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解读牛安

2012-07-03 10:18:18 朱国荣

  我的书房里有三幅牛安的画,挂在电脑台后的一面墙上,形成一组,每幅图中画有一人,姿态奇异。这是用毛笔蘸墨汁画在毛边纸上,再裱托在油画布上的,方方的,没有边框,很现代。画中线条流畅,忽粗忽细,若断若连,密密麻麻的文字巧布其中。曾有人说这线条得程十发书画的意趣。这组画一挂已有八年了,天天欣赏,惬意得很。

  牛安从小喜欢画画,但是妈妈对她说,想要学画就得先学字。于是牛安在5岁那年就跟罗零老师学起了书法。在几年的书法学习中,牛安逐渐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艺术熏陶,后来又随我学了一段时间的素描和色彩,最后考进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直升大学本部,攻读室内设计,可谓一路顺风。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她却中途辍学去了日本留学。小姑娘独闯天下的勇气和胆量简直令我惊讶乃至钦佩。继而她又旅居韩国与美国,走上了从事绘画创作、艺术研究、多媒介艺术创作活动的道路。这段在日本七年、韩国二年、美国二年的生活经历可以说是牛安的另一种积累,这种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甚至要比在留学中获得的知识还要宝贵。在这一段不算短的异国生活中,使得她对东西方的生活方式、艺术观念有了真切的体会和深入的了解,以致能够全面地审视和思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而这对于她的艺术创作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就上海来说,有着类似艺术经历的画家并不少,但是能够在东西方文化方面进行思考并渗透进自己的艺术创作中的人并不多。

  牛安的绘画作品表现题材几乎是只有一个——女人。这一题材似乎从她进入创作的那一刻起就确定了。画中的裸女展现出各种妩媚的姿态,动作夸张。她们好像是纸上的精灵,在方形的狭小的空间里,竭力施展着肢体的魅力,挣脱边框的束缚,尤其是那胸前的一对尤物,画得轻松随意,却在目光中无法忽略。作品表达的情感于是就从女人的肢体与姿态中强烈地表露出来。经过二三年的优雅期之后,一种粗犷的面貌突然间出现了,粗粗的线条尽管依然卷曲,却呈现出一种刚强的姿态,编织状的抽象画面中隐隐约约地透露出一种不易被发现的人体,不禁使人想到罗丹水彩画习作中的那些大胆的人体局部。2005年前后,人体从画面中朦朦胧胧地显现出来,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已经变得纤细的线条随之被搅动起来,画中人好像是破坏之神湿婆,在天地间舞蹈着,毁坏着,也创立着。只一年后,狂风暴雨过去了,一种滑稽的、有趣的、美丽的女人体跃然纸上,洋溢着欢快的情调。与之同时问世的另一种风格则是在密集的线条中将人体隐藏起来,藏得很深,辩色力不敏感的人是绝对看不出画中的人的。这类画颇具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波洛克的艺术趣味。近年来,牛安又画了不少“大脸”,她说她并不喜欢画肖像,她之所以画这些“大脸”,是因为对人的表情特别感兴趣,从不同的表情中可以探究到各种人的内心深处。从这一点来说,“大脸”和女人体是一样的,都是借以表达感情的载体。牛安说:“我画每一幅画,都是要表现当时的某种感觉。我在挥动画笔宣泄情绪的时候,感到快乐。如果要我去重复过去已经画过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的感觉和情绪已经过去了。”(1)牛安的绘画始终行走在表现主义的天地里,情感的一头系着画家的心情,另一头则决定着画面的风格。牛安就是这样一位生活在自己作品里的女画家。

