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昌快讯】国际语境下素描的内涵和外延 中英艺术家“素描的形态 ”再探讨
2015-12-01 18:10:03 刘爽 曾丹妮(实习)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12月1日,《素描的形态》——《来自英国的当代素描》《走进中国的学院素描》在西安美术馆B馆2层开幕,开幕式由西安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部主任、《走进中国的学院素描》策展人张元稼主持。参加开幕式的西安美术学院领导有郭线庐院长、副院长韩宝生、贺荣敏、姜怡翔、李四军、宋晓峰、院长助理吴昊,以及各部系的负责人。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开幕式致辞
西安美院造型艺术部主任、展览中方策展人张元稼做开幕主持
《素描的形态》中英国际素描交流展英方策展人代表马尔科·卡利发言。他同时主持了《素描工作坊》的教学活动
开幕最后一项仪式是进行赠画仪式。由英方艺术家罗伯特·布莱斯曼先生向西安美术学院捐赠他的作品,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贺荣敏先生代表院方接受罗伯特先生的作品并颁发收藏证书。
西安美院副院长韩宝生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现场
英国当代素描和中国学院素描同场交辉
自文艺复兴以来,素描(Disegno)一直被认为是造型艺术家获得视觉形式的基本手段。艺术家感知世界体认内心所获的原初意象首先发轫于素描并呈现最初的形象,素描不但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被艺术家珍视为孕育自身艺术语言的母体。
西安美院造型艺术部主任、本次展览中方策展人张元稼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素描概念的外延在不断地放大与延伸,不同意识形态与人文背景的差异,导致素描形态呈现出多样态格局。“在此背景下,西安美术学院主办了《素描的形态》中英国际素描交流展,100位中、英艺术家,400余幅素描作品的精彩呈现,比照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对素描的理解,力图展现多样态的背后艺术家对素描所秉持的根本看法。英方参展艺术家有著名的卢西恩·弗洛伊德和大卫·霍克尼等大师作品,中方艺术家作品有徐冰、毛焰、庞茂琨以及西安 一些优秀教师作品。从中我们看见东西方两种素描模式的异同点。我们强调自由意志,充分尊重艺术家创作自由。这是学院精神和当代精神都不可缺少的,素描是重要的造型艺术,同时也是一个概念。”西安美院造型艺术部主任。此次展览中方策展人张元稼这样告诉雅昌记者。
英方策展人代表马尔科·卡利展览的初衷是希望带给中国观众当下英国优秀艺术家正创作的素描作品
英国策展人马尔科.卡利的初衷是希望将英国当下一些优秀艺术家正在做的作品,带给中国观众。素描是多样性的,可以非常的写实;然而,素描也可以是一种思想的展现,它可能不是一种写实、描绘性的,只是艺术家一种看法的展现。同时,卡利表示:“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让我非常吃惊。首先在素描的技法方面,达到了一个非常高超的水平,尤其是学院素描,在技法方面非常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同样的,在其中我也看到了很多思想的表达,尤其是在60年代出生的一批中国的艺术家,从他们的素描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些很不一样的东西。”
“策划这个英国当代素描展的想法源自于半年前我与英方策展人马尔科· 卡利的一次通过邮件的简短交流,我们意识到在短暂时间内实现这个展览的难度和紧迫性,同样我们清楚的意识到素描发展与全球当代艺术发展的相关性,我们今年夏天在伦敦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虽然面临诸多的困难,但在很多人的协助下,我们有效地计划组织,终成就了大家今天所能看到的。”这是英方策展人之一、西安美院教师张兴在展览前言中的话。
CATHY LOMAX 凯西 洛马克斯
Film Diary Series,2009-2015,Oil on Paper, 23 x 30.5 cm
DAVID HOCKNEY 大卫 霍克尼
The Princess Searching(Grimms),1969 Etching,Aquatint 26.7 x 17 cm
JESSIE BRENNAN 杰西 布伦南
梅德韦 Medway, 2013, Graphite on Paper , 145 x 360 cm (Triptych, Each145 x 120 cm )
JULIAN BROWN 朱利安 布朗
Voyager II,2012 Watercolour on Paper 35 x 25 cm
LUCIAN FREUD 卢西恩 佛洛伊德
坐着的女孩 Girl Sitting,1987,Etching,53 x 70.5cm
MARY YACOOB 玛丽 雅克布
运动3 Kinesis 3,2013,Ink and Graphite on Newspaper image,25 x 10cm
ROSE WYLIE 罗斯 .怀利
庞贝马赛克人像 Mosaic Man from Pompeii,2015Ink, Biro and Collage on Paper,30 x 21 cm
SIMON PARISH 西蒙 帕里什
入口Agarikuchi (Entrance),2012,Marker Pen on Paper,77 x 63cm
STEVEN LOWERY 史蒂文 洛韦利
圆状开头的轨迹‘Bagelheaded Loci'. 2014,Biro, felt tip, collage and pencil on ?le paper. 21 x 29.7cm
THOMAS GOSEBRUCH 托马斯 格斯布里赫
10号No10,2013,Oil Paint and Biro on Paper,64.5x45.4cm
