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书画收藏与鉴赏:《谢郎帖》

2015-04-30 12:47:51 未知

  

蔡襄行书《谢郎帖》

  释文:

  谢郎春初将领大娘以下各安。年下朱长官亦来泉州诊候。今见服药,日觉瘦倦,至于人事,都置之不复关意。眼昏不作书,然少宾客,省出入,如此情悰可知也。不一一。襄送。正月十日。

  蔡襄这件手札,书于他在泉州的第二任期内,时间是嘉祐三年(1058年)夏至嘉祐五年(1060年)秋,故才有两次书于“正月十日”的可能。蔡襄这阶段47至49岁,其书法达到成熟,此时期的《扈从帖》(皇祐四年,1052年)、《安道帖》(至和二年,1055年)、《澄心堂纸帖》(嘉祐七年,1062年),均可谓蔡襄手札的上品。

  《谢郎帖》,纵26.5厘米,横29.1厘米,行书9行70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与书者“谢郎”,是蔡襄长婿谢仲规,这是封在正月十日写给他的信。由内容看,蔡襄染恙,体况不佳,言语上并不投入。从书法看,字形上有褚遂良的体势,下笔柔软,结字偏零碎,似秋叶离落寒枝。蔡襄信中自谓“眼昏不作书”,可能这也是该札落笔不准的客观原因。大大的一个“药”字十分传神,想远方的女婿透过这些文字就可理解亡子丧妻的岳父此刻的心绪。

  时代与风尚所致,蔡襄的书学道路,是从周越开始的,这让他早期的字迹失于柔媚。但他勤勉,学养又高,这点欧阳修和苏轼都有肯定的评论。蔡襄在书法上的辛勤让人敬佩,若测量一位书家的法度与创造性,蔡襄前者大于后者,导致他写字对细节的经营盖过了自我风格的营造。回到《谢郎帖》,蔡襄通过这封信,向女婿描述自己的近况,也算是新年的问候。这种与书法较量无关的人的情意,即便冷落,也是本文笔者想客观呈现给读者的。

  蔡襄是位从容守正的书家。他的书法地位虽几经起落,抛开“勒字”、“少年女子”、“闺房态度”这些蔡氏身后的论点,他自身的书法实践和为振奋并不理想的北宋书坛而做的努力,仍值得重视。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程立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