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契造化 妙图雄浑
2014-01-10 14:28:37 上官爵文
——浅析张宝珠先生绘画艺术
一纸苍浑通道禅,就中真味谁得参?
松魂柏魄韵中韵,雾海云岚天外天。
造化置胸熟到笔,心源创意漫城篇。
五十年力树己帜,何异恢恢解牛然?
此乃余致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张宝珠先生之题画诗。
张宝珠先生是我国当今画坛不可多得而获有惊人艺术成就之画家。其备受社会关注,人品、画品颇有可观。朱屺瞻先生尝云:“画虽小道,入门难,则欲求其成难之又难。天分、学力缺一不可;更须人品高洁,不感外诱,不惧外扰。融百家精华,聚山川灵气,法度严正,别开生面,而独立于世也。”此名家经验之高谈也,颇符画理。余等可以张宝珠先生及其高超艺术充分证解之。
张宝珠先生为人宽厚平易,健谈旷达,豪爽率直,热心慈善,众口皆碑。其平生认绘为业,认画会天下友,气局开阔,离尘甚焉。尤其令人称道者,是先生常参加慈善活动而奉献社会之举。往者不可数,近又闻先生组织文化援藏活动,捐赠西藏希望工程及西藏当地有关部门,引起社会良好反响。
画如其人。宝珠先生之画颇耐读耐味,阅其画如饮佳醪 ,久而弥香。此与先生颖慧之天资、博学善思之能事及坚持不懈之努力攸关。 先生孜孜不倦潜心钻研我国历代画史、画论、画技及名作,夜以继日,跋山涉水,迎风冒雨赴泰岱、黄山等名山大川写生,草稿无数。如此以来,五十年如一日,故迄今锻造出深厚、扎实之绘画功底,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创出其“张氏风格”,非寻常画家可比,很值得研究。 人皆言,宝珠先生之画妙也。余认为,其画“妙”首先在于追求一“气”。若以四字概括之,曰“气韵生动”也。南齐谢赫于《古画名录》中首倡“六法”,为历代画家奉为丹青之圭皋。夫六法之第一位即“气韵生动”,乃我国传统画艺之精华。清方薰《山静居画论》曰:“气韵生动,需将‘生动’二字省悟。会得生动,则气韵自在。气韵以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气韵自生动矣。此画理具体晰之,正如清唐岱《绘事发微》所谓“画山水贵乎气韵,气韵者非云烟雾霭也,是天地间之真气。”纵观宝珠先生画作,无论山水或花鸟,无不于画幅间充溢着一种难以形容而沛然生动之奇气,令人惊羡。然气韵由笔墨而生。宝珠先生用笔不痴不弱,用墨浓淡相宜,又澄怀观道,故能以静求得之。观其《岁寒图》。此图以简笔表深意,极具代表性。画面主题为一古松,惨矣,老矣!乍见,人似觉无甚可观处。然细览之,则不乏遒劲气。古松虽处于萧条气象中,然落尽枯叶而不示颓败,作者以老练之淡墨点染而凸显之昂扬气质却无形中透出。此图巧妙彰显出古松顽强激越之生命力,予人以“人生不论何时当奋发向上”之哲理启越。足见作者立意之高明,亦足见作者对艺术语言掌握之精熟。
读宝珠先生画艺,总体言之,曰“气韵生动”;具体言之,则曰“雄厚苍浑”。此其艺术风格之谓也,区别于其他名家,独步于当今花坛。唐司空图《诗品》中论“雄浑”艺术风格时指出,诗人欲“返虚入浑,积健为雄”。须虚其心怀方能“具备万物,横绝太空”。此诗理与画有何两样?宝珠先生深谙之。在其着力追求壮美,崇高境界时,首先将己“虚其心则道集中于怀”,让精神内充。无数次写生,心契自然。在静对自然之审美,观照中,使精神和心灵与山水、松柏等自然物象浑然同化,圆融无碍。进而凭其圆熟而富有表现力之艺术语言,将其对自然和生活之所感、所悟一发之于画中,力求把画面置陈布势、形式构成同表达意境有机结合,最终使其画带有一种难可贵之雄浑特色。其画往往构图饱满,意向繁简有致,一片苍浑不可辨,云岚氤氲卷雄风,深蕴着一种自然和谐之美。此种壮阔宏大之境,非雄健飘逸之纵横笔法,岂可得乎?静观之,似读东坡词,歌“大江东去浪淘尽……”想见画家豪爽之气象。是故,宝珠先生所绘黄山、泰山系列佳作广布于世,令人叹为观止!
珠先生尤以擅绘松柏题材著称于世,人誉其“张松柏。其挚至爱松柏,日夕为友,观之摹之,抚之写之,所成佳作甚夥。深爱海内外众多行家名宿嘉评。余最赏其松柏图之简约美。此种美,出于先生匠心独运大胆剪裁。遴取物象最具代表性之部位,或择定一姿,入图。或为凭空一干,上拂云天;或旁逸斜技,如龙凌烟。寥寥几笔,辄大显风神。观其笔意,则是纵横挥写,若不经心,洋洋洒洒,变幻迷人。乃妥善抓住神似而略其形似者也。再者,先生深得文人写意画意蕴之理,将松柏之千姿百态刻画得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或发人天外之恩,或引人抒怀古幽情,或令人生沧桑之叹,或让人起进取之气……该题材绘画艺术已达至很高审美境界。故从此意义上可以言,宝珠先生对我国松柏写意画创作领域有开拓之功。
宝珠先生之创作于国画革新创造中是一份巨大收获,可喜可贺!于进一步进行形式探索和艺术创新方面,先生已有成熟而长远之计划。余与众多读者、艺评家共同坚信:张宝珠先生今后必将对我国画艺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余拙笔不能尽述其妙,待续。
(责任编辑:王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