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我的朋友圈|由小生命感悟大宇宙--细述王易霓的艺术情怀

2022-02-25 15:32:02 未知

  王易霓的大写意画如秋月当空,明净如水,看罢,心灵如洗,继而进入思考。正如她的老师李巍对其画的评价:“由小生命感悟大宇宙的人生艺术情怀。”近几年,王易霓在绘画上可以说是年成好,算是丰年。庚子岁尾,《北京广播电视报》集中推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人民创作:中国文化人物2020-2021”专辑,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人物是范迪安、张海、冯远、何家英、李象群、冯大中、靳尚谊、艾轩、王易霓。王易霓赫然其中,在现今的全国美协主席中,王易霓是唯一的女性。2019年秋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她的中国画作品《风动荷香》获奖。这么多年来,她保持着匀速获奖的频率,使她能够稳当地获得关注。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如此评价:“王易霓的《风动荷香》几乎成为此届大写意花鸟画参展作品的绝响,其运笔的贯通、笔势的能量、落墨的重度,充分显现了传统文人写意花鸟画将深沉内敛与豪放大气融为一体的艺术特征,但此种水墨大写意在这样的国展中、国画中越来越鲜见了。”

ISajf9zPKtcSVrvNMeu3MfQl3UTicQw0jjg5pp7c.jpg

​附图为王易霓《荷风轻拂》

  王易霓主政辽宁省美协以来成绩斐然,带领辽宁的画家在全国大展中多次获奖,成为画坛十分醒目和独特的存在,除了创造,还保持自身的纯粹。王易霓的成功并非得益于时代的安排,她没有画过追随时代的画。她画的是尚辉所言的“鲜见”,这“鲜见”也是郑板桥所云的“笔墨之外有主张”,这主张就是她自己的思想,她的思想形成与她的家庭密不可分。王易霓生于书画之家,在辽宁美术出版社的大院里度过了童年。在嗅着笔墨纸砚的气味一天天长大后,她如愿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原生家庭与自己小家庭的文化氛围,给她做足了画大写意画所需要的文学准备与哲学思考。后又调入辽宁美术出版社做编辑,她的眼界逐步开阔,在编辑出版著名画家李巍的画册过程中与之成为忘年交。李巍是齐白石的弟子,在大写意花鸟画方面很有造诣。李巍渐渐了解了王易霓的才情,“才”体现在她的绘画技艺中,“情”则体现在她做人的大气和大格局中。她性格直爽,充满睿智,同时又是至情至性之人。因此,李巍建议她走最适合她的写意花鸟的路子。果然,换了画路之后,王易霓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展览。李巍帮她释放出独特的艺术潜质:感性而天资纯正、清澈、凌厉、动人,从而奠定了一个女性画家写意花鸟画的坚实根基,表现在画面上既有开阔、智慧的胸襟,亦有纤毫毕现的细腻表现力。王易霓选择的绘画素材离生活很近,荷花、鱼、白菜、柿子、松鼠、菊花、荔枝、麻雀、鸡崽儿等,这些常人熟悉的东西又经历了历朝历代许多大画家之手,画起来难出新意。但是王易霓却能从这些传统的题材中,充分开掘个人化的体验与个性化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那些具有新的内涵和气韵的作品,获得了极大的认同感。比如她那幅知名度很高的画作《风和水静》,她这样题款:“缘何鱼儿乐?一片和风柔。”荷花和鱼在她笔下形成了新的秩序、新的关系,文学化的意境隐喻着盛世中国的和谐,也寄寓着对国富民乐的进一步企盼,画龙点睛的语句与画面相得益彰。王易霓的创作都呈现出这样的精神特质,看其作品的题目便一目了然,作品的命意同她的性格特质十分贴近,和文学也紧密相连,隐喻而抒情。如今,聚集在她身上的绘画的基因、文学的熏陶、视野的开阔、传统笔墨的坚守,以及人生态度的积极乐观,都协调地融合到一处,使她的作品境界既超然脱俗,又带有对自然万物的大爱,别有一番情致。王易霓在画界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可是仍然坚持在传统的笔墨上磨砺功夫,博采八大、白石、昌硕等前人笔法,又不依傍古人以新的面目出现,就是所谓的化境。一挥而就意味无穷,画风简洁明快,超然雅趣,活泼而富于生活气息;画面意境追求诗意化、寓意化,色墨清妙而韵味悠远。在传统之上又注入现代绘画的理念,使画面开合有度、气象万千,书卷气、大家气、锦绣气,不绝如缕。

  转自公众号:中国书画报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