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上海泓盛秋拍推出慈禧的御用摄影师裕勋龄与裕德龄影像作品

2014-11-14 16:23:19 未知

  摄影术最早传入中国是在1844年,由当时法国海关总检查长于勒·埃及尔为当时清政府两广总督耆英拍摄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现存国巴黎摄影博物馆中。 1844年,耆英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亦曾提到英、法、美、葡四国使臣曾向他索取“小照”,他将4份“小照”分别赠给他们的事。耆英虽为清室贵族,但思 想较开放,较早地接受当地被某些人称为能“收魂摄魄之妖术”的摄影术,并将其应用到外交活动中。由于照相机有“收魂摄魄之妖术”的谣传,加之女性形象被拍 摄、复制、流传在当时封建时代属于极不名誉之事,所以摄影术传入中国数十年一直未流入宫廷。直到晚清光绪年间,思想开通的珍妃将照相机带进后宫,拍摄不少 照片,珍妃入宫时间是光绪十四年(1888),但是珍妃失势后,其所摄照片几乎都被慈禧所毁,仅余一张正面头像。

  慈禧太后直到进入20世纪之后才开始拍照。1900年“庚子国变”之后,慈禧太后为了同洋人拉拢关系,开始引入一些西洋玩意儿,加之海外归来的御前女官德龄、容龄姐妹亦加以怂恿,打消顾虑,遂留下了许多照片。

 

 裕德龄便服照(左) 慈禧太后和容龄德龄赏雪(中) 妹妹裕容龄(右)

  裕勋龄是清廷驻日、法公使三品卿衔裕庚的次子,经其妹妹德龄、容龄在慈禧面前的举荐,并鉴阅了其为自己两个妹妹和别的宫眷拍的组照之后,即被入招宫中为慈 禧本人拍摄。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出身的裕勋龄,以优雅英俊的气质及休养,正式被慈禧接纳为御用摄影师,也是大清宫廷的首位御用摄影师。目前仅知的慈禧皇太 后的清宫生活影像,全部由他所摄。

 

 庚公使(左) 慈禧的御用摄影师裕勋龄(中) 左二裕庚夫人路易莎·皮尔森(右)

  这在秦瘦鸥1982在期刊《紫禁城》上发表的文章、溥仪写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前半生》、裕容龄的回忆录中得到证实:“有一次,慈禧问我姊妹俩会不会照相, 她想在画像之前先照几张相,从外边找人来照相不很方便。我母亲说:‘她们两人不会照相,奴才勋龄会照相。’慈禧说:‘那很好,明天就让他进来给我照相,照 出相来好让柯姑娘照着画。’” 勋龄亦曾自述:“光绪年间,勋龄及两妹追随先母,同侍宫闱,凡慈禧太后之御照,莫不由仆一人所摄。”

 

 秦瘦鸥(左) 溥仪(中)  我的前半生(右边)

  裕勋龄为慈禧拍照之时还未到而立之年,然而极度近视的他却对人像摄影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摄影在当时主要还是采用玻璃版底片或干片,它的成像程序复杂,全部照相材料均须进口,成本昂贵。难怪对于对容貌和都细节都格外挑剔的慈禧而言,对裕勋龄的个人能力都无比赞赏。

  慈禧对每次拍照都异常重视,在照相前要亲翻历书,选定良辰吉日。在1903年—1906年之间,慈禧共拍了30多张装饰、体态各异的照片,印刷放大成数百 张,每张有25.4厘米长,个别得意之照还放大成76.2厘米的巨照,并让如意馆画师把照片着色,托裱于硬纸板上,以供悬挂和赏赐之用。目前,除了北京故 宫外,流落于民间的慈禧原照已是风毛麟角,因此收藏的价值很大。1990年,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用1.3万英镑从拍卖行购进一张。

  此组为“慈禧贴身御用摄影师——裕勋龄所摄”,经其妹妹裕德龄(慈禧御前女官、光绪洋文老师)收藏,后由洛杉矶艺术品经销商经手妥存,最后为海上著名藏家购藏回国。

  此组珍贵历史档案照片不仅有明确的出版文献、来源著录、详细清单、递藏手札,更具有相当雄厚的学术与历史研究底蕴,几乎件件皆为精品及闻名于世的代表之 作,而且涉及诸多清宫人物及秘辛旧闻,如慈禧太后、隆裕皇后、德龄、蓉龄、四格格、李莲英、崔玉贵、元大奶奶、裕庚夫人、外国公使夫人、为慈禧画像的凯瑟 琳·卡尔、慈禧着不同服饰以各种姿态宫廷室内摆拍、中国早期的“艺术摄影(Cosplay)”——西方极乐世界系列等。

