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假作真时真亦假——溥儒书画说真伪

2012-10-15 16:21:56 黄祥杰

  溥儒是个典型的文人画家。文人画家作画,更像是写字,凭借深厚的书法功底在挥洒。他的画,精致典雅有静谧的气息,宛如拂面春风,可以让人神清气爽、息衿去躁,。溥儒很少画大画,也没有挖空心思去营造夺人耳目的视觉冲击效果,在现代的展厅里,它容易被淹没在高头大轴之中。那些尺寸不大的小品,缺乏炒作的噱头,吸引不了资本的兴趣,在艺术市场上它几乎是自生自长。

  溥儒的画,赝品特多,让人望而怯步,据说溥儒对造假很纵容,笔单多时,他难以应对,干脆叫门人代为操刀,自己落款钤印,以应付客户。其实这种半真半假的“门里货”并不多见,市场上充斥的大多是彻头彻尾的假货,——看来传言多半是靠不住的,但它实实在在影响了溥儒的市场行情。

  “南张北溥”,人们喜欢把张大千与溥儒相提并论,美术史上的地位二人难分伯仲,但市场的表现二人却极为悬殊。好在近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人们似乎重新发现了溥儒的价值,随着火爆的市场行情,溥儒书画的价格也直线上升,真画假画都有人哄抢。而且,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溥儒的假画常常卖得比真画还贵,真画倒时时受冷落。尤其他早期的作品与那类笔触较为粗放的纯水墨作品,被人认识不多,市场时有遗珠。

  

  图一 《幽岩松风》

  《幽岩松风》曾经在上海的一家小拍卖公司出现,卖不到一万元,显然被当作赝品处理了。其实这是溥儒早期的作品中非常典型的一种面目。山高水长的构图,棱角分明的山石,犀利痛快的“斧劈皴”笔触,带着很浓的唐寅遗意。溥儒长于用笔的特性已经在这件作品中清楚的体现,岩石的勾画全靠多变的笔线来完成,一次成形,不用层层积墨,却不单薄不寒碜;松树画得非常精彩,松针用笔刚直坚挺,每一笔都清清爽爽,毫不含糊;画枝干的长线条一气呵成,而顿挫提按、快慢停留变化多端。款字虽略显稚嫩,但行笔从容,毫无描摹的痕迹,结字、行笔的习惯也与溥儒完全相符,印章也对路,是一件很开门的真迹。

  图二 《仿新罗山水轴》

  《仿新罗山水轴》,这是不久前在北京某大拍卖公司上拍的作品,两万元起拍,一口就落槌了!着实委屈了大师的墨宝。溥儒单纯水墨的作品画得少,这种行笔粗放,勾画了了的大写意山水更少。这类作品,用笔用墨来不得半点闪失,造假者知难而退,赝品相对少见。这件作品虽说是仿华新罗的笔意,其实是带着自家的手法,意境简远空灵,墨色温润,线条柔韧绵长,显示画家极为高超的笔墨功夫。

  溥儒的赝品,以介于浅绛与小青绿之间的工细类山水最为多见,以色彩浓重的青绿山水卖得最好。有些赝品,技法拙劣,人们一眼可以看穿,姑且不去探讨;有些赝品,则有些迷惑性,常常都卖出很高的价格,我们不妨找出两组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图三 《红叶猿戏图》

  图四 《猿戏图》

  《红叶猿戏图》从风格上看,类似溥儒晚年的作品。另外一件猿戏图,应该是溥儒四十年代的作品。这两件作品,树与猴子的画法完全雷同,但二者的水平天差地别。通过对比,图三马上露了怯,肯定是赝品无疑。

  第一,用笔达不到溥儒的火候。溥儒的用笔极有特色,他很强调笔锋,通过笔锋的变化,完成不同形态的线条;在行笔的过程中时时有折笔顿挫的动作,形成一个个锐利的角,线条非常爽利流畅,这种行笔方法,力度、节奏要恰到好处,笔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造假者根本模仿不了。我们看图三,树的枝干虽模仿真迹的画法,但行笔抖抖索索,作机械的提按,笔下呈现齿状的线条,显得又造作又细碎。山石的皴笔松散凌乱,行笔的方向几乎一样,线条呈平行状,山石前后的空间关系也交待不清。

  二、作为画眼的三只猴子,图三也画得较认真,特别两只黑色猴子的渲染还算到位,但细细观看,就可以发现,笔触较细的地方,它的用笔不够松活,难以表现猴子毛绒绒的质感。猴子的黒颜色也染得太过均匀,墨色没有浓淡的变化。

  三、款字,图三的结字四平八稳,大小一致;章法也显呆板,每个字均匀排列,状如算子。而用笔更为蹩脚,每个点画的人笔处,处理出锋的动作太生硬,带出的锋毫要么疲软乏力,要么单薄刻露;转折的地方,护不住笔,所以圭角妄露,笔画偏锋居多。而真迹的用笔,迅疾爽利,八面出锋,线条虎虎有生机。

  图三是市面上流传很广的一类赝品, 这类赝品,笔触较为工细,题材涉及有山水、花鸟、人物、走兽等等,大都来自台湾,并以回流的名义出现在国内大大小小的拍卖会上,常有高价的成交记录。这件赝品不足一平尺,但卖了十多万。谬种流传,害人不浅!

  溥儒的大青绿山水常与界画的手法相结合,山石、树木厚彩而薄涂,色彩亮丽沉稳;而构造繁复的亭台楼阁用界画手法来描绘,笔致工细严谨,线条均匀笔直,既雍容华贵,又清润典雅,可惜这类作品不多见,市面上流传的大青绿山水,以假画居多。

  图五 《江云石壁》

  《江云石壁》是溥儒十分精彩的一件大青绿,尺幅不大,所以布局委婉含蓄:截取山水一角,用平远的视角,吸纳近景远山;那露出一角的楼阁,究竟有怎样巍峨的气势,让人浮想联翩。勾勒的线条细劲挺拔,丝丝入扣。色彩让人赏心悦目,溥儒的色彩,与众不同,他很少整片平涂,整体局部都有浓淡深浅的变化;此外,他所用的颜料极为考究,据说全是宫里的御用珍品,朱磦、赭石,石绿,这些颜料的色泽,也只有在他的画里才能见到。

  图六《蓬莱仙境》

  相形之下,图六《蓬莱仙境》无论是色彩还是线条,都显得拙劣不堪。勾勒山石的线条因为机械顿挫而形成的一个个密集的尖角,非常造作,也使线条显得细碎短促,这样的线条布满一幅画,格外刺眼。而色彩黯淡无神,敷彩不得法,颜料又低劣,所以呈现这般模样。书法有些接近溥儒的晚年风格,但结字拘谨;用笔侧锋居多,笔画单薄;溥儒的书法以出锋起笔,以出锋收笔,锋芒是他非常在意的,这件作品在这些环节根本处理不好,露锋之处,都不够轻灵锐利,而是显得软弱疲塌。然而,这种水平的赝品居然也能高价成交。

  世俗风气偏好重彩工笔,造假者常常投其所好,那一路色彩浓重,笔触纤细的赝品层出不穷,被不同的藏家收入禳中。艺术品市场有高利润,也有高风险,不管投资还是收藏,应该慎之又慎。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郭燕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2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2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