  记得曾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小时候学习的技艺往往会影响他(她)一辈子。牛安的画,不论是水墨画,还是丙烯画,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线条了。这种活泼的扭曲的长长短短的线条既描绘了形象,同时又打破了形象;既属于造型的,也是属于书法的,自由自在的挥毫消解了严格意义上的图像和书法的界限。这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倾诉,流露在画面上则变成欲语又止,转而一吐为快的情感表达。这种线条很难说得上是出自中国古代某家某法,与现当代水墨画家的用笔也迥然不同,不过究其根源,还是与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割不断的内在联系。画面中的文字也是奇特的,小小的密密的,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汉文中又夹杂了日文与韩文。这些文字或聚集在一边,或包围着人体,抑或飘入到人体的怀中,像风像雨又像雾,似花似果又似水,活跃了布局的空间,又丰富了画面的层次,甚至还狡黠地向你透露点什么。图中的文字实际上是牛安在创作时的自我思维与自我交流的一种表露形式,字与画在作品中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牛安在童年时代的书法学习对她的艺术创作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牛安在画中运用了许多有趣的象征性符号,这是一个从未被人解读过的秘密,用得比较多的有三个:一个是椭圆形的圈,常以鲜艳的红色或黑色来表现;另一个是拖着长长尾巴的箭头,有画成黑色的,也有少数是红色的;还有一个是两只联结在一起的圆,颜色呈一红一绿,圆的中心还横有一条白缝。此外还有灯泡、十字符号等。在我看来,那椭圆形的圆圈是西方的宗教绘画中经常出现的,那是悬空在圣母头顶上的光环,象征着上帝的庇护。而牛安表达的含意更为丰富。她喜欢画圆圈是因为圆圈代表着循环、永恒,在中国,手镯被视为平安之物也是这个意思。不过戒指也是圈状的,所以又包含着某种约束。我本以为那箭头是从丘比特射出的爱情之箭演化而来的。而牛安则把箭头看作是英雄主义的一种精神象征,同时又包含着秩序。她说在建筑设计图纸中、交通标志上、每天摆弄的电脑键盘上都会看到箭头这个符号。至于那两个连结在一起的小圆球,牛安悄悄地说,那是两个人在说悄悄话,或许在接吻,也可能是在吵架。总之是两颗心灵的接触。牛安后来还画过一些直接表现男女情爱的作品,即便如此,画中也“只有像影子一样的男人,或者一些类似男人的小怪物。”(2)牛安的画“是个男人缺席的场所,但男人的影子却无处不在”。(3)牛安在她的女人世界里坦诚地表达了渴望、愉快、陶醉、失落、迷茫、痛苦、愤怒等种种不同的心境和情绪。情爱可以说是牛安绘画创作中不变的主题,亦是她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的源头,也是我们解读她的作品的一个内核。正如英国作家劳伦斯所说:“性和美如同生命和意识一样不可分”。(4)

  “美与生命连在一起,生命与爱连在一起,而爱则和人类连在一起。”(5)牛安在画中袒露的虽然是她个人的情感,但是这个主题涉及的却是人类的生命与爱。牛安以她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对生命与爱的感受,画面呈现的美必然会与他人不同。她画女人,不求姣好的容貌,有的甚至画得有点狰狞;她画女人体,不求女性窈窕的体形,有的甚至是畸形的;她画女性肌肤,不是天生丽质,而是将圈状的扭曲的线条布满全身,就像是长满了毛的大猩猩,从根本上消解了女性肌肤的圆润、光滑、细腻、白嫩等美感。在牛安的画中,涌动的是一种放荡不羁的本性,显露的是一种充满童趣的可爱,迸发的是一种撩拨心跳的激情。这美来自于生命的勃发,来自于爱情的狂热,并带着鲜明的现代印记。牛安的绘画创作,同时从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现代艺术中吸取养料,继承着古人先哲的智慧,闪烁着现当代艺术的光辉。从那橄榄形的单眼皮眼睛里可以看到克利的目光;而那翘翘的小嘴上则带着唐代仕女的风韵。牛安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她的博采广纳,融会贯通,形成她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牛安说,要想建立起自己的艺术面貌,就必须要把自己分析透了。言下之意就是要清晰地明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善于扬长避短。

  热烈又含蓄,坦荡又隐晦、外露又内敛,牛安的艺术语言的多重含意,使得你在观赏她的作品时,在视觉感受与认知层面之间也许会存在一些障碍。一旦你看懂了,那就等于打开了大门,使你觉得她是如此地接近你。这就是牛安绘画艺术的魅力。

 

  注释:

  (1) 转引自邢晓舟:《牛安绘画之灵与情》

  (2) (3)棉棉:《饥饿的上海糖果》

  (4)[英]劳伦斯:《性与美》

  (5)[苏]邦达列夫:《美·孤寂·女人的气质》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魏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