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Loft,后现代的群居生活

2010-08-23 13:55:09 未知

  Loft,字面意义是仓库、阁楼,引申意是指对工厂或仓库进行整修,改为工作室或住室的一种装修风格。Loft的要素包括:高大而宽敞的空间,上下双层的复式结构,类似戏剧舞台效果的楼梯和横梁;户型内无障碍,私密程度低,室内装修颇具艺术性。随着这种装修以及居住风格的流行,Loft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以及时尚的标签。

  说到Loft,必须得提提颇受80后追捧的电视剧《奋斗》。看过这部电视剧的观众一定记得那个叫“心碎乌托邦”的地方,那里本来是米莱爸爸的一间废弃仓库,被一伙年轻人改造一番后就变成了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生活空间。在这个生活空间里,楼上是一间间风格迥异的单人卧室,楼下是公用的餐桌、客厅、小酒吧、台球案。“用铁链加轮胎改造成的秋千、裸露的红砖墙、巨幅的主人照片、不加掩饰的房梁以及拉丁美洲风格的彩绘陶瓷盘、看似随意的涂鸦……全都是可以用来表达思想、彰显个性的手段。无论相识与否,大家共同居住在这里,享受青春生活。”这一切都叫电视机前年轻的心为之一振,难怪奋斗迷们会用上面的话评价“心碎乌托邦”。在这里生活,既有密闭不受干扰的私人空间,亦有热闹非凡的群体活动,这种“只要空间,不要寂寞”的生活场所和生活形式,就是Loft。 Loft的前生后世

  Loft这个词看着新潮,其实挺有历史渊源。20世纪40年代,Loft这种居住生活方式首次在美国纽约出现。当时,艺术家与设计师们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从中分隔出居住、工作、社交、娱乐、收藏等各种空间,在浩大的厂房里,他们构造各种生活方式,创作行为艺术,或者办作品展,淋漓酣畅,快意人生。而这些厂房后来也变成了最具个性、最前卫、最受年轻人青睐的地方。于是,Loft逐渐演化成为了一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并且在全球广为流传。然而Loft时尚在中国开始流行,还是近几年的事。

  说到中国的Loft,北京的798艺术区可谓是鼎鼎大名。北京798工厂建于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援助中国时建造,它在当时无疑是一个技术与理念都很先进的建筑。近年来由于生产规模缩小,798厂与周围几个工厂合并,因此产生了大批闲置的厂房。艺术家们发现了北京的这一片待开发之地,欣喜之余,无不趋之若鹜,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大众行为。他们就地把厂房租赁装修,作为自己的艺术基地。在这里,不仅有画廊、雕刻馆、设计公司,还有随之衍生的咖啡馆、茶座等休闲场地。798的每一间仓库,因为这些艺术场地和休闲场地的存在,而变得生动起来。

  大家眼中的Loft

  Loft风潮不仅兴盛在北京,就连省城太原,也跟风效仿起来。走在大街上,两边的楼盘广告不停地出现“Loft生活园区”“在家也能Loft”等广告语,甚至酒吧都直接套用了“798”这个名字作为自己Loft风格的标注。

  据了解,Loft风格酒吧如今颇受年轻人的追捧,只要挂上Loft这个名号,就如同打出了时尚的旗帜。

  经常出入酒吧等娱乐场所的时尚达人洛丽塔这么评价Loft:“虽然我是一个经常泡吧的人,但是有些酒吧还是让我觉得不舒服,在大厅时人太多太吵,去包间又觉得空间小不开阔,还有点拘束。Loft形式的酒吧排除了这两种形式的弊端,它空间开阔,无论在哪个活动范围内都不觉得拥挤,而当你需要密闭的空间时,随便找个角落一钻,谁也找不到你了。同时它还能带给我小时候一大家子兄弟姐妹们欢聚一堂的温馨感,大家就和一家人一样。”

  在选择住房时Loft形式也成为年轻人的最爱,刚刚买房的张灵也是受到商家打出的Loft概念吸引,才买下了如今这套60平米的小户型住宅。“当初结婚买房原本准备买一套100平米左右的,距离市中心比较远。后来无意中看到这套小户型住房,就被它吸引了。这套房子最有特点的地方是每层都有一个中心广场,广场按照Loft的形式建造,楼层住户都能来这里休闲。这种小户型一般住的都是年轻人,所以大家能够没事的时候常在Loft聚聚,该休息就回到自己家里。虽然是住单元户,但是就像住大杂院一样热闹,人与人之间非常亲密。”

  看来Loft这个概念的兴盛正是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年轻一代向往热闹的群居生活的表现,所以,想摆脱孤独,就来尝试一下Loft吧!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