻找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69ZwqtekO9Xy2KG9MR7yumfBTp3WkgOLzOPUkaQw.png

展览现场

陈娱&谢雨帆的作品根植于科幻小说《九城万未》通过3D打印技术,再现了小说中描绘的属于未来城市的超级形态。

王涛与我们1人类23火星4策展团队分别利用VR与游戏体验思考了虚拟空间中蕴含的可持续性以及远未来星际殖民的可能性。

lMxWoX8jbfzmr3U6WbC88GaWPZcFJTtADIbqAGE1.png

9dHueAGrqF5GyvYPpaqkUukZAccaEb6wSH9ScsIU.png

展览现场

在策展人李贝壳看来,除了在有形的物质空间中进行探索,很多艺术家、设计师已经将实验从“碳基空间”延伸到了“硅基空间”。从而打破了原有的时间与空间的边界、拓展了资源的物理限制,在非物质的虚拟空间中延伸了“可持续性”的多重可能。

IAKgyUSoaeiX63qla0i9ztmD7iJlHkVGFoECws8j.png

“微风不仅能改变云的走向、塑造地形、地貌,还能吹动风帆产生无尽的能量。在人与风的互动中微风既是浪漫的想象也是动力的来源。从蒸汽机到风能与电能的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自然之物”融入到了人的生活之中。而作为“人造之物”的生产材料随着生产能源的改变也经历了从不可再生、不可持续到可循环再生、自我生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从对立开发到可持续的有机互联。”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0日。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张天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