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家故事】孙永行:从买“小铜钱”到梳理地方钱币
2015-08-31 14:05:41 贾可
导言:当被问及作为一个从初中时代开始就开始骑着自行车到村中买古钱币的孙永行,到底被这些已经不能流通的钱币是哪里吸引了的时候,能看出他其实也不是很明确,最终说了一个他自己觉得合理的理由:“可能和父亲在银行系统工作了一辈子这件事有关”。
孙永行从小被古钱币的魅力所吸引,在85年参加工作有了稳定收入就开始不断的通过各种渠道买回古钱币,到现在孙永行在闲暇时还会开车和夫人一起四处拜访古钱币藏家,不时有所收获。在2014年,山东临淄当地政府主导兴建了一个民间博物馆聚落,其中包括16家民间博物馆,被标为5号院的大顺世界钱币博物馆由大顺集团出资建设,馆内收藏了各种钱币2万余枚被梳理的系统、清晰,这个工作由孙永行一手操办,收藏钱币、梳理当地钱币的发展史几乎占据他所有的工作之余的时间。
从买“小铜钱”到梳理地方钱币发展史
“年轻的时候开始收藏的时候没有可靠的资料可以参考,我记得当时买来参考的线装书还都是银元的标价,没有有系统介绍齐地地方古币的书可以当做参考。开始的时候说是乱买一点也不夸张,收藏了多年后才逐渐形成了体系收藏的概念,才开始有目标的买东西”。一直在企业担任职务的孙永行,从开始的单纯喜爱看到顺眼的“小铜钱”就买,到现在的能够与高校的古文字、考古方向的专家合作编撰《齐地贝币》、《临淄地方币》等有业界典籍意义的专业书籍,用了三十年的时间。
临淄是齐国故都,先秦时期齐国国力强盛,国力体现在经济的最明显表现就是货币,几乎可以说在秦统一全国货币之前,齐国的“三字刀币”已经可以当做全国通用的货币了。也因此,先秦时期的齐国的刀币产量巨大,2015年再往前一二十年,当地农民开个田都能挖出大量的古钱。在这种环境下,让孙永行将齐国时期的货币发展史梳理成系统成为了可能。在2015年还将有一本《齐国刀币》发行,据孙永行说,这本书中收录了一百把齐国的“三字刀币”,并重新将“齐国三字刀”币定义为“齐国大刀”,书中详细叙述了每把刀币的来历、考证来源,比如哪几件是从台湾购回、哪件由博物馆提供的资料、哪件的考证是来自于哪一位专家,是他二十年积累的结晶。
孙永行多年来和临淄的藏家、几位对齐国古钱币感兴趣的考古及文字专家交流,才形成了现在的知识体系,也是这个知识体系支撑他近三年开始编撰的几本关于钱币的著作。“一开始我是主动去和业内的专家们交流,后来专家们有需要时也会主动来找我,毕竟实物在我这里。这些你来我往的交流,是后来合作著书的基本条件。”
已经将藏品梳理进了博物馆进行展示,并把自己的收藏梳理成书,对孙永行来说,最大的影响无疑是其他藏家对他的态度,对他钱币藏家身份的认同,这让太少飞。“虽然有了这个馆,但我个人还是和以前一样,该上班上班,该买就买,个人的经济实力和眼界在那里,不高不低,走一步算一步。”眼高手低,是孙永行认为作为一个藏家最基本的素质。
拍场“斗智斗勇”
从年轻时候骑着自行车到村中“铲地皮”,到现在和朋友一起跑拍卖会,支撑他的动力,更多的还是对于家乡的认同,有了认同才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他收藏动力的很重要组成部分。从开始有目的的收藏古币,只要孙永行得到了消息,在哪个拍卖会上出现了山东的古币,孙永行一定要去看看,特别是手中没有的“断代品”。“曾经在香港的拍场上出现了一件现存世量不会超过五个的‘山东二十文’,就私下和大陆去的几个朋友商量了一下,订了互不相争口头协议,最终和一位德国买家竞争,以48万港币拍了下来,事后算了一下正常拍的话起码要到150万港币。”拍场的“老手们”都有类似“斗智斗勇”的经历,用孙永行的话来说就是“光用钱去砸,再多的钱也不够”。
在孙永行这里,这种对家乡的责任感,不只体现在对于本地出土的古币上。“1997年我从嘉德拍回来一方宋人的‘蹴鞠镜’,在拍场上和一个英国买家‘贴身肉搏’了一把。发源自临淄蹴鞠是最早的足球,这让所有的临淄人都感到自豪,只要能证明蹴鞠发源于此的事情就让我们都会尽自己的力量。”
除了乡土情怀,孙永行和任何一个有体系收藏意志的藏家一样,都想将充满自己人生每一刻经历的藏品成体系的得到“圆满”,这种欲望有时候会让孙永行对某一件古币日日挂心。“有一把齐国的刀币(编者注:古币的一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币制,废贝、刀、布等币)中的‘币王’——‘举邦法化’用了十七年的时间才拿到手,十七年前知道这把刀币时一家机构以两万人民币想从一位藏家手里收购,等机构准备好两万人民币来了,藏家又改报价为两万美金,只得不了了之。后来这位藏家开价四万美金,在汇率一比十一的时代,四万美金就是四十余万人民币。在知道这把‘币王’十七年以后,才有实力从那位藏家手里拿到。”
碰撞与实践
真正成系列收藏高档钱币的藏家并不多,每个城市可能只有几个人,孙永行觉得对于一个民间的收藏者来说,对于社会的贡献是一种荣耀,最起码保护流传下来的文物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彻底失去,“放在博物馆里的钱币或者将来能传给我儿子的这些收藏,最终还是留给社会的财产。在临淄这种大量出土文物的地方,民间收藏保护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不仅仅指的是钱币实物,还包括整理成的文字。”
钱币收藏带来的的充实感,支撑着孙永行现在的工作:“几千年的东西传到现在,没有被破坏,而且被保存的很好,我感觉到自己是个功臣。最大因素,还是喜欢,所有的古币都是因为收藏的欲望才到我手里的,可是在以前我没有意识到,这些因为收藏而积累的知识,其实已经融到了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责任编辑:贾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