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日本的画廊制度

2011-02-16 17:19:57 梁光泽

  (95.9.8)近来,日本画廊业的销售滑入近十年的最低点,有些画廊连续数月没有做成交易,甚至画展也没有人看。在众多的画廊中,纯商业性的画廊还好些,至于其他种类的画廊,就要看经营者的实力了。

  日本现代画廊业兴起于50年代,70年代画廊业进一步发展,到了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日本安田火灾保险公司用53亿日元买下凡•高的《向日葵》之后,日本的画廊业进入了全盛期,日本的画廊已达4000多个,甚至连一些小镇都有一两家画廊。

  日本的美术中心在东京,那里约有六七百家画廊。在一些热闹的街道,如银座等,画廊一间接一间,连成一片,令人目不暇给。粗看起来,这些画廊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日本画廊业的“等级制度”和“门户之见”是十分严重的。

  日本的画廊大概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贷画廊”,其经营方式是出租场地,艺术家负责一切费用,作品出售后按比例分成,画廊一般占20%左右。第二种画廊是“企画专门画廊”,这种画廊多由画商操纵,画廊一方负责展览的一切费用,画商可以买断全部作品或部分作品,或者委托画家制作作品,至于出售,则由画商决定。

  除以上两种画廊外,还有纯商业性画廊。这种画廊很少搞画展,一般是低价收购作品,装框后高价卖出,有时亦采取寄售的方式。不少中国留学生依靠这些画廊来卖画。

  按一些访问过日本的中国画家之见,艺术家最好投靠“企画专门画廊”。不过日本艺术家却有不同看法,他们更喜欢“贷画廊”,因为“贷画廊”不干涉艺术家的创作,较少“门户之见”。那些前卫性质的画家,非常喜欢这样的自由空间,像近几年在日本青年艺术家中流行的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他们的作品有时会把整个画廊的环境改变。这对于那些持正统观念的“企画专门画廊”,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事。

  “企画专门画廊”,在日本艺术家的眼中较为“正统”、较为保守的画廊。这种画廊大都资本雄厚,高贵典雅,大部分位于繁华商业区或住宅区,只出售成名画家的作品,而且价格昂贵。画廊亦多有背景,或由大企业支持,或是权贵的俱乐部,顾客群非富即贵。画廊每年定期买入作品,很多画家都想打进这些画廊,因为能让这些画廊看中,就意味着成功和生活安定。

  近年,“企业专门画廊”为了扩大影响和提高艺术地位,亦运用“贷画廊”的经营方式来经营;另一方面,有的“贷画廊”亦兼作“企业专门画廊”。但始终坚持自己经营方式的,亦大有人在。

(责任编辑:杜耀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