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艾叶绿之珍稀 看陈巨来之古今
2014-06-10 09:20:36 未知
近年来,随着收藏品和古董艺术品入市人数的不断增多,寿山石资源日益减少,再加上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寿山石价格进一步上涨成为必然,包括田黄、艾叶绿、水坑石、芙蓉石等稀少的品种都成为藏家竞相抢购的珍品。而其中备受各大藏家推崇和喜爱的当推艾叶绿。
艾叶绿产于福建、浙江、辽宁,石色如同艾叶般翠绿。艾叶绿是名贵上品,除质地温透精绝外,它的颜色更是浓艳鲜嫩,翠绿无比。色如艾叶般青翠嫩绿,质又细腻温润、脂凝通灵、莹洁无类,而被人视为珍品、神品特征,肉中闪烁着银色金属沙点,油润厚重,具有六德特点,如同下图所见:
此艾叶绿方章有两绝:一绝是其几乎已绝产几个世纪,艾叶绿在明朝曾排在寿山石第一位,被誉为“寿山三宝”之一。南宋福州知府梁克家《三山志》中记载:“寿山石,洁净如玉……五花石坑,相距数十里,红者、缃者、紫者、髹者,惟艾绿者难得”。明代谢在杭评寿山石以“艾绿”为第一,位置远高于田黄。可见古人十分推崇艾叶绿,甚至尊为寿山石之首,目前出产的艾叶绿主要集中在月尾山,月尾艾叶绿产量也很少,堪称奇珍。
该艾叶绿方章总重量约为2260克,以绿色为主,绿中带黄赫色筋络,在手电光下,透出非常漂亮的绿色(在阳光下,其各个边本身也是透明的)。明代《闽杂记》中有记述:“坑距山里许,石皆五色,水坑以绿为贵,所称艾叶绿也。”另清高兆在《观石录》中曾记载:“方寸一枚,碧若春草,通体艾叶小花,神品。”清毛奇龄《后观石录》中记载艾叶绿二枚,曰其“绿色通明,而底渐至深碧色,独其往处稍白,则艾背叶矣。”“上半如碧玉,下半如红毛玻璃酒瓶,又如西洋玻璃瓶。”与老艾叶颜色相仿,价值不低于田黄石。
二绝为此藏品曾经的主人竟是20世纪我国杰出的篆刻家-陈巨来(1904-1984)。此老先生原名斝,字巨来,后以字行,号墒斋,别署安持,安持老人、牟道人、石鹤居士,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乍浦镇人,寓居上海人。是著名书画家、诗人,其篆刻被人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幼承家学,篆刻初从嘉兴陶惕若,1924年,拜一代宗师赵叔孺先生为师。乃师叔孺赞他“刻印醇厚,元朱文为近代第一”。他自言平生刻印不下三万方,全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及当代书画大家张大千、溥心畲、吴湖帆、叶恭绰、冯超然、张伯驹、谢稚柳等都曾请他刻制元朱文印。他的刻章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不错的市场行情,当时《陈巨来(确斋)印例》中挂单的价格较高,“石章每字二万元,牙章加半(款识二字为度,逾此每字须作一万元计)指明作元朱文加倍(至九字再加半),殳篆、鸟篆加倍,螭文腊封同字例,立索另议,劣石不应”。
根据以上分析,此寿山艾叶绿巨来款印章一是材质名贵,为“寿山三宝”之一,包浆浑厚,老气毕显,石质较软,在阳光下略透明,呈现出一汪浓绿,中间有分布均匀的白色点状结构,局部分布点片状艳绿色,为藏品本身增加了生命的活力。而艾叶绿绝产多年难觅其踪,其珍稀性不言而渝;二是名人之物,从“石以人贵”上讲,它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房之宝。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寿山石,尤其喜欢收藏投资寿山石中的高档稀有品种,因为近年来的寿山石价格一直上涨,据广州隆盛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的专业人士介绍,其艾叶绿巨来款寿山石印章投资收藏的升值空间非常大,其价值不低于田黄。因此,其研究、欣赏和收藏价值都是寿山石之佳作,现将其公之于众,共同鉴赏。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