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访】展望:创造“奇物”,从无到有

2014-11-27 23:02:46 周雪松

展望

艺术家 展望

      (雅昌艺术网讯)从1993-1994年的“中山装”,到1995年开始创作的“假山石”,再到由假山石衍生出的“镜花园”,展望称自己的创作如同树的生长一样,不断向上延伸发展。但从作品面貌上看,每一次的新作都会有很大变化。而最近刚刚在长征空间展出的“应形”系列作品,则可以称得上近年来艺术家展望创作变化最大的一次。

  “应形”系列作品是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的雕塑,通体洁白,体量庞大,从远处看,颇有古典雕塑的崇高感。但近看作品,却几乎打破了所有人对雕塑甚至是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经验。他们看上去有点丑,又非常怪;有时让人想起某种动物,或是龙凤图腾,又像是自然生成的钟乳石;既有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纪念碑性,又有洛可可艺术一般繁复的细节……听到这些反馈时,艺术家说:“这都是我想要的效果。”

展望应形

展望 《应形》

  看似四不像一般的作品,其实却可以说是展望20年创作以来的集大成者。如果说“假山石”是展望以不锈钢模拟自然进行雕塑创作的开始,从“假山石”脱胎出的“镜花园”系列,则是展望用摄影的方式在不锈钢雕塑上捕捉的令他着迷的变幻影像。到了“应形”系列的创作,展望用五年的时间,将自己留在不锈钢雕塑上的变幻影像拍成了数万张照片,并且不停思考这些扭曲变化的镜像与自身雕塑工作的关系。在思考过程中,他挑选了一些自然中又有奇特面貌的照片,在电脑上进行解构分析,并且逐步寻找到了从二维平面到三维雕塑的转换途径。而作品中丰富的细节,则是在“中山装”系列中就有显现。

  最后形成的雕塑样态,其实最象“太岁”。太岁是一种与人类并行生存却又完全不在同一个次元的生命体,据说它是由上千种不同菌种复合而成,历经千年发生的化学反应,在还没确定演化成植物还是动物、蘑菇的时候所形成的样态。它看似是石头,却是一种活的生命体。而太岁恰恰就是展望创作这系列作品的来源和启示。不只是形式上的,更是他要寻找到的一种奇妙的创作内容,一种回归原始的,无法赋予观念的物。剥去了观念的藩篱,展望要表达什么?展览开幕前后,雅昌艺术网记者就“应形”系列作品对展望进行了一次专访。

展望应形

展望 《应形》和《太湖石》

  选择即是创作

  雅昌艺术网:“应形”系列的脱胎于“镜花园”的图像,据说这些图像都是您的影子?

  展望:是的,是我的身体不同的变化,有一种自雕性在里面。

  雅昌艺术网:您自己有摆造型吗?

  展望:不用摆影子自己就变了,所以只要拍就行了。

  雅昌艺术网:这些雕塑都是接近100%地从影像中转换过来的?

  展望:不是人为的加工,是保持自然的加工。我用电脑细化,这样一些细节可以做强烈了,只有电脑可以在不破坏真实的情况下强化他的细节。其他的工具都不行,就会发生改变,尤其是不能手画。

  雅昌艺术网:  您在选择这些图片的时候是从一开始看母片的时候就能判断出来,是不是您想要的效果吗?

  展望:第一步就能看出来。电脑处理只是为了方便做成三维的雕塑。可以说这个雕塑是电脑时代的雕塑,但不是3D打印。

展望应形

展望 《应形》细节部分

  雅昌艺术网:您选择照片也越来越有感觉,知道自己要什么。

  展望:是的,开始我不知道我要怎么弄这个事。总共历程是十年,从拍摄“镜花园”到现在是十年,雕塑做了五年,照片拍了五年。

  雅昌艺术网:我好奇镜像里边的影像怎么选择的。

  展望:太多了,我拍的几千张照片里也挑不出几个。对我来说选择就是艺术创作,创作不光是做雕塑,还有“选择”。镜面里有各种各样的反射,我在选的时候就注定了我关心什么问题,我在思考什么。你看我选择这些你能看出什么?即使我选择了一百个里面也有共性。如果选择一百个里面什么样都有,一定是一个失败的艺术家。这个共性你能看出来吗?