  这些珍贵的影像档案的面世,让世人窥探到了曾统治着这个国家的皇族,其生活的真实面貌。且由于这批照片经由各藏家的妥善保管,今日所见的依旧保存完好,公 私藏家与影像爱好者虽慕名已久,缺难一睹芳容,此次购藏机会当珍之重之。另附带1929年德龄公主签名本《老佛爷》一册,为其亲赠洛杉矶艺术品经销商之私 人藏品。

  此组珍贵影像大体可分为以下数个题材——室内摆拍、大内合影、宫廷陈设、园内赏雪、颐和园中Cosplay等。

  择要细品,其中3张为慈禧太后与德龄公主的合影,另有容龄及裕庚夫人路易莎·皮尔森,可见裕氏三兄妹备受叶赫那拉氏宠爱。

  另有慈禧或端坐或站立于布景之中更替着装所摄之照片8件。这些照片有身穿龙袍的,有穿便服的,也有肩披珠络身着团寿竹叶的,头上梳着“两把头”插满珠翠和 花朵;脚下穿着花盆底鞋,腕上戴满手镯,指间戴满各色珠宝戒指。背后摆放围屏、两旁桌张几案上放钟表、花瓶、水烟袋、痰盂,还有盛满水果的大盘。地面都铺 满花纹显亮的地毯。背面横批书有“大清国当今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太后,光绪癸卯年”,这个爱美的皇后本来把摄影当成个人爱好,但是她 的影像也同时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从中可窥宫廷服饰与文玩之奢华。

  再有《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在颐和园乐寿堂与外国公使夫人合影等两幅(慈禧右手边是当时美国驻北京特使埃德温·赫德·康格的妻子),背面横批书有“大清 国当今圣母皇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光绪癸卯年”,另有凯瑟琳·卡尔为慈禧所绘画像两幅,亦是以德龄与容龄作为替身及蓝本,从中可见夫人路线与西式生活成为 慈禧新的外交武器。

  此外还有慈禧太后乘肩舆出巡、大太监李莲英及崔玉贵开路、隆裕皇后及四格格相伴左右、承光殿内玉佛、颐和园中宝座等真实反映宫廷生活的影像。

  其中,最为珍贵的两件为中国早期的“艺术摄影”——西方极乐世界系列。一件为慈禧扮观音大士像(李莲英及崔玉贵扮两童子),一件为颐和园中荷塘所摄大型 “Cosplay”。对此,清宫档案有着如实记载:“七月十六日海里照相。乘平底船,不要莲。四格格扮善财,穿莲花衣,着下屋绷。莲英扮韦陀,想着带韦陀 盔、行头。三姑娘、五姑娘扮撑船仙女,带渔家罩,穿素白蛇衣服,想着带行头,红绿亦可。船上桨要两个,着花园预备。带竹叶之竹竿十数根,着三顺预备。”此 段记述,除了摄影所必须的造型要素,如光线、构图之类外,还必须要牵涉服装、化妆、道具等戏剧要素,颇像现代影视导演的前期计划,详细而周全。这恐怕是中 国人有史以来的第一张艺术摄影照片。

  裕勋龄拍摄的这些慈禧肖像照和生活娱乐照,在慈禧70大寿(1904年)前,被慈禧悬挂在紫禁城和颐和园等处,作为收藏和赏赐大臣们之用。也因此,这些照片后来流向民间,成为珍贵的历史档案,让中国人终于看到了统治了自己数百年的皇家面孔和他们的生活。

  此套珍贵影像征集自海上著名藏家,几乎所有的影像都有著录和引用到德龄公主(Princess Der Ling)、布兰德(J.O.Bland)、白克浩斯(E.BacKhouse)等早年于海外所出版的重要历史文献中(详见文后文献参考著录)。在 1948年4月5日所出版的生活杂志(Life Magazine)第9、10页中有着明确传承脉络“这批照片由洛杉矶艺术品经销商Baron Ernst von Harringa获得”。后来这批照片则由其传给了儿子A.M. von Harringa。在一封于1979年12月31日寄送给美国洛杉矶马里布的Lisa Taylor的咨询回复信件中写有这批照片来自于德龄公主(裕德龄)的明确说明,随信还寄出了经整理的每幅照片的详细清单以及清晰描述,可谓来源可靠、传 承有序。

  相关新闻报道:《裕勋龄:慈禧御用摄影师》,2010年8月29日,《侨报》。

  相关著录文献:德龄公主著《清宫二年记》《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德龄公主回忆录》。1907年凯瑟琳·卡尔著《慈禧写照记》。1910年田贝著《大清国及其臣民》。1912年濮兰德、贝克豪斯合著《慈禧太后统治下的中国》。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