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7万张高清图片:从此不再“弯弓”仰视梵蒂冈博物馆天顶画

2017-03-12 23:17:04 未知

  我的胡子向着天,我的头颅弯向着肩,胸部像头枭。画笔上滴下的颜色在我的脸上形成富丽的图案。腰缩向腹部底地位,臀部变成称星,压平我全身底重量。我再也看不清楚了,走路也陡然摸索几步。我的皮肉,在前身拉长了,在后背缩短了,仿佛是一张弓。

  ——米开朗基罗

  这段话是米开朗基罗对自己在创作西斯廷小教堂的天顶画时的描述。这幅伟大的“创世纪"天顶画作品,由他独立完成(除了配制颜料的助手外,没有第二个人上去帮助他),耗时长达4年5个月(自1508年5月至1512年10月底),绘画面积达500平方米。每年,超过2万5千名有课来到西斯廷教堂,抬头仰望这幅作品。

西斯廷教堂上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

  西斯廷教堂作为梵蒂冈博物馆12个陈列馆和5条艺术长廊的其中一部分,就拥有如此规模的天顶画,可以想象在梵蒂冈博物馆6公里的展示空间里,有多少天顶画等着大家欣赏。如果想要认真看清这幅巨作,观众们也得像米开朗基罗一样,胡子朝天、把身体弯成一张弓才行。

  而现在,运用最新的最新摄影技术,梵蒂冈博物馆的天顶壁画都拍摄成为高清的数码图像,共计27万张高清数码图像,记录下2017年的这个时刻的每一方寸的细节。这项计划耗时5年实施完成。

梵蒂冈博物馆

  据报道称,拍摄西斯廷教堂的天顶上的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就耗费了65个晚上,都在晚上7点到次日凌晨2点,不对游客开放的时间段进行。这些图片经过后期“缝合"处理,被拼接到一起。

  “我们使用了特殊的后期处理软件使得画面的深度、强度、暖度以及微小色差的色调,精确还原到了99.9%," a Maneant艺术出版社总监Giorgio Armaroli对《卫报》说:“未来的修复师们将以此作为参照。"这些新的图片将以一套三本、共870页的方式集册出版发行。

(责任编辑:房卫)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