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徐悲鸿《八骏图》赏析

2014-02-28 15:22:04 未知

  说马,不由得让人想到在中国有这样一位开创先河的里程碑式的人物,正因为有了他的存在,中国画坛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景象,而他笔下的奔马,也成为了中国画的标志性形象之一,这位大师就是徐悲鸿。

  《八骏图》是徐悲鸿的代表作,这幅画好在哪里?他画的特别飘逸,那个马尾,犹如迎风飘展,把马的那种奔跑的神态都画出来了。这幅画有透视感,体现出了徐悲鸿作品和其他画家不一样的地方。

  历史上,有许多画马的名家,但没有这个动态,迎面跑过来的马是徐悲鸿的一个创新。以前的古人画马一般都画侧面,从唐代韩干开始画马,一直到清代的郎世宁,都不及徐悲鸿的马感染人,他把西方绘画的写实和中国绘画的传统笔墨意趣结合起来了,所以才有了中西合璧的开先河的画法。

  徐悲鸿的马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他创作的马,虽借用西画素描法十分写实,但在笔墨上却仍注重中国传统画中的写意,借用西画的解剖思路,把中国画自然写意的传统美学理论,融进微观具象世界。古人从天地自然中获取灵感,徐悲鸿则直接向具体物象求真,沉郁顿挫,沧润峭劲。徐悲鸿说,我爱画动物,皆因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以马为例,他的速写稿不下万幅,并认真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的骨架和组织,然后再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奔马这一中国韵味浓厚的全新的艺术形象。

  “越是到山穷水尽之时,而能自拔,才不是懦夫。”这句徐悲鸿的名言,是他从一个画匠成长为一个跨时代艺术大师所发出的心声。徐悲鸿为什么喜欢画马?是他内心鸿鹄之志的一个写照,坚忍不拔,一往无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要往前走。徐悲鸿一生艰苦,磨砺出他坚韧顽强不服输的性格,而日后,他也把这样的品质深深地融进自己的画作中。

  大家有机会不妨到徐悲鸿纪念馆走一走,看一看徐悲鸿先生笔下的骏马,也希望人们用徐悲鸿先生的“奔马精神”,激励自己在新的马年里能成为一匹千里马,一匹能征善战的宝马良驹。

(责任编辑:龚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