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笔记】对话张君:日本金属壶的收藏与投资要点
2015-02-25 08:31:34 王歌
二代藏六造凤首夔纹金壶(匡时拍卖 184万元成交)
导言:近年来,在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包括金壶、银壶和铁壶在内的日本金属壶平凡光顾拍场,备受追捧,一举打破紫砂壶垄断茶具专场的局面。据悉这些传统手工打制的金属壶于2008年首登中国艺术品市场时,因国人不识而屡遭败绩。然而仅仅五六年时间,这些由日本输入的“金属疙瘩”便受到藏家广泛青睐,多家拍卖机构接踵而至地将它们搬上拍台。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西泠拍卖等或相继推出日本金属壶专场,或将它们与紫砂壶联袂设置在“近代茶道具专场”中。目前,在大陆拍卖中,拍价最高的金属壶是北京匡时在12年秋季拍出的二代藏六造凤首夔纹金壶以184万成交。
二代藏六造汉凤盒式银壶(关西2014秋拍拍品)
随着茶文化爱好者增多,不仅中国紫砂壶需求旺盛,日本金属壶也在茶文化中成为显赫一员,堪称茶道重器和收藏佳品,出现“好壶难求”的情况。相关信息显示:日本金属壶制作在江户时期已很成型,距今有数百年的历史。从幕府到明治时期,金属壶在日本的使用更加普遍。由于是手工制作,许多金属壶单件都具有唯一性,尤其历代名师纯手工打造的精品甚至成为百年难遇的珍品。
大众对日本金属壶的喜爱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壶的使用功能和审美性,聚雕塑、绘画、书法、镶嵌工艺于一身。然而说起它的制作工艺之难,殊不知一个修业15年以上制作者,需要80道以上的工序才能独自完成一把壶,如果想要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壶身上,则需要修业三四十年。正因如此,金属壶承载了历史和茶文化的精髓。日前,记者巧遇在日本多年的艺术品商人张君,他二十多年前由浙江求学于日本,学成之后便投身艺术市场,对日本金属壶颇有研究。求教于他也许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金属壶精湛手工艺,厘清收藏和投资方面的盲区。
雅昌艺术网:用金、银和铁等金属制作的日本金属壶在中国拍卖市场频繁现身,我想知道这种壶的制作在日本有多少年的历史,工艺发源于什么时候?它的打造工艺又是什么样的?
张君:我先告诉你,这些金属壶的制作工艺是全手工制作的,并且大多是一次性成型的。例如金银壶,就是拿一块金子或者一整块银子慢慢敲打而成的。就连嘴和把儿也都与壶身整体一次性敲打完成。因为并非后期镶嵌,所以你看不到接痕。人们通常称这种工艺叫“一块打”。这种“一块打”工艺应该很古老,虽然江户时期有成熟产品,但往前追溯有近千年的历史。可惜的是,“一块打”并没有延续到今天,随着最后的工艺大师北村静香故去,这门古老的工艺也随他而去。
二代藏六造汉凤盒式银壶(关西2014秋拍拍品)
雅昌艺术网:如果这门技艺已经失传,那目前日本的金属壶工艺的承传又是什么状况?有作伪的吗?
张君:依然在生产,也还是用古老的形式在敲打,只不过壶嘴或壶把需要后来焊接,不能“一块打”了。技艺的短缺也就导致了老茶具的不可复制性,所以现在想找一些保存完好的老式金银壶是很难的,其价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作伪不可避免,尤其是仿名人款的。所以需要谨慎购买,最好找经验足的行家或者信誉好的拍卖行。
雅昌艺术网:随着日本金属壶名声鹊起,国内拍卖屡屡出现它们的身影。那么这些金属壶在它的发源地又呈现什么样的交易情形?什么样的人群在购买?中国人会千里迢迢赶往日本获取一把心仪的壶吗?我看到即将举槌的关西拍卖呈现了许多金属壶,您觉得它会吸引什么样的人群?
龟文堂铃木光重富士山下银镶嵌铁壶(关西2014秋拍拍品)
张君:我没有做精确的统计,但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对精美的壶报有好感。对日本来说,金属壶从来就是他们交易的大项之一。而中国如今兴起茶道热,自然也促进了金属壶市场。但是现在中国的茶道文化遗失得太多,有颇长的路要走。我也浏览了关西拍卖茶道专场的信息,壶的质量还是非常高的,一些名家之作,如:铃木光重、龙文堂等属非常少见之物品(见图),很多拍品还来自中川净益家族等日本的大家族。
七代中川凈益造南镣云凤凰雕银壶(关西拍卖2014秋拍拍品)
雅昌艺术网: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茶文化,紫砂壶成为不可或缺的载体和工具。一提到茶文化就让人们联想到紫砂壶散发出来的氤氲茶香。当金银壶或者是铁壶加入到以紫砂文化为主的茶文化圈中来,会有哪些不同?
张君:这个问题非常好。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金银壶和铁壶都是在沏茶过程当中是用来烧水,而不是直接泡茶的。泡茶依然是用紫砂壶,或者瓷壶等其他类型的茶壶。我们会发现一些体量很小的金壶,这种壶即是把茶叶放在里边直接冲泡的,如果是一把大的金壶就一定不是泡茶,肯定而烧水用的,银壶、铁壶也一样。
雅昌艺术网:用这些金属壶烧出来的水会有什么不同吗?