西方当代艺术展对中国观众来说并不陌生,然而这是第一次致力于研究英国当代素描的展览,是对这一特殊领域所进行的一次全新的探索。从文艺复兴到印象主义以及前苏联社会现实主义,欧洲的素描传统向来是中国艺术学院教育的基石,然而相反的是中国观众对自二十世纪以来的欧洲素描,特别是二战之后的西方素描发展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这个展览提供了一次非常珍贵的机会,让中国观众亲历体验今日西方当代素描的多元性与深度。今日西方素描的概念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具有活力和观念性,我们认为这样的展览将会引发中西学术界之间关于素描概念的一次更广泛的讨论与对话交流。英国当代艺术家们自上世纪末以来已成为全球当代艺术发展的核心动力,英国素描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了解英国艺术创造力的特殊的观察角度。在西安美术学院的要求下,我们特别展出了两位英国偶像级的大师卢西恩·弗洛伊德和大卫·霍克尼的作品,他们两人对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学院艺术教育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然而,此次展览的最为重要的目的是使中国观众第一次较为全面的了解英国当代素描发展的最新状况。(此段摘自张兴策展前言)
曹晓阳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2009年 纸本木炭 110x79cm
段正渠 大礼堂 2010年 纸本 32x41cm
范勃 言外像之七 2015年 纸本、综合材料,39x55cm
洪丹 文本的方式02 2014年 纸本拼贴 42x28cm
孔千 握着红薯的手 2014年 44.3cm X59.5cm
李帆 游记系列三 2000年 纸本、水溶钢笔水 14.8x20cm
庞茂琨 画家妻子肖象 1998年 纸上铅笔 36x26cm
王华祥 女人体 1993年 纸面、铅笔 37x27.5cm
徐冰 瞬间-化石(写生稿),1988年,纸本,铅笔 14x27cm
于艾君 太空蓝,2014,纸上碳铅笔,油墨,蜡,161×225.5cm
超越意识形态和制度差异的艺术对话和教学启发
近年来,西安美术学院不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同欧美许多国家的美术学院及艺术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交流的范围和领域逐渐延伸与拓展。本次展览将以《素描的形态》为主题,向各位传达出素描领域众多的“包容与共生”的新学术理念。通过交流,加深了合作双方的情感与友谊,开启了相互理解与沟通的大门,促进了各自文化艺术特别是艺术教育的繁荣与发展。
西安美院院长郭线庐接受雅昌记者采访
“在中国的高等美术院校里面,现在能够静下心来关注基础教学、关注属于基本功的科目——素描,意义非常重大。现在有许多新的学科以及新的领域不断涌现,大家很多的关注点都跑到现在新的艺术形式的表现上。那么回过头来,潜心、冷静的研究基础课教学——素描,有其必要性。因此,这个展览意义重大。” 郭线庐院长系统看完整个展览后感慨:高等专业院校,素描教学内涵和素描一些深层次问题的研究,我认为如今应该又一次提到日程上来。作为一个艺术学校的培养,仅从一个单纯的素描教学,就可以看到它的特点和特征所在。这是第一点。第二,打开交流之门,不光是喊口号,还应落在实处。就此展览而言,英国当代的艺术家的作品能够拿到中国展览,这一行为超过了展览本身。中英两国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两国在文化的传承与自身的文化平台上各有优势,但是交流,我认为对双方更有益处。打开这个交流之门,特别是艺术教育的这种交流之门,对双方未来对学生的培养,远远超过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一些口号。这个展览开启了我们新的交流领域。第三,通过这个展览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英国当代艺术家在自己的造型理念上的基本样貌。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了解交流的机遇。同样地,西方艺术家的到来也是对中国的一个再了解、再认识的过程。通过这个交流西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今天的中国艺术教育。第四,虽然这仅是个素描展览,但这个展览已远远超越了展览本体的意义。它会带给我们新的反思和思考。高等学校,特别是中国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师,现在应该教授什么、研究什么、目标是什么、追求是什么,这些连锁反应会折射到学生身上,学生在每一所大学读完了四年,其自身所具备的基本功、理念、观念,希望学校能从中给予其一些新的养分。而这个养分有我们传统的,有我们今天的也有我们未来的。但是,这个桥梁应该建立,这个大门应该打开。学生应该多来看看、感悟一下艺术语言的宽泛性,能够从展览之中获得的东西超过了展览本身。艺术的平台、艺术的疆域十分宽阔。仅用一种观念或是一种尺度、一种思维来衡量艺术的发展,是不科学的。我们一定要本着以科学的理念、以先进文化的标准、以宽广的胸怀,包容、理解和认识不同艺术领域的存在。以有助于自身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长罗宁也来到展览现场:因为在美术馆工作,所以看的比较完整的作品、大型的展览比较多。像是这种带有教学性质的、学院基础教育而诞生的素描作品展览,我们关注的还不够。这次看到这样大场面的展现中西方国家目前素描艺术的一种现当代的状况,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
展览和开幕现场
出席嘉宾有:中国美术学院的曹晓阳、王犁先生,天津美术学院的路家明、姜中立、孔千先生,湖北美术学院的曹丹先生及视觉艺术基础部的教师们、广州美术学院的胡国强先生,云南艺术学院的杨一江及周军喜先生。此外,还有湖北美术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严浩先生、陕西美术博物馆罗宁馆长、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屈健院长、西安交通大学艺术系张伏虎主任马田宽先生、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蔺宝钢院长、西安美术馆白茜馆长、周朝蕙女士,西安当代美术馆邢茜副馆长以及参展的艺术家朋友们。
据悉,本次展览由西安美院主办,西安美院造型艺术部承办,西安美术学院教务处、研究生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西部美术馆共同协办。艺术总监为贺丹,英方策展人为张兴、卡利,中方策展人为张元稼,执行策展人为王风华、刘沛。
此次展览较为全面的呈现英国当代素描发展的最新状况,也展示了中国学院派素描的基本面貌,是场值得留恋的经典和时尚的盛宴。
展览日期为2015年12月1日至12月6日(周末开放)。
(责任编辑:刘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