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两晋“越窑青瓷”特征及真假甄别(组图)

2013-01-15 13:10:58 潘才岳

  

  越窑青瓷·广东省博物馆藏

  

  东晋越窑鸡头执手壶·广东省博物馆藏

  

  仿·东晋/西晋越窑青瓷

  

  仿·东晋/西晋越窑青瓷品细图,仿品资料图由广州越窑青瓷研究者提供

  仿品评析:两件赝品分别为仿东晋鸡头执手壶、西晋盘口壶。制作工艺不够精致,技艺无真品之精湛,且刻纹较为呆板柔软。釉面干燥粗糙不够细腻柔润,色泽光亮但漂浮,质感较之真品釉色干涩。胎质不够坚洁,偏泛于黄而非青灰色,烧结度控制地不够协调。

  两晋时期的越窑青瓷特征对照表

两晋时期的越窑青瓷特征对照表 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
胎 体 色灰,普遍比三国时期略厚 情况与西晋基本相似
釉 色 其釉面厚而均匀,呈灰色,有的闪黄 情况与西晋基本相似
装饰方法 主要为压印、刻划、贴塑、模印、捏塑、等 没有西晋华丽,趋于简朴
主要纹饰 网格、连珠、忍冬、菱形、锯齿、水波、朱雀、白虎、梳篦、佛像、禽鸟、家畜、铺首、辟邪、舞乐人、祈祷人、人物等 大部分光速无纹,仅小部分有几道凹弦纹或梳篦及水波纹。晚期以后,渐多使用莲瓣纹
 器 型 矮胖,有盘、碗、钵等。器口沿略薄,但底很厚,器足多做成兽蹄、龙首、虎头、熊形等形状。上乘之作,常把器物雕塑成鸟兽等形状  也有一些动物形象的尊、砚滴等。如蛙形水盂,但不是西晋时的写实样子,而只是在水盂上塑出蛙首及四肢或简单划几笔
 参照物鸡首(头)壶代表器  以小件为主,肩部贴塑鸡首,鸡首无颈,与之相对应的一面贴有鸡尾,肩部其他两面有弧形双系。鸡首状的流不通壶腹,不能用于倾注  形比西晋时高大,壶颈部比西晋时高。鸡首也有很大变化,鸡冠加高竖挺,鸡首下有颈,双目圆睁,鸡口圆张。鸡尾演变成弧形柄,上端与盘口粘接,下端装在肩部,且柄上端略高于盘口,更宜实用。肩部有桥形系

  以上为笔者通过拜访多位业界前辈、参观博物馆馆藏及翻阅大量古瓷书籍,及个人鉴赏经验总结出两晋时期的越窑青瓷特征。供广大藏友参考,不详之处敬请海涵。

(责任编辑:刘元)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4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4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