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昌观察】乌镇启示录(下):水乡的当代艺术升级之路
2016-03-27 08:52:44 邹萍
乌镇的夜 绚烂华美
【导言】3月25日晚,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宴请参加《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以下简称艺术展)的国内外艺术家们,在现场,英国艺术家理查德·迪肯(Richard Deacon)说乌镇办这样规模的当代艺术展是“Small town,big heart.”(译为小镇巨心)。
本次艺术展需要被赋予更丰富的理解角度,因为在面对传统与当代这一母题上,乌镇构建了一个深厚的文化生态系统,将文化溯源、追求与目标牢牢关联,构筑成当代中国文化内生长的重要标本性存在。
艺术展将于3月27日晚举行开幕式,3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将在两大展区共展出55组(套)130件作品,涵盖装置、行为、雕塑、声音、影像、动画等多媒介方式。
不“单纯”的艺术展
艺术展举行新闻发布会时,那批参展艺术家的名单一下子让国内媒体炸开了锅,“这是多么梦幻的名单啊!”某媒体人曾如此表示,而若干艺术机构或策展人则是混合着羡慕或嫉妒的情绪。
这又是一次单纯意义上的土豪式艺术品展示吗?
绝非如此简单。实际上,对于本次的艺术展,乌镇从未“单纯”对待,而是在策划伊始,就对其赋予多维度的构想。
举办当代艺术节的想法始于2013年,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乌镇灵魂人物)和主策展人冯博一决定要策划一个与“当代艺术”有关的活动,随后冯博一便率领一帮人开始多项调研,在参考了国际上知名的大型艺术展之后,决定做一个世界范围的当代艺术公共活动。经过近2年的准备与研究,2015年春节一过,这个项目正式启动,冯博一在主题确定、方案策划、参展艺术家名单确定、场馆考察、作品选择等诸多方面逐步明确方向,2015年12月,《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古北水镇举办,意味着艺术节正式启动。
艺术展将在两大展区共展出55组(套)130件作品,涵盖装置、行为、雕塑、声音、影像、动画等多媒介方式,艺术家或因完全有别于“当代”之前的艺术史所叙述的类型,或因开创了新的艺术语言而为人耳熟能详。“按照这样的数量和规模,这次虽然叫‘当代艺术邀请展’,实际上是一个双年展或三年展的规模。换句话说,目前艺术界较知名的艺术家聚集到乌镇参加展览,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国内最集中的一次。举个例子,今天3月贾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在余德耀美术馆有个大展,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在龙美术馆有个大展,它们都是个展,但是乌镇的展览是相对最集中的呈现。”冯博一说。
大黄鸭之父霍夫曼在布展现场
不过,这个消息的首次被透露并不是在展览举办地乌镇,而是距离乌镇很远的古北水镇,2015年10月,陈向宏在出席位于古北水镇露天长城剧场揭幕时首次公开向媒体透露了将乌镇举办一场当代艺术节,“多一个节,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会更大。”陈向宏选择不在乌镇而是在远离乌镇的北京首度发布这一信息,必然伴随更深度的规划。
紧接着在2015年11月乌镇举办的木心美术馆开馆典礼上,曾有媒体询问关于艺术节的细节问题,陈向宏不肯作过多透露。而他则将12月举行的艺术展新闻发布会又放在了古北水镇。
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密云,是乌镇这些年来持续打造的一个旅游项目。
