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昌讲堂第1641期】高阳:条理与反复 对比与调和
2015-06-06 08:37:40 毛悦
高阳 敦煌艺术研究专家
条理与反复,条理与反复能够使图案显示出整齐有秩序的美,指的是同一纹样在一个画面中有秩序地反复出现,一种规律与节奏,主要表现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这个也是一个美洲的彩陶纹样,反复排列的造型,实际上作为构图来说它是一个旋转对称,然后这三个鸟同样的造型它反复地重复出现,体现出反复之美,继续往下。
这个我特别喜欢的一个纹样,它也是美洲的彩绘陶钵,这个中间构图非常别致,一条蛇,实际上这个纹样的敏感也是来源于自然,在自然界中看着群鸟去攻击个蛇,他把它概括为纹样,比较几何一点,但是这种几何化并不显得特别突兀,很简洁,变形的也很大胆,这些小鸟围绕着这个蛇好像在捕捉这个蛇,从中心旋转,我们看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反复出现的造型,又有一个由大到小的简便,体现出一种条理,这种渐变,相同的造型、渐变的排列实际上就是一种反复与条理的这种规定性的美感。
还是刚才那个,这就是它的色彩丰富而具有条理性,重复地出现、反复地出现,交错地出现,这个就不多说了,我也要节省一些时间,不要搞得太长了。
敦煌藻井
二方连续中的反复与条理,二方连续有一个骨架,然后在这个骨骼中,波状骨架中会有一些反复出现的造型,形成一种反复与条理,下面那个图表现得更充分一点,在波浪状的骨架中一个单元反复重复地出现,这也都是当年我们跟常先生学习敦煌图案临摹并创作常做的一些纹样。
接着往下,平齐,这是四方连续出现的反复于条理,刚才我说的大雁的原始的灵感来源就是来源于这个,敦煌的平齐图案,这一个单元平谱开来,不断地重复,他们互相的方向的,两两相对,他的色彩的互相交替都体现出反复与条理这个形美的法则。
这个是我找的景泰蓝的作品,这个是元代,网站上介绍的是元代的鼎式炉,这里边同样也有,其实它鼎身上的纹样算是一个二方连续,边缘也是二方连续,顶足上它也有反复,反复出现的相同或者相似的小花纹样,它也体现反复与条理。
沈阳故宫画珐琅缠枝花卉万寿无疆盘
右边这是一个盘子,这也是古代传统的景泰蓝,我们看到这种反复出现的纹样是对称式的构图,反复出现的纹样,这里边饰上也是两组一一的重复的纹样,所以说在反复与条理的法则在传统的设计中应用的也是很多的。
景泰蓝和平颂宝鉴
这个是钱美华大师的作品,他的景泰蓝和平颂宝剑,这里也是主要说反复与条理,边上的这个团花,中间的这个华文都是一种繁复,然后大小的交错,大下的比例体现出条理,还有就是和平鸽,因为跟常老师那个作品一样和平鸽是她这个作品的主题,所以在中心最醒目的地方有和平鸽纹样,然后又反复出现在外圈的团花的中心,反复条理形式美法则为的是什么?为的是突出主题,图出这个核心的内容,所以内容决定形式,而形式的美感的体现一定是有效的反映这个主题内容,在这个前提下,这个形式才有意义,否则只是空洞地去表现一些形式,去滥用一些形式,这个作品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
对比与调和,对比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各种不同的东西各显其美,而对比的表现形式也是体现在造型、构图和色彩这三个方面,造型方面,造型的大小、轻重、粗细、疏密、曲直、凹凸这些都是对比的因素,构图方面有构图上的虚实对比,方向对比、聚散对比,色彩方面有色彩的明度、纯度和色相这三个方面的对比。
西汉金银错铜车饰图案
