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漆线雕:指尖上的“漆线”艺术
2014-07-16 16:37:57 未知
上色后的漆线雕进行风干。 王东东/ 图
年轻的作坊师傅正在构思。 王东东/ 图年轻的作坊师傅正在构思。 王东东/ 图
一门老手艺,独一无二,土生土长,集中国三大工艺的特色于一身,具有景德镇陶瓷的古雅、福州脱胎漆器的神韵、北京景泰蓝的华彩,它就是漆线雕。漆线雕一直以来都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工艺,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如今,来自霞浦的陈柯盛夫妇将这门神奇的手艺带到了闽东,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演绎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清晨,走进陈柯盛这间面积不大的漆线雕作坊,这里没有其它作坊的喧嚣也没有工厂的机器轰鸣,只有一片静瑟。工人们或用“漆线”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雕塑图案,或提笔上色,他们神情专注,仿佛一位油画大师正在完成自己毕生最钟爱的画作。
阮淑荣,陈柯盛的妻子,也是这个作坊里所有工艺人的师傅。她18岁远赴漆线雕发源地之一的惠安县张坂镇学习漆线雕技艺,如今已有23年的制作经验。此时,她静坐长桌一角,在一对景德镇瓷瓶上,用条、盘、缠、堆等各种眼花缭乱的手法将白玉般剔透的“漆线”描绘出一幅“龙凤呈祥图”。她告诉记者,漆线雕塑这个工序,最是考验制作者的功底,在坯体上绘图时没有参照的样式,全是按照制作者即时创作,而且图案必须一气呵成,因此她从业20多年还没见过一个雷同的漆线雕作品。
阮淑荣在瓷瓶表面进行漆线雕塑。王东东/ 图
作坊师傅在给作品上色。王东东/ 图作坊师傅在给作品上色。王东东/ 图
“这真的是一门手艺活,制作工序极其复杂,一件精品需耗时几个月甚至数载的专业制作时间都有可能,作坊里的师傅曾经制作过一幅长2.4米宽60公分的“清明上河图”,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作坊的所有人陈柯盛说道。
之所以如此耗时,是因为这种工艺有讲究。而传统泉州漆线雕制作工序主要为:漆线土制作、粉底、设计造型、做底胎、搓线、漆线雕塑、上明漆、粉白土、上安金漆、贴金箔(安金填彩)等10道工序。
就作品的创作设计而言,雕塑是首要的;就艺术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线装饰的技艺才是关键。漆线雕用陈年砖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经反复舂打成为柔软而又富于韧性的泥团,俗称“漆线土”,再由手工搓成“漆线”,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雕出各种精致而浮凸的纹样、图形,是闽南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虽然学艺于闽南,但陈柯盛夫妇却不满足于始终拾人牙慧,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创新才是“漆线雕”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生存发展的需要。于是,经过几年的钻研摸索,他们创作出了龙角直立的祥龙造型和纯金九龙壁两件作品,同时申请了外观专利。如今,陈柯盛夫妇的漆线雕在宁德可谓是小有名气,他们的作品将古老艺术体现在时尚生活中,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欢,而且走进了平常百姓家,成为家装的一大饰品。(记者 王东东)
(责任编辑:刘玲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