“对于古北水镇,我认为这是乌镇旅游业的外延之路。古北水镇有长城文化、边关大漠文化、满汉文化,这些文化跟陈向宏的心灵有碰撞,他的心灵文化诉求在那里可以找到某个点的折射。此外,就企业发自身的发展而言也需要拓展,怎么拓展?向外是一个方向。”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顾问邵云向雅昌艺术网记者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国乐剧院,安·汉密尔顿的作品就在这里
布展人员在拆毛衣,参加过公教活动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她在讲座中提到搜集旧毛衣的事情
此外,在艺术展的周期中,乌镇及时推进了多场公教活动,邵云将其形容为一把助力大众走进当代艺术的钥匙,“普通大众如果突然接触(当代艺术),会感觉到茫然,自然就会影响信息接收,公教活动的配合就是画龙点睛。”
当代艺术在通俗化发展中遭遇关键的壁垒之一就是如何被传达,因为其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理解需要一定的上下文。对于当代艺术,邵云很真诚地说自己也不太懂,“但经过几年的观察,尤其是今年的亲身体验,加上配合的公教活动,我感觉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多样文化的生态系统
乌镇绝非只有艺术展,这个空间其实是以多样文化的生态系统而存在。“乌镇在做‘小镇+’”,陈向宏曾经明确表示:“小镇加戏剧,有了戏剧节;小镇加互联网,有了互联网大会;小镇加当代艺术,有了当代艺术展。”
乌镇是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魅力名镇之一、国家AAAAA景区。1999年乌镇启动保护开发东栅工程。2001年1月1日,乌镇(东栅)正式对外开放。当天迎来游客6000人次,2003年,乌镇二期工程西栅景区启动。2012年,乌镇实现国内单个景区年600万人次游客。至此,乌镇用了不到13年的时间,成为中国古镇游的翘楚,并一举超越黄山,成为全国单个景区冠军。
接近晚上7点,乌镇依然人头攒动
自2013年起,陈向宏、赖声川、黄磊、孟京辉等人携手发起了乌镇戏剧节,每季上演数百场精品剧目及青年戏剧人原创作品。2015年是乌镇戏剧节的第三个年头,仅3.4平方公里的西栅景区分布着6个大大小小的剧院和3个露天场地,各色中外好剧轮番上演,10月15日到24日短短10天,来自世界的8大国家级名团,法、德、巴西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台剧目共73场演出在西栅的10个剧场上演,而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第三届戏剧节开始后的那个周末,每天有近3万人进入西栅。现在,戏剧人和戏剧孵化基地也已经在此扎根。
乌镇国际戏剧节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化事件之一,再经过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轰炸般的宣传推广,乌镇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特色文化景区。
2015年11月,以陈丹青力推的乌镇大师木心命名的木心美术馆开馆,视觉艺术的力量开始正式成为乌镇触摸当代思维最直接的触角。
2016年春节,乌村正式开业,这里450亩的空间约二分之一是田地,近乎原样地保留了农村老房屋建筑,将日渐消失的运河文化、农耕文化等挖掘了出来。
2016年3月27日,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开幕。
泰国艺术家碧娜里·桑比塔的装置作品在秀水廊剧园
碧娜里·桑比塔的作品亮点在天花板上
作为乌镇的“总设计师”,陈向宏明确表示,未来的乌镇,将从观光小镇和度假小镇逐渐过渡到文化小镇。借助本次艺术展的举办,乌镇将形成上半年艺术节,下半年戏剧节的持续性模式。他曾在某场合说到,在中国做景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就是原创。他认为中国的旅游产业已经到了一个拐点时期,“我们现在注意力都关注在分销渠道上,我觉得应该更多关注在资源端的创新上。”
岂止旅游产业,中国的每个产业岂非都已经面临拐点时刻?我们的时代不也是一样吗?
