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诗、书、画、印熔一炉

2019-12-24 13:49:07 叶尚青 

  中国民族绘画,具有悠远的历史和显明的艺术风貌。

  诗、书、画、印艺术的完美,是中国画有着独特的艺术风采和影响力,是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反映,突兀于世界艺术的完整体系,具有重要的艺术地位。

  追溯华夏历史,中国画上出现题诗,就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书画家王献之,曾自作扇面上题诗,记载了:“桓温尝请画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牸牛,甚妙,又书驳牛赋于扇上。”北宋苏东坡评王维的诗画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种诗情画意和水乳交融的艺术情致,已成为我中华民族的诗人和画家所追求更高的艺术境地。唐代画家郑虔,曾作画并赋诗献明皇,后明皇书其尾曰:“郑虔三绝”。苏东坡、赵洁等人在自己的画上都有以诗作题记,对后代的中国画有很大的影响。根据记载,画上题诗、题款在元时已经盛行,在人文画兴起后,大都是无画不题的状况,这对诗画完美结合,或托物寄情,或感物吟志,真是大放异彩,相得益彰,让观者回味无穷。

  再进一步说,诗词与绘画的密切融合,同时要求书法挥洒在画中的映带作用,起着珠联璧合的关系,它体现了书与画聚集一起,成为中国画艺术更高的审美要求。首先,书法和题款是画中经营位置的一部分,它能对绘画的构图、章法起着稳定和平衡作用;再者,“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门类,他具有独特的艺术体系和艺术发展历史,它与绘画是同源的,又与绘画紧密联系在一起,画中补充书法艺术,有“画外之意”的欣赏。所以,画家需有一手好字,提高书法艺术的修养,才能使画面增光添彩,让观者既能得到欣赏

  绘画又有欣赏书法艺术。再者,在题款上要求记写作者的创作意图、时间、地点、姓名等,以使读者有了考查、研究的作用。对款式的安排也须要巧妙、严谨,不得马虎了事,使“题与画想发”,起着互相衬托、照应的作用。这其中必有涉及到文学修养的问题,故此,画家要多读书多读历史,多多欣赏姐妹艺术,以不断提高和增进自身的文化修养,不能成为画匠。

  在明、清直至近现代,由于文人画的兴起,中国画艺术对“四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因此,画家们掌握了这四方面的修养和技能,才使中国的民族绘画,成为完整的艺术体系,给予观者有多方面的欣赏。明清的文征明、徐谓、以及清代八大山人、石涛、直至近现代的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绘画大师,他们不仅是画家,同时又是诗人,书法家、篆刻家,他们孜孜不倦,在书画艺术上下足功夫,在金石篆刻上又是不断求索,创新,成为一代巨匠,他们的艺术成就在画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从篆刻金石学来讲,这是专门之学,需要勤勉刻苦的努力,中国画家应从印章的金石气中得到的启示和学习,使自己的笔墨有金石味。中国画从笔墨上抒写物象的神韵,需借助金石之气来补充,反之,金石味也需要笔墨来充实,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才构成了笔墨的金石气和画境的意蕴。这都需要长期磨练和下功夫的。

  诗、书、画、印为“四全”,这不仅仅是文人画的要求,更主要是中国民族绘画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逐步积淀而形成的。在今天的画坛上,我们不需要“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要“四全”,这是正确而切合实际的。诗文、书法、印章、绘画,四者密切结合,相映成趣,互相对照,使中国绘画达到更高、更美、更新的要求。

​1980年1月于西湖之滨初稿,后在10月完稿于加拿大温哥华。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张媛[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