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技术贴:元明书画纸绢辨识

2017-03-27 15:27:46 未知

  元代书画纸、绢总的来说不如宋代,绢的质地粗糙稀松,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如任仁发、吴镇所用的绢,织得都较稀松,似乎也不坚固;元纸亦然,其藏经纸以白色为主。但元代也有质量高的绢,如赵孟頫绢本《临兰亭序》的用绢就较细密匀净。

  明代的纸、绢显得丰富多彩。由于造纸业的发达,纸不仅品种多,质量也较好。明初宣德皇帝朱瞻基所用的“宣德笺”就是闻名海内外的上等书画纸。洒金纸也是明初所创,中后期小金片和金星纸代之而起;明末又发展为泥金纸。高丽纸、布纹纸在明代也备受人青睐。

  明代的绢总的看来比较粗糙,而宽度却比以前有所增加。早中期书画家常用一种质量低劣且很稀薄的绢,由于绢太稀薄不易落墨,他们往往先将其托上纸然后作书绘画。这类书画在重新装裱时如碰上无经验的裱工,在揭裱后往往连字画都看不清楚了,这就破坏了整件作品。明后期有一种较厚、密度较紧的粗绢,即使揭裱,画面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坏。张瑞图、王夫之等常用这种粗绢写字条。明中期还出现绫本书画,绫有素色和各色花绫。当时的大家沈周、王铎等就有很多绫本的作品。以后用绫本作书画的人逐渐多起来,直到清初还继续沿用。

  明代还有各种带地方特色的绢绫,产地有江西、河南、江苏、浙江、福建等,较为粗劣。在鉴定时要多加分析,仔细辨识。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程立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