  雅昌艺术网:我看过您和巫老师的访谈,提到“太岁”,从形态上的确能让人联想到这个。

  展望:就是这么选择的,如果没有关系就不要了。这是一个很严密的过程,艺术家的选择的严密和跟科学研究的精密度是一致的,只不过是不是用数学计算而已。

展望应形

展望 《应形》

  太岁的启示

  雅昌艺术网:您觉得太岁和您的雕塑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展望:太岁给我的是一种启示,这种启示不是一个形式主义的东西,必须要有内容,否则一步之差什么都不是了。这种内容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再现现实主义,而是本身就带有创造性的内容——没有人使用过。在我读懂太岁后,它为我继续实践我的新雕塑提供了一个自然的依据,虽然是奇物,但也具备某种特殊的生存逻辑,这个逻辑被我转嫁成创作的理由,从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东西,到让它能够独立生存,像培养小孩似的,从小长到大。

  雅昌艺术网:作品的材质是汉白玉?

  展望:有一件是汉白玉,其他的是替代材料。很大的汉白玉将来只能固定在一个位置永久摆放。所以我这个展览不是一个商业性的展览。

  雅昌艺术网:选择汉白玉也是有原因的吧?

  展望:考虑了很久,我实验了很多种材料。材料并不那么重要,一个重要的事是这种纪念碑性。为什么最后选择石头?一方面,原来我的不锈钢石头是从石头来,最后从不锈钢石头里又诞生出石头,这一点有意思。另外一方面,石头的纪念碑和永恒性,跟“莫名其妙”这件事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和张力,都比较直接,所以考虑很久。

  我特期待开幕以后听观众的反应,这是艺术家最享受的时候,不是听夸奖,而是通过观众反映,我能知道人是不是从这个作品做了一个新的经验和新的思考。

展望应形

展望 《应形》系列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从我的角度来说,它们似乎在我的视觉经验之外,甚至会觉得有点儿丑。但它又不住地引起人的联想,比如有一件看起来有点儿像龙和凤。

  展望:有没有想到文艺复兴、巴洛克、石头、假山石、或钟乳石?

  雅昌艺术网:似乎都有。

  展望:一切的文化经验在里边都有所体现。太岁也是这样,你可以想到任何事物,人、动物、灵芝、植物,可是他什么都不是。

  雅昌艺术网:应该说这种形态还是比较自然的。

  展望:反射也是自然形成的,不是我生拉硬造的。只有雕塑后面是我推敲了一些的,那个不重要,关键是正面。就像太湖石一样,它们背靠大地长起来,主要长了三面。雕塑不一定是四面观看,在中国欣赏太湖石都是欣赏三面,欣赏四面的很少。

  因为雕塑的原型就不是完全立体的,而是来自于镜像,石头镜里映射的物体都是斜的,所以这个雕塑其实提供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维,而是有点儿像立体浮雕,或者说是一个镜像雕塑。

展望应形

展望 《应形》系列 展览现场

  谦卑地来到它面前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览新闻稿里,您的一个阐述很有意思,就是您“很谦卑地到这个作品面前……”

  展望:在拍摄的时候,如果你带着一种知识的光环、文化的光环,看这东西就会一笑了之,觉得就是一个影,不管好看,丑或者是奇怪,看过了就过去了。只有谦卑才让你可以放弃文化的武装,看到你要的东西。就跟你看我的雕塑是一样的,如果不放弃你文化的伪装就看不懂。因为它是在你经验之外的事,你才能看懂。

  我拍照的经验跟观众看我作品的经验是一样的。我花了那么长时间去看才慢慢接受、欣赏它,观众也不可能第一眼什么都明白了。我每次作品出现以后,观众都得看几年,想几年,才能基本了解那个感觉。当年做不锈钢假山石也是这样的。

  雅昌艺术网:不一样是,之前的太湖石至少大家脑子里边对太湖石这种东西本来就有印象,只不过当它的表面变成镜面以后,让我们对它产生了一种陌生感。而这次的作品我们根本找不到一个母版去参考。

  展望:又进化了一步,这次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太湖石有文化背景,虽然那个文化背景是表面的,实际上它跟今天你看到的东西是一回事,都是跟人类社会现实对不上的东西。只不过太湖石人们习惯给它赋予一些东西,而这个还没有来得及被赋予什么。

  雅昌艺术网:从这个材质上看原来的不锈钢给大家一种很当代的感觉。镜面可以映照现实,观众自发的赋予很多跟当代相关的东西,今天的这个东西没法去赋予。

  展望:它不让你赋予,这个展览的题目就是这个意思,只能应形,不能强加任何意思。“应”是被动的,你不放弃经验就没法跟着形走,跟我创作的经验是一样的。我厌烦了当代艺术一天到晚搞方案,很多观念已经空壳化了。所以我想从头开始,人类最早的感觉去寻找,去创造新的经验。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周雪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