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碧珊粉彩鱼藻瓷板画
2014-12-31 21:16:10 何小麟
邓碧珊(1874—l930),字辟寰,号铁肩子,民国绘瓷名家“珠山八友”之一,又是“珠山八友”之首王琦之师。邓是清末秀才,文化学养与书法功力甚深,在“珠山八友”中首屈一指;诗书画印样样精通,深得景德镇绘瓷艺人的敬重。邓氏敢为人先,在景德镇首创使用九宫格绘瓷板人物肖像,可惜在战乱中英年早逝。
邓碧珊绘粉彩鱼藻独辟蹊径,自成大家,开瓷艺鱼藻文人画之先河,在景德镇乃至中国瓷艺界仍属首创。其所画鱼藻形态真实,栩栩如生;所作“游鱼”相互关联,来往有势,“游而不散”。他受宋画风格的影响较深,又在传统基础上革新、改良。邓氏瓷艺鱼藻文人画审美情结浓郁:画面意境深幽,笔法苍劲、老辣、精致,设色清新、淡雅,无愧享有“鱼王”之美誉。
邓碧珊创作粉彩鱼藻讲究诗、书、画、印全佳,个人风格突出。他追求审美意趣,反映历史时代风貌,常常将儒、道精神结合在自己的绘瓷艺术之中。其作品有准确的造型能力,丰富的想象,完美和谐,充满活力并产生强烈的视觉震撼。他把中国景德镇的粉彩鱼藻陶瓷艺术推向历史高点,对身后的几代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追仿者众多,但其鱼藻艺术造诣至今无人超越。其常用印有“碧珊”、“小溪钓徒”、“之印”、“邓氏”、“平戎”、“邓碧珊画”等。
这件邓碧珊粉彩鱼藻纹瓷板画,画面尺寸36×25厘米。瓷板画面生动有趣:画中一轮明月倒映水中,月影荡漾;两丛水藻摇曳,枝叶繁盛,纹理丰富,层次多变;大小五条游鱼姿态各异逐水动浪,玩耍游弋于藻丛浮萍之中,展示了作者高度娴熟的技巧,令观者无不由衷赞叹!从这件瓷画中,不难发现邓碧珊清丽高雅独特的艺术风格。
邓碧珊画鱼藻得其形更得其神,鱼藻绘制独具功力。无论是鱼鳞的疏密排列,还是明暗关系,乃至鱼之尾、鳃、鳍,都体现了他一贯的风格。画面布局考究,鱼与藻构图合适,位置远近块面大小安排十分精到。五尾鱼悠游在几簇藻萍之间,生机盎然。鱼群聚首嬉戏、遥相呼应、游而不散。画面墨色淋漓酣畅,鱼的质感和色态、片鳞细草生动雅致,水藻茎叶粗细相间,堪称细微之处见精神。用墨绿添色,浓淡相宜,画面上的题诗、落款及印章,位置等亦颇有章法。
瓷画左上角留白处题七绝诗一首:眼似珍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沉。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岁月深。款识“丙寅仲夏月之上濣望日铁肩子邓碧珊画于珠山客邸”。诗文书法行楷功力甚深,笔力雄浑苍劲、老辣流畅,与画面相得益彰,文人画品位大为提升。所题诗文内容意境深幽,意趣动人,极富想象力,读来回味无穷。以江湖深远,鱼跃龙门之神话典故暗契儒学文人之情志尤为巧妙,令人拍案叫绝,赞叹不已。钤印有白文“邓氏”,创作时间(丙寅年)为1926年,邓碧珊英年早逝,其鱼藻瓷艺画作传世不多。
(责任编辑:杨凤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