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利拍卖2020秋拍】受天臻百禄 瑞果寓三多
2020-11-19 09:36:44 未知
本次秋拍“挹古芳”宫廷艺术专场量少质精,拍品组织上紧跟市场热点,尤其着力于明清官窑瓷器,精心拣选两朝佳器近三十件,其中扛鼎之作当为两件顶级雍乾御瓷,寓意吉祥,品质精绝,极为珍罕难得。
我国是鹿类动物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其文化意象极其丰富。鹿谐音“禄”,百 鹿即“百禄”,取高官厚禄意。鹿也是人们借以企盼长寿的仙禽。传说鹿是寿星的坐骑,也是唯一能觅得“永生”灵芝的动物。自古亦有“千年为苍鹿,又五百年为白鹿,又五百年化为玄鹿”之说。乾隆皇帝自幼受汉文化熏陶,深谙鹿所蕴含的祝寿之意。在为母亲崇庆皇太后祝寿时,乾隆曾亲自执笔绘几只鹿在林间嬉闹,取名《多禄图》,并书题曰,“于避暑山庄见呦鹿卓立而戏,辄写其畅适之意。且鹿为不老之寿,装以成轴,敬献慈宁,用介眉寿也。”一代君王亲笔绘就,呈进母后祝寿,见知鹿在帝王心中的至高地位。 乾隆绘 《多禄图》 故宫博物院藏 清朝以骑射开国,武夺天下。自康熙时,清廷常在北京以北四百余公里的皇家猎场木兰围场中,举办大规模围猎活动,名为“木兰秋狝”。“木兰”是满语,意 “哨鹿”,是围猎之法。定期进行哨鹿活动,是对八旗兵丁的锤炼,也是对游牧 传统的承续,对民族根基的回溯,具有极高的象征意味。乾隆皇帝更是极力提倡“国语骑射”、尊崇祖制、敬天法祖,对武备建设极为重视,《清实录》多次记载其 勉励王公贵族、八旗子弟操练骑射,不可怠误。乾隆一朝自乾隆六年恢复木兰围猎,共举行秋狝大典三十九次,足见乾隆对此之重视。作为见证,郎世宁等宫廷画师常被命记录皇族 狩猎情景及围场山林之美。郎世宁曾绘数幅狩猎图,如《弘历击鹿图》、《哨鹿图》、《乾隆皇帝射猎图》等。此外,皇帝还命人把狩猎的战利品鹿角制成鹿角椅。凡此种种,是传承,亦是个人与国威之荣耀。 郎世宁绘《哨鹿图》 故宫博物院藏 清中期 鹿角椅 故宫博物院藏 细观此拍品所绘,宽阔的水面占据画幅中央,区分出前景、远景,两岸纹样按照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而为;鹿毛的质感通过色彩笔触的交错得以精细地表现,百态悉备,颇具西方细腻写实的绘画风格,而画面中的山石苍松则仍遵循传统中国山水画之笔意,山石皴擦以彰其层次结理。并且值得格外注意的是,其彩料品质上乘,颇有质感,当为典型的洋彩。 洋彩是十八世纪清宫与西洋文化交流互动而产生的艺术珍品,它是雍乾时期清宫对运用西洋绘画技法描绘的彩瓷的正式 名称,乾隆朝《活计档》、《陈设档》多作 “磁胎洋彩”,原配木匣上也皆刻上“洋彩”品名。洋彩瓷器的成熟与流行,使 得西洋技法与西洋题材在清宫瓷器上得到完美结合,品格不凡,铸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洋溢西洋气息的绮丽篇章,其创立 者正是此时的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关于洋彩百鹿尊的烧造,清宫档案中亦有明确记录,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载,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姆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洋彩百禄双耳尊一件(去耳)”,并传旨命唐英“将洋彩百禄双耳尊一件……照样烧造,不要耳子”。今藏于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一例,为已知出版中仅见的无耳百禄尊,当为乾隆三年下旨后所烧。 《清宫瓷器档案全集》 卷一319 清乾隆 洋彩百鹿尊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唐英《陶冶图册》第十七编「圆琢洋採」 本品与馆藏及市场中流通较多的的粉彩百鹿尊有所不同,存世量更为稀少。常见品种满绘众多比例大小相若的小鹿于山间嬉戏的场景,以寓百鹿之意,布局丰满紧凑,而本品则一改常见布局,尊一面绘参天古木作为画面主体,近景三五小鹿游走于山石之间,远处绘比例小巧的小鹿觅食于河流之边,构思巧妙,将视觉中近大远小的自然现象灵活地运用在本品上。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一书中提及“绘百蝠者殊嫌呆滞,百子较胜,而新制亦最多。故百廘不如十廘也。是等彩绘皆有康乾精制。”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纹样亦或绘工,构图舒朗的大鹿纹饰更胜一筹。 清乾隆 粉彩鹿纹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乾隆 粉彩百鹿双耳尊 鸿禧美术馆旧藏 清乾隆 磁胎洋彩蓝耳百鹿尊 佳士得香港 2018年11月28日 编号2801 成交价HKD 4510万 唇口鼓腹,上丰下敛,腹下近足处作小折腰,器形柔雅庄重,沉稳大气。口沿及折腰处以青花绘海水纹,腹部绘折枝寿桃、石榴和枇杷,间以折枝花卉,绘工洒脱流畅,青花发色沉着幽丽, 为雍正仿宣德风格之精品,极为少见。足内中间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本器主体绘花果六种,花卉芬芳盈枝、风姿绰约,果实饱满丰润,盈硕可人。 传统纹样中,常以蟠桃、石榴、佛手三种果实搭配,分别寓意多寿、多子、多福,而本品以枇杷取代佛手,间绘花卉,尤为独特。枇杷佳果形似琵琶,色泽金黄,寓意丰盛吉祥;石榴籽实多,象征多子多孙,家族王朝子嗣兴旺;寿桃相传为西王母所赐,集三千年日月精华才花开结果,食者延年益寿。间饰繁盛花卉,兼具春夏秋之芬芳与收获,多子多寿,祥瑞绵延。此缸纹样、绘工上承宣德,然其形始见于清雍正时期,正所谓 “师古而不泥古,仿古而不忘新意”。故宫博物院藏一青花折枝花果纹缸与本器颇为相仿,器型及主体折枝花果均相类,尺寸亦相当,不同处在于其口部饰缠枝花卉、如意云头纹,近足处饰变形莲瓣及朵花纹。 清雍正 青花折枝花果纹缸 故宫博物院藏 同类器亦见各色釉装饰,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两例,分别施以仿官釉及青金蓝釉;国家博物馆藏茶叶末釉同形器,皆为同形异彩之佳例。 清雍正 仿官釉缸 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 青金蓝釉鱼缸 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 茶叶末釉钵式缸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责任编辑:张天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