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版荒木经惟,他们的情人是上海
2012-09-11 08:53:28 刘思瑶
自传式的上海日记
鸟头,是乱按电脑键盘获得的名字,也是季炜煜和宋涛二人2004年成立的摄影组合。他们热爱荒木经惟在自己编造的玩笑中触底生活残酷的真相,在他们摇晃中记录的成百上千的摄影作品中,流动着跟荒木经惟的作品一般烫人的情感热流——只是,镜头对准的是上海。你可以说这是80后的“情结习惯”,似乎这年头没有个什么恋物、抑郁或情结你都不好意思在大街上走一般,在上海土生土长的两个青年艺术家,这个结就打在了上海这座城上。
“有些人像候鸟一样不停地迁徙,在迁徙中得到乐趣。我们恰恰相反,我们呆在上海怎么都很开心,怎么都挺好。我们的作品倾向,就是一种生活哲学,我们热爱头上的天空,脚下的土地,然后我们要把这种感情喷射出来。”鸟头如此解释他们的作品。
摄影评论家顾铮曾评价鸟头:“新村:写一代之真,摄一城之影,鸟头:向‘拆那’宣战的摄影游击队”。他说的是鸟头2006年拍摄的《新村》系列,因为世博园,这个村庄被大规模拆除,于是在图像里,可以看到当下的生活痕迹与正在发生的毁灭被置于一处。外界总是惯常地将此与政治或其他社会庞大叙事习惯挂钩,其实于鸟头自己而言,《新村》里所能看到的就是他们自己,这些易被忽略的日常性细节,废弃的破旧的但依然生机勃勃仍被使用的东西,他们说,那就是他们自己。
每一次展都是一次谱曲
“我们没有什么特定的拍摄计划。我们的取舍就是我们的好恶,只拍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照片里永远有花花草草,有高架桥。”他们两个极具新时代青年艺术家的特质,自我、丰富的情感、生命力、以及被隐匿的愤怒。
回头再看鸟头抓拍的那些镜头,上海再普通不过的点滴日常,高架桥、马路上行走的路人、朋友的孩子、随处可见的城市角落,那些被摄入镜头的人们放声地笑或者正激情昂扬的辩论——这照片是如此的平常,以至于许多曾经观展的同龄人忍不住低语,这些我也可以拍。鸟头对此倒觉得并不值一顾,“他们说的没错,但是为什么他们不去拍。”宋涛表示,听到这个反馈还是很开心,恰恰说明这是对的。
实际上,鸟头的作品远不止是摄影图片本身,他们海量的图片只是散乱的元素,每一次出版摄影书,或者在不同城市画廊展览时所特别规划的展示形式,才是真正的内容所在。在大量的照片中寻找律动和节奏感,也许与季炜煜特别学习过平面设计有关。“每按动一次快门,就像是一个作曲家在钢琴上弹奏一个键,多次的按动得到不同音高的音符,通过对图片的编辑而完成一本书,就是我们用这些不同音符作曲的方式。黑白或彩色,横构图或者竖构图,都是为了完成对于节奏、音色、旋律等,观众翻阅书页和浏览展览的过程就是在聆听曲子。”
2011年6月,鸟头在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展出了作品《光国》,便是将作品以中国诗歌的节律排列。此次北京首个展,将会展出包括《光国》主题展作品等超过200张作品,不知这一次,他们将迸发出怎样新鲜的排列灵感。
《欢迎再次来到鸟头的世界——北京2012 》 9月1日 -10月8日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