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与青年艺术家杨哲铭对话

2023-12-19 11:29:02 未知

毛燕纽约个展:

红色,生命能量的诠释

—与青年艺术家杨哲铭对话

杨哲铭:毛老师,看到您最近在纽约个展上的作品,尤其是红色的这组,非常具有感染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cd55bd6c321c3ec4d318b70b4cf20c70.png

毛燕作品

《轮椅》

2023年

材料:轮椅、纱布、纸本、染料、水墨

360 X 150cm

毛燕:记得我在创作中,还请教过您,我父亲的书法与红色背景融合,会不会把背景和工艺营造的变化肌理遮挡、消解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a80c66c417d9376014a3a4d48da54941.png

毛燕作品

父亲的书法:修心八偈

2023

纸本综合材料

360 X 150cm X3

杨哲铭:我当时认为,您父亲的书法远比下面的布更重要。很庆幸您终于开始尝试加工与自己产生关联的材料了!人与材料的强链接被找到后,视觉上的平衡和冲突就会很奇妙的交融。我甚至觉得您还可以更深地挖掘出里面的内容!

毛燕:谢谢您的意见!展出之后,会有一些遗憾,也许我还会做下去。但会不会觉得与您的红色作品撞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dbc84a324a08ecc2c020d2781500c31d.png

杨哲铭作品

《人类立方》

爆破棉、丙烯颜料

50x50x50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61540d138fe14fac8a3770274b86816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d69fb31c8b1a88ba90ce4a4a4e48e011.png

杨哲铭:其实您不用担心用红色是否跟小杨撞车,红色作为人类视觉表达比较重要的一种颜色,尤其是血红色,古今很多艺术家都在感受它的魅力,都在对红色做探索、运用和表达,您完全不用担心和任何人撞车。

反而我觉得你这次对红色的尝试是非常成功的,而且未来您如果对红色仍然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做更加深入、大胆的、毫不客气的使用。

毛燕:红色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内在本能的表达。当然我还会尝试其它的色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f8d4c7a1b532ac19f46a64c20183aef0.png

毛燕作品

《残年》

2023

布面丙烯

40.6X50.8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2c68f873f77a0bdb20223ed9d7c8f696.png

毛燕作品

《无常》

2023

布面丙烯

121 X 150 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8115c3033f9c1fea46a2b47d5f34d9ba.png

毛燕作品

《古格壁画》

1994

木板油画

35X55cm

杨哲铭:红色对于我来说,有很多的冲突在里边,一方便向我昭示生命的柔软、脆弱、流动,另外一方面展示彼此的伤害、暴力等,它带给我很多很多的思考和能量,包括超越身份、阶级、学识,去拥抱更真实的生命。

红色的能量,确实帮助我度过了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我在用红色思考和创作的过程中,就像修行一样,它带给我的精神财富是很重要的。现在我暂时不做它了,因为长时间做同一种题材会产生审美疲劳。您可以继续把您红色的作品做下去。而红色其实还有一种链接的作用,通过红色您认识了我,我通过红色认识到了您,人们可以彼此链接,这也是很奇妙的一种缘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c6e64c9205e2af64ddea3752ca16a788.png

杨哲铭作品

《升起的人》

亚麻,棉,纤维地毯,植物汁液,亚克力布

尺寸可变

毛燕:您对色彩的理解he深入,表达很惟妙!您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在疫情期间做的吗?

杨哲铭:是的,19年从欧洲留学回国,遇到疫情,当时很受震动。其实我至今一直在关注“生命体验”这一主题,即每一个鲜活的个体生活于世的经验和痕迹。这样的探索和思考让我感受到了自我与他人更加深层的链接,并且杜绝了很多意识陷阱带来的傲慢和偏见。与其说我创作它,不如说它在塑造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9420c4b1b566dc3d9c89512acaad1564.png

杨哲铭作品

《业力商店》

材料:亚麻·棉·纤维地毯·德尔塔脑波音乐·灯箱·变速电机·家具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7d1197f0bc4b44fc177f39b499606885.png

尺寸可变

毛燕:您的作品触及生命的本质,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其实艺术作品就是生命能量的传递和表达。东方人比较压抑,但在您的作品中感受到的是对生死的直视,具有穿透性,直抵心灵!您是如何运用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的?

杨哲铭:我与材料的关系是客气的,彼此尊重的,像演员跟导演之间的那种关系。我对材料的使用没有特别偏好,但有潜意识作祟。只是可能有的时候我不是个好导演,最开始没发现它的特质,但磨合与熟悉后,等我真正的看到它后就合作愉快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6e41991ce2e5474362e4e0343448ff19.png

杨哲铭作品

《穿越界限》

材料:静脉血·液态颜料·有机玻璃·纤维

尺寸 :50x50x50cm

毛燕:您的表达轻松有趣,但您对材料的探索过程,也许并不容易。

我想到疫情中我的一次创作经历。2020年9月,我在家已经封闭半年了,某一天突然跑到工作室,就画开了,似乎是一种表达和宣泄,在这些红色和肌理之间,我仿佛看到了人的生命和生命的去处,一种无常的感觉。但是的确没有什么技术,材料也很普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8ba519b7278cf739331298ff84a504e9.png

毛燕作品

《祈祷:2020》

180X250cm

综合材料

杨哲铭:艺术走到终极还是要抛弃表面的技术和形式,营造某种“心理上的形式”而非物理的,那是绘画唯一绝对动人的语言。在您的画作中,非常直接的触碰到“心理形式”,这是很多人画一生都难追求到的。

毛燕:谢谢您的鼓励和分享!这也是我期望的目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42e27131db52711b3cc4783d2f695c9c.png

杨哲铭 Yang Zheming

2013-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

2016-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

2018-跟随雕塑家Alrssandra Porfidia

于罗马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

群展

2022 / 03 - 展览“Todi 双年展”

(意大利 / Todi 市 神慰圣母教堂)

2023/04-展览“我们这一代-90后的艺术”

(中国/山西当代美术馆&晋商博物馆)

2023/05-展览“跬步-元典美术馆三年展”

(中国/天津元典美术馆武清馆)

个展

2021 / 06 - 展览“消失的,留下的”杨哲铭,王汉雯双个展

(中国 / 北京 798 ArtZone 瀚艺术空间)

奖项

2019 / 10 - 入围意大利国家艺术奖

(意大利 / 都灵 都灵皇家美术学院)

2020 / 11 - “未来已来 - 杰出海外留学艺术家”学术提名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72105c7b48b53749cfcb31748eae7324.png

毛燕 Mao Yan

资深媒体人

艺术家

现居纽约

2020作品入选《中国女性艺术》

2020参加日本福冈亚洲艺术馆《脉:中国当代绘画展》

2021年参加纽约亚洲设计师协会“量子飞跃”国际展

2021获纽约市艺术项目资助举办《毛燕、徐唯辛作品展》

2023在纽约举办《觉:毛燕首次个展》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