中国式文化追梦
“如果你把整这杯高度白酒一口吞,就借2000万。”陈向宏没有片刻犹豫,一口气就吞了它。这是关于陈向宏早期借钱的一个故事。
看起来很美的发展轨迹,往往都隐含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与坚持。
艺术家刘建华的作品,这些瓶瓶罐罐都是用水泥做的,它们整齐地排列在简单的钢架上,是专门为乌镇创作的作品之一
作品局部
1999年,陈向宏临危受命来到乌镇,到今年3月,已打拼了18年。在这18年的发展进程中,陈向宏是绝对核心的灵魂人物,他用自己的魄力和对机遇的把握能力将一个人的史诗变成了一群人的狂欢。
1990年前,乌镇没有公路,到桐乡(乌镇属于桐乡市)要坐火轮,一天四班,每次1小时40分,“如果坐12:40分的那班,到桐乡就是下午2点多,拼命跑到街上买需要的东西,然后要拼命跑回来赶3:20分的那班(返航),这是最后一班,如果错过,只能在桐乡市里过夜。”1990年后,乌镇修了条简易公路,路况很差,“汽车跳,乌镇到”这是当时人们对这条路的形象形容。“当年一年只有不到两万人参观茅盾故居,说白了都是文化人士来看。”
2000年11月11日,那时乌镇还没对外开发,陈向宏便展现了非同一般的文化理念,他把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首次从北京拉到了乌镇。
“这是乌镇旅游业打出的第一张文化品牌。”邵云向雅昌艺术网记者说。他1950年出生于乌镇,16岁教书,因能文能武而在1990年进入乌镇电视台,此后便一直从事媒体工作,因此,无论是职业敏感还是生活经历的必然,他都是乌镇这十几年翻天覆地变化的第一线见证者。他很钦佩陈向宏:“他的思路比我们超前。”
荷兰艺术家约翰·考美林的装置作品,光看外表很简单纯朴,其实内里隐藏着大玄机
2001年陈向宏出资100万买断了“西湖博览会”烟花大会的冠名权。邵云当时就在西湖水面上的游艇上,他亲眼目睹了烟花大会结束时“乌镇文化之韵”六个字出现在西湖上空的场景。2002年,陈向宏力排众议,在据说当时亚洲最高高楼的上海经贸大厦为60多位国际航空总裁举办一场音乐会,将乌镇的文化格调再次提升。“我感觉这三件文化大事,注定了乌镇今天要走今天高大上的文化之路。”
此后,是开了挂的发展节奏。2010年陈向宏投资建乌镇大剧院,还专门在世博会上开辟了一座乌镇历史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展馆,“这些都是良好开端,但我们并没有就此停步,因为不提升有可能走下坡路。”
2013年第一届戏剧节推出后不久就销声匿迹,大剧院束之高阁,遭受质疑的陈向宏稳扎稳打,第二届乌镇开始做戏剧文化基地,大腕来这里排戏,还设立了几个工作室,而第三届口碑市场都很好,2016年4月份乌镇开拓了春季戏剧展,原本单一的文化活动后续越来越丰富。
和所有古镇的发展模式一样,乌镇曾经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走传统保护与开发之道,但从中他们逐步明晰了传统与当代的合适关系,正如邵云所言“传统文化是根,当代文化是方向。”根如果不和方向串联,那么传统文化将永远固守在较低的水平。乌镇的江南水乡,折射的是广袤运河文化的一朵浪花,运河文化毕竟流淌了千百年,如果溅出不新的浪花,大运河就会永远只是静静流淌。
艺术家陈志光的作品,现场很壮观
当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享受意识都在改变,如果没有方向性坐标的指引,发展就如同原地打转的船。时代在变,这是任何行业都面临的大背景,现代人类的文化诉求已经迫在眉睫需要满足。
“血管里的血液不能忘,但我们必须要前进。”虽然“围城外”的人对当代艺术很陌生,“但这(艺术展)是陈向宏打造文化乌镇的追梦之旅和播撒现代文化种子的处女地。”
那么,首届艺术展举办后,还会有什么?
毕竟在整个大背景上,大众对当代艺术知之甚少,虽是星星之火又举步维艰。“我想乌镇也好,陈向宏也好,他有决心在做,陈向宏骨子里是一个文化人,有文化追求又有文化溯源,还有远大的文化目标,这个文化目标包括了艺术、戏剧方方面面,是在我们这个大文化背景下向当代文化进军道路上的目标。” 邵云认为陈向宏是典型的中国式文化追梦人,有最纯粹的梦,又有机缘去发挥实现。他率领乌镇,立足于我们现在的时代。
“旅游脱离了文化就一文不值,无论是环境、管理、建筑还是规划、设计,乃至保护理念都与文化息息相关。”邵云对乌镇模式的理解正是乌镇一段时期内的主要运营方向。
乌镇对文化游刃有余的运用是建立在重视基础上的运筹,它从未避讳旅游业的方向,但更注重消化文化为己所用,在传统与当代的和谐上常常带来惊喜。
(文中图片由“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官微全程提供)
(责任编辑:邹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