张君:用金属壶装水,在底下铁炉中放上炭而不是明火,水是慢慢炖开的。 用金、银、铁壶煮过的水含有二价铁离子,会出现山泉水效应,口感圆润、甘甜,可有效提升茶的口感。同时,一把带有浮雕图案或者其他能够演释 “中国画” 的日本老壶,会让人感到身心愉悦,对身体健康有莫大好处。
雅昌艺术网:金壶、银壶、铁壶有三种材质烧出的水有没有什么区别?
张君:差别不是特别大,口感上会微微有所区别;但传热会有区别,导热最快的是金壶。因为用的不是明火,就会格外强调金属的导热性。
雅昌艺术网:用贵金属制作茶壶增加了饮茶的奢侈性。可以认为用金子或银子加工出来的茶壶是奢侈品吗?
张君:在日本的茶道中,金银壶属于高档次的东西,都是供给有档次有身份的人使用的,普通人用不起。你想想,首先都是全手工制作,产量有限;再加上本身就是贵金属,价值昂贵。所以这也导致了今天市场上流通的优质金属壶非常有限。
雅昌艺术网:金属壶的定价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张君:主要有三点:其一是否为名家制作,其二原料的贵贱和工艺的复杂,其三就是造型美观程度。壶呈现出的样式有很多种,使用功能各有不同。如果是喝酒用的铫子,其经济价值会低很多;而专用于茶道的,就会贵很多,因为和文化沾边。总而言之,名家工艺加之稀缺性都会使一把金属壶不可多得。在收藏市场中,“名人效应”一直是评判藏品价值的标准之一,而收藏日本铁壶也讲究“名堂名师”。日本铁壶分为“京都壶”与“南部壶”。京都壶以收藏品居多,以龟文堂、龙文堂、金寿堂、光玉堂四大堂号为代表。而南部壶则是日用茶具。当然也会与市场审美和一定时间段盛行的风气有关,以瓷器类比,前几年流行明清官窑,但可能下个十年,就会是老窑当道。
雅昌艺术网:以您的观察,这些金银壶被买家拿到手,是用来烧水喝茶还是会考虑投资而加以收藏?
张君:两种可能性都有,但直接用于饮茶似乎更容易被采纳。在我所认识的朋友中多是真实地用于泡茶。试想一下,朋友围坐一圈,金属壶蒸腾出来的热气更能增加亲和的气氛。最近中国茶文化盛行,聚众效应和传导效应让大家争先恐后地把金银壶买回家泡茶。
当然,烧水的时候用金银壶为好,水质非常柔软,产生离子。金壶档次最高,外加传导速度快,水很快就热了。如果从材质上考虑,金壶、银壶是最佳选择。当然名人制作一直都是最大卖点,制作工匠都会落款于壶内。但是也要格外留意仿品。
雅昌艺术网:金银壶在日本发展的历史一定伴随日本茶道的发展,大概一个什么样的脉络?
张君:从镰仓时期开始,日本的茶道就兴起了。经过沉淀以后,到江户时期茶道最为盛行。在日本茶道是一种通过品茶艺术来接待宾客、交谊、恳亲的特殊礼节。茶道不仅要求有幽雅自然的环境,而且有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程序。日本人把茶道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几乎是可以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雅昌艺术网:那么在日本茶道发展的各个时期,金银壶在形制上有什么变化?各个时期的金属壶的价位会有不同吗?近年来金属壶市场的市场发展状况如何?
张君:最早年的壶是质朴的造型,素纹为主,不用很多装饰。后来文人或者是当时的将军、幡主把各种各样的审美要求附加在金属壶上,使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素为主一跃变为追求华丽的装饰,施以刻花或镶嵌工艺,让这门金属的制作工艺尽显奢华。到了江户后期,工艺极尽精细;明治以降,金工达到极致,成为世界最好。其实,在日本壶艺上,很多技术来自于中国,可惜的是,当日本完全借鉴和继承了中国传统工艺并把它发展到高点的时候,中国却失掉了这项技术。
早几年一些制作非常花哨的壶非常走俏,而这几年一些典雅的造型开始受到青睐。当中国盛行茶道的时候,包括日本金属壶在内的茶具便开始被追捧,嘉德以及保利的茶具专场中,常常涌满了买茶具的人,也有很多人直接前往日本购置心仪的茶壶。当然其中有很多是来凑热闹的。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听人说金壶好,于是到日本,一口气买了六把;后来被告知银壶好,他便又买银壶了;当铁壶加包银的壶被渲染一通后,他又买了很多。他们的购藏行为也影响了金属壶的市场价位。但金银壶的市场的确一直在抬升过程中。
雅昌艺术网:那您怎么判断金属壶未来的市场变化?
张君:市场由趋于成熟到好的壶逐年上涨,普通的壶会被淘汰,精品壶一旦被藏家收藏,就很难再回到市场流通,也此沉淀下去。
早年台湾市场一直有人收,所以导致一批精品沉淀下去。现在中国很多藏家也在收,又会导致精品沉淀。由于茶道、茶文化未来还会有长足的发展,所以,精品壶的稀缺导致价格只有上升不会下降。如果去问问拍卖行的征集情况,他们一定会告诉你:精品壶一壶难求。但是茶道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坚持,这一文化的复兴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