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昭明文选”清代手抄本 永亨国际

2016-03-15 10:02:01 未知

  《昭明文选》是现存编选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它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100多个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 (501—531)主持编选的,故称《昭明文选》。萧统,是个很渊博的学者。著作多散佚,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其主持的《昭明文选》,主要收录诗文辞赋,除了少数赞、论、序、述被认为是文学作品外,一般不收经、史、子等学术著作。选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即情义与辞采内外并茂,偏于一面则不收。萧统有意识地把文学作品。同学术著作、疏奏应用之文区别开来,反映了当时对文学的特征和范围的认识日趋明确。

  隋、唐以来,学者文人对《文选》从各种角度作了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今天还可以见到的专著即有90 种左右,其他散见的有关考据、训沽、评论更难数计。研治《 文选》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以致从唐初开始就有了“文选学”这一名称。

  清代朴学大兴,学者在专攻经、史、子部之外,发其余力于《文选》,不论校勘、音韵、训诂、考订各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绩。较为重要的研究专著,如:汪师韩的《文选理学权舆》 8卷、孙自祖《文选理学权舆补》 1卷。分门别类,就《文选》的各种问题加以论述;胡克家《文选考异》10卷,以宋淳熙尤袤刻李善注本为底本,据宋吴郡袁氏、茶陵陈氏刻六臣本以校刊异同;张云璈《选学胶言》20卷、梁章钜《文选旁证》46卷、朱珔《文选集释》14卷、胡绍瑛《文选笺证》30卷、许巽行《文选笔记》8卷,从音韵、训诂、考订等不同方面对李注作补正发明,尤以梁、胡二氏的著作更为精博;何焯《义门读书记》5卷、于光华《文选集评》15卷,重在文义的评论,虽不脱八股文积习,但亦不乏一些可供参考的见解。降及近代,有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 8卷和骆鸿凯的《文选学》。

  清嘉庆年间,胡克家据尤袤刻本,又据宋代吴郡袁氏﹑茶陵陈氏所刻六臣本以校刊异同,写成《考异》十卷。以后的传本多以胡本为底本,如1977年中华书局印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等。

  目前徐先生手中有此类古籍,也是祖辈传承至今,因怕保存不妥,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意选择一位有缘人收藏它,价位要求并不高,最重要的是能妥善保存,流传后世。有意者可联系永亨国际获取更多藏品信息。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徐妍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