这个是西汉的金银错铜车式图案,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古代图案,小小的一个铜车式上,这也是金属装饰工艺,跟咱们景泰蓝差不多,只不过是金银错。这里边的形象非常得众多,这里边包含着到小、疏密、动静,各种各样的对比,但是他有机地把它组合在一个画面之,他在构图上,但是这个画面是一个线描杆,没有色彩,他的色彩同样也是对比中有统一这样的效果。
民间艺术更强调色彩的鲜明对比,这几个找的例子都是民间的织绣,包括宾间的玩具,陕西奉贤的民间泥据,色彩非常鲜明,鲜艳的对比,但是同样整体色调是非常突出整体的红色调点缀少量的绿、蓝,在整体统一之中形成鲜明的对比,看到这个作品我就想起敦煌北朝时候的壁画,也是一个土红的底子作为基本的色调,里边有少量的石青和石绿,一个是敦煌艺术,一个是西南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但是他们体现出来的艺术规律、形式美法则是一样的,在大的色调统一的基础上用少量的鲜明的对比色来形成一种变化,形成一种画面的节奏,所以说我们掌握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历代的装饰图案以及我们今天在从传统中借鉴来进行创新的设计都需要掌握这个美的规律,而且把这个美的规律用在实处,用在最恰当的地方。
调和指的是把构成对比的因素协调统一,造型上,造型大小均等,形态相似的形可以产生调和,如果大小不均等,形态也不想死,那么加强主要造型、减弱次要造型就会主体突出,也能够产生调和。刚才常先生那个景泰蓝和平鸽大盘,就是主要造型和平鸽的部分她要加强,然后那些散点小花,那个造型实际上是减弱的,包括色彩明暗的搭配、安排也同样要加强主体,减弱次要。色彩上色相接近、色调统一可产生调和,如果色彩对比很强就要调整色彩面积达小纯度调和,如色系的色彩分割也能产生调和,描绘手法的统一也能产生画面的调和,我们景泰蓝这个设计一般来说景泰蓝的色彩都要富丽划归,而且由于它的工艺在色彩用的套色上可以不受很多的限制,所以它的色彩用得也很多,但是景泰蓝体现它华贵的金线其实是在工艺中起到了调和的作用。而那些鲜明、丰富的色彩有了这个金色的轮廓线的这种勾勒,这种勾边就把这些对比可能很强的,而且也很繁杂的色彩统一在一个调子里,这也是这个工艺本身所给他带来的形式美的一个因素。
古埃及壁画
好,这个就是刚才我说的敦煌北朝、北违时期的说法图,他就是主色调是调和的,形大小基本上均等,而且描绘手法也是相似的,就形成了形的调和还有主色调的调和,少量的石绿跟土红只是在大的调子里边少量颜色加进去的对比,它不会显得繁杂、混乱或者是刺激。这个就是同类色,这是古埃及壁画,古埃及壁画画面上就是就是一个色系的同类色,把深浅不等的褐、土红、土黄,同类色它自己就会形成自身的对比和调和。
民间木板年画则是在画面中要运用大量的对比色或者补色,跟景泰蓝一样,他用的宏阔先不是金色的线而是黑色的线,因为所有的木板年画都有一个墨线版,这个墨线起到了调和鲜明色彩的作用,而且这个色彩鲜艳的色彩同样也是小面积地出现在画面的各个部分,就像敦煌凿井一样,把它分割成小的面积,均匀地反复地交错地出现来实现对比色的调和。
我们又来举景泰蓝的例子,左边和右边的这个是,这个对比的因素多一些,黄的地子,上面有鲜艳的红色,包括这些流云,里边有冷色,蓝的、绿的等等的,整个是一个对比色的效果,但是同样套注重了这种色彩的比重,暖色还是占主体,你看这是一个明黄的调子,里边主体的形象这些个形象蝙蝠,也是暖色的,冷色只是少量的面积,在流云上边很少的面积作为一种对比,所以在统一中有一点变化。
右边这件作品是同类似,整个都是红调子,都是暖调子,所以它自身本身自然的就形成了一个和谐的色调,因为景泰蓝也不一定都是花花绿绿的,以前我老觉得太花花绿绿的,实际上这些和谐的色调反而显得更加高雅和庄重,像APEC的礼品也是同样的处理,这个也是景泰蓝色彩的调和之美,我个人很喜欢有调和性的,色调比较整体的,体现出整体美感。
(责任编辑:陈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