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瑜400平方尺巨幅梅花将亮相第21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6-12-01 10:57:06 未知
2015年12月22日蔡瑜先生18米长巨幅梅花创作中
《梅关精灵秀》这幅长18米,高2.45米共400平方尺的作品中,有龙梅柳梅古梅,上面开满成千上万朵梅花,花朵千姿百态艳丽不媚.枝干交错穿插,能屈能伸刚柔并济! 远看,如千军万马枕戈待旦。近观,细腻精彩栩栩如生!这就是九十高龄的老艺术家蔡瑜先生用20天,平均每天创作7小时的“前无古人”的宏篇巨作。画名“梅关精灵秀”题旧作《临江仙. 咏庾岭梅》一阕,结句:”得来骚与史,铁血铸奇英“。千载雄关,挥洒不尽英烈碧血,牵萦几多墨客骚魂。是血与诗熔铸了梅关浩然正气;是血与诗炼成至刚至柔、坚贞圣洁之梅花精神。
《梅关精灵秀》 245x1803cm
《梅关精灵秀》局部图
蔡瑜 原名陈培玉,号韩川野老。(1926—— )
1926年出生于广东省澄海。因家境贫困,三岁时被过继邻乡蔡氏家庭。抗战期间,在回乡任教的蔡光訒(刘海粟学生)指导带动下,制作抗日宣传画,可算美术启蒙第一步。时小学尚未毕业
1948年就读于高剑父先生任校长的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受教于关山月、黎雄才等名家,并师从赵少昂先生,得其亲授。兼取诸家之长。蔡瑜一生经历坎坷,却从未放弃对艺术的执着。现已九十岁高龄仍以“作茧破茧” 自喻,不断接受新思想,不断否定自己,提高自己。时时有创新作品面世。因其从不追求名利,不随波逐流,以“行会外人”自律。故知名度与其艺术成就不成正比。
蔡瑜工笔菊花作品曾于G20杭州峰会亮相
蔡瑜画梅,
梅在笑,梅也哭,
以前画梅是死梅,
以心画梅是活梅。
蔡瑜先生知梅爱梅。
梅如心,
心是梅。
蔡瑜先生有骨气,
一生硬硬无软骨。
几多不忍忍又忍,
只因为美独一生。
蔡瑜先生是大气,
一挥一点一旋转,
大大民族魂,
高高梅灵秀。
不炫高古不独秀,
岁月长磨不闲休。
长歌去,
百感来,
小小童年七十五,
滴滴热情滴滴欢。
老的不老,
壮的更壮,
百年一瞬,
休忽无间。
摘录蔡瑜画册林墉序 2016年6月25日写
大象无形,大隐于市
——品读蔡瑜先生作品
先生年逾鲐背之年,然却不减独步豪情,创作激情亦如泉喷发。14年,我与先生识于羊城,先是为之作品而震撼,交谈之下更是为之全情投入而敬佩不已。观先生作品,浑厚苍润,独特的笔墨语言总能让我等观者感受先生从艺多年来的赤诚之心。其后,常闻先生信笔疾写,巨幅作品一气呵成,如此艺术风范在这样的年龄之下实属罕见。
品味先生的艺术世界,采菊东篱下的高远悠扬而又半壁建海日的朝气蓬勃弥漫其中。不禁想起道家名言:“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唯有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是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再看先生,虽经乱世,却无世俗观念的羁绊,虽艺术之路曾历经磨难,却也宠辱不惊。心之往之,方可于俗世之中,用笔墨营造自然境语,用博大的胸襟、强劲的人格力量与这些跃然于纸上的自然生灵展开艺术对话。社会、生活、现实,喜、怒、哀乐等鲜活的皆存画中,恣肆、悠扬、率性更是先生对“隐”的解说。环境可变,唯心不变,如此方称得上为“大隐”。
得来骚与史,铁血铸奇英!是先生之作品,亦是先生之为人!
彭文斌(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2016年9月27日
(责任编辑